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后是“生命高危期”,最该防好这两种病

人到中年,相对于年轻人,工作上的责任和压力更大,而上升的空间却在变小,多了担忧和迷茫。下有子女要供养,上有父母要赡养,夫妻间的爱情也渐渐变成平淡的亲情。内心很容易产生疲倦,失去激情和热情……

这些长期的负面情绪很容易引发内分泌失调,进入亚健康状态或者导致各种疾病,导致失眠等等。

此时仍不注重自己的健康,冠心病、癌症、脑卒中等疾病便会出现,危及生命!

45岁后是“生命高危期”,最该防好这两种病


45~59岁的人,正在遭遇这些危机

骨密度下降

35岁后骨质开始流失,进入自然老化过程,绝经后女性的骨质流失更快。骨质流失太快会出现骨质疏松,严重者容易出现骨折。

骨质疏松的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50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群体。


肌肉减少

50岁时男性肌肉量约减少1/3,女性约减少一半,肌肉量减少,健康状况会加速下滑。

肌肉减少往往容易出现跌倒骨折等现象,还会促使骨质疏松、关节炎,也会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


关节老化

人的关节就像轮胎,用久了会慢慢磨损。中年时过度的劳累,同时伴随体重的不断增加,对关节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加重了关节的老化,重者甚至出现肿痛,发生关节炎等。


器官衰老

心脏从40岁开始老化,45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概率较大。

肾脏从50岁开始老化,肾过滤可将血流中的废物过滤掉,肾过滤量减少的后果是,人失去了夜间憋尿功能,需要多次跑卫生间。75岁老人的肾过滤血量是30岁壮年的一半。

肠道55岁开始衰老,肠内有益细菌的数量在我们步入55岁后开始大幅减少,导致人体消化功能下降,发生便秘和肠道疾病风险增大。


人到中年,最该防好这两种病

中风(脑卒中)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生之中会遭遇卒中,脑卒中患者中接近一半的是中青年人,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研究发现,45~64岁的人群,尤其是男性,更容易被卒中击倒。

45岁后是“生命高危期”,最该防好这两种病


▲香港著名武打明星刘家辉58岁时患脑卒中,致右半身不遂。

▲香港TVB资深演员华忠男60岁拍戏时突然脑中风,昏迷不醒。


癌症

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及淋巴癌等癌症在中年人群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

▲创新工厂CEO李开复,2013年9月网络平台宣布患淋巴癌,2015年康复。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罗京,于2009年因淋巴癌去世,享年48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