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父母可以「懶」一點

家有男孩,父母可以“懶”一點

獨立性強的男孩才能自立於世!

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頂的生物只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極目四望,俯視萬里,都離不開兩個字——勤奮。

家有男孩,父母可以“懶”一點

而我們現在的孩子,身上最缺乏的也許就是勤奮。哪一位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有出息,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呢?而懶惰正好是成功的剋星。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想獲美好的果實,就必須用自己辛勤的勞動來換取。

曾經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從小勤勞愛動手的孩子大腦發育要比同齡的孩子健全一些,因為在人的大腦中一些富有創造性的區域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夠被開發出來。一定量的勞動不但可以給孩子帶來一個強健的身體,還可以鍛鍊孩子的意志,讓孩子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從小喜愛勞動的孩子,長大後一般都很能幹,生活也很美滿充實。所以,孩子的勤勞特性並不是可有可無的,父母應該從小就注意對孩子進行培養。

給男孩一雙勤勞的手

作為父母,如果想教育男孩從小養成勤勞的好習慣,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家有男孩,父母可以“懶”一點

1、教導男孩有一種積極的勞動態度

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要孩子養成良好的動手習慣,就先從改變他們對勞動的態度開始吧。你可以選擇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多給他講一些勤勞的故事,給孩子營造一種勤勞的家庭氛圍,讓他從意識上覺得勞動最光榮。只要養成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燃起他們認真勞動的熱情,就能使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2、放手讓男孩去做

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自己吃飯,自己學著穿衣服。等孩子長大點後,家長做家務的時候給孩子分配一點兒任務,比如你拖地板就讓孩子來掃地,你做飯就讓孩子給你擇擇菜,平常也多叫孩子幫你的忙,打醬油、拿報紙、去超市買東西、晾衣服等都可以讓孩子去做。習慣成自然,當孩子把勤奮當成一種習慣後,不知不覺就會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去了。

3、不要無條件地給予

不要孩子要什麼就給予什麼,當孩子想獲得一樣東西的時候,可以讓他拿自已的勞動來換,比如想要多一點的零花錢,可以讓他洗一個星期的碗,讓他知道勞動的可貴;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勞獲取,只有腳踏實地,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才能夠讓自己過上高質量的生活。

家有男孩,父母可以“懶”一點

培養有主見的男孩

如何幫助男孩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呢?家長不妨從這樣的細節開始:

1、別拿男孩與他人比較

家有男孩,父母可以“懶”一點

生活中不必常在孩子面前誇別的孩子如何如何。像“你看×××做得多好”、你看xxx穿的衣服多好看”等。這很容易使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自己失去。

2、讓男孩相信自己的力量

父母要不斷豐富男孩的知識,從各方面提高他的能力;創造條件,使孩子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對他做的事情,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增強他對自己的認識,從而相信自己的力量。

家有男孩,父母可以“懶”一點

3、讓男孩自己選擇

“選哪個呢?”“那個好嗎?挑你自己喜歡的吧!”在餐廳點菜、買衣服、買鞋帽時,讓孩子從小就有發言和選擇的機會。母親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這個味道不錯,吃這個吧!這個更可愛。這件很適合你,買這件吧!”這樣,孩子會逐漸失去自己的主見。

4、參加團體活動,鼓勵孩子充當領導角色

家有男孩,父母可以“懶”一點

讓男孩多參加團體活動及戶外娛樂,在活動中,鼓勵孩子擔任團體領導,鍛鍊孩子的組織能力和統籌能力。

類似於以上的教育方法還有很多,家長在實際生活當中,只要做個有心人,便能處處發現。每一種方法也因人而異,一定要根據男孩自身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引導,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特別要講的一點是,要真正培養男孩的自主性,讓其擁有自己的主見,家長身必須是一個很有“主心骨”的人。如若家長本身就是一個缺乏主見,處處在乎別人指指點點的人,又怎麼能指望他培養出具有獨立人格和“主心骨”的男孩呢?

今日話題

家有男孩的你是如何教育培養他的呢?快來留言和我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