随笔:老人自尊,孩子榜样

撰稿|张瑞安

-

随笔:老人自尊,孩子榜样

连续看到几则为老不尊的报道,觉得有物梗喉,不吐不快——那些已过花甲、古稀、甚至已至耄耋之年的人,怎么能这样不自尊自重!:一位老奶奶带着十七岁的孙子乘公交车,车上只有一个空位。她把空位让给孙子,自己却去指责旁边的一个女青年为什么不主动让位给她;还有一个老太太,为老不尊,倚老卖老,以老欺人,上了公交车以后,见身边的女青年没主动给她让位,不但恶语相向,甚至还动手打人!湖北一个老妇人,二十年前去银行取钱未果,记恨当时的营业员,二十年后竟花钱雇凶将该营业员打成骨折;一个年近七旬的老汉,身体硬朗,不去正当谋生,却整天站在马路边伺机用“碰瓷”手法讹人钱财;另一个老者自己不慎摔倒受伤,别人上前相助,不但不感谢,反而诬赖其伤了他,欲敲诈一笔不义之财,结果被街头录像揭穿嘴脸。还有一个老头,先后因偷盗等罪行数次被判刑劳改,大半生都在牢房度过,出狱后仍然故伎重演……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记得我们小的时候,用孩子的眼看世界,觉得所有的老年人都是吃苦耐劳和蔼可亲的。当我们变老的时候,却发现有些老人却怎么这样为老不尊、有失体统和品德?

随笔:老人自尊,孩子榜样

仔细想起来,一个人的品德习气,主要在青少年时期养成。6至18岁这段时间尤其重要。要培养好习惯,树立好品德,一靠家庭教育,二靠学校训练,三靠社会影响。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家庭教育不够,学校培养不足,环境影响不好,或自身不注重修养,一旦坏习惯养成,恶品行铸成,终身难改。坏习惯和恶品行不会随年齿增长而自然改善。因此,我们有必要教育现在的孩子,对待老年人,一要有礼,二要尊重,三要提防,防止受到那些虽老不尊的人的侵害。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习惯品德培养,必须从小抓紧。同时也要时时提醒自己,年老莫忘修德,为老更当自尊。

-

随笔:老人自尊,孩子榜样

-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八公山视界”,欢迎交流!

(点击右上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