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雍平:广州塔赋

【头条】雍平:广州塔赋

「头条」雍平:广州塔赋

「头条」雍平:广州塔赋

雍平,别号右溪。学者、诗人。祖籍广东兴宁,世居广州,书香门第出身(其父是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及岑麒祥先生门弟子)。幼承家学,后从历史学家罗元贞研习经史,从岭南诗人张采庵、余藻华习诗。擅古文辞,通诗律,工书法。主要学术著作有《殷鉴》《文心发义》《文心雕龙解诂举隅》《经史纠擿》《小学引端》;古文代表作有《雍子寓言》《韶阳楼记》;碑文代表作有《竹银水库粤澳供水主题雕塑纪念园碑文》;辞赋代表作有《广州塔赋》。

「头条」雍平:广州塔赋

雍平

「头条」雍平:广州塔赋

秦开故郡,越据雄藩。地穷涨海,天极浮山。踞三江之门户,延五岭之疆舆。仙迹芒芒,南武造端阛阓。佗功烈烈,任嚣经始番禺。历沧桑而岁远,迁物象而日殊。

楚目舒迟,览山川之胜状。蛮腰绰约,立城郭之高标。玉带横沙,金琶浮水。嘉木流丹,秾华映翠。万舶连樯,渺渺烟涛入揽。一轮悬塔,茫茫珠石登寻。秋色空明,泛平潭之桂影。春光韶丽,凝环渚之花荫。楼林崛岉,衢路参差。衣冠云集,车轸风驰。

白云腾鹤,碧浪浮鹅。樵歌荡霭,渔唱惊波。津桥迢递,访湾洄之琼苑。冈榭寂寥,觅岑岭之瑶台。风浴重亲,花港尚馀云桂。霜操独守,桃溪犹忆雪梅。行持清节,迹踵沉香之浦。 坐抱渊怀,景怜拾翠之洲。泼霞乍染,遥想红云宴集。霁月初临,闲追碧水吟酬。王勃鸿文,灿若龙光射斗。元章健笔,宕如虎势奔霆。铜琶响而笠屐过,木铎振而鼓钟鸣。藻耀天南,五子斐斐采丽。韵流峤外,三家卓卓声雄。丹井氤氲,曾止浮邱之躅。泥城缥缈,宁忘陆贾之功。星移骥逐,风厉龙骧。越麓堂高,揭地人开史乘。 禺陬阙壮,掀天世起苍黄。

呜呼!鉴往思来,驰云心而抚慨。登高致远,立风骨以标鸣。得一时之兴会,留千古之文章。陈榻高悬,韬笔益增铭篆。沈辕久驻,负书尤叹干轩。夙期山水,愍知音之难逢。晚惜桑榆,感垂景之易逝。

且夫时序推移,和六气而交泰。春秋更迭,协三光以昭华。趁花朝而畅叙,待菊节以清游。放达之间,看云烟之历历。凭临之际,念天地之悠悠。

呜呼!浩气凌虚,志士岂潜于世。高情耸壑,才人莫负于时。

「头条」雍平:广州塔赋

“编者按:(《广州塔赋》)无论从思想内容、章法布局、艺术形式等诸方面都是当今鲜见的清新可喜之作。”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文艺网》

“编者按:昔有《岳阳楼记》千古流芳,今有《广州塔赋》《韶阳楼记》声名远播。融古朴与新潮为一炉,扬南粤百姓的骄傲与自信,此为作者的心愿,也是编辑的意旨所在。”

——摘自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广东省监察委员会《广东党风》杂志

“……岭南著名诗人雍平先生,写下了那篇脍炙人口的《广州塔赋》:‘楚目舒迟,览山川之胜状。蛮腰绰约,立城郭之高标。玉带横沙,金琶浮水。嘉木流丹,秾华映翠。万舶连樯,渺渺烟涛入揽。……’四六骈文以凝练清丽的诗句,再好不过地抒发出了当代广州人的情怀。”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评泊】

董就雄

当世喜爱传统文学者常有“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感慨,见到偶有真正愿意和懂得写诗填词的人,往往已喜出望外,引为知音;遑论遇上其他如赋、骈文、古文等文体的作手了。不意近来却读到雍平先生的《广州塔赋》,深为其时代精神与雅丽文笔所折服。

此赋运意新颖,富时代感,将二零一零年始建成的广州塔的形象和登临其上的可见可闻,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该塔屹立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与珠江景观交汇处,地处城市CBD中心商业贸易区,与海心沙亚运公园和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是新中轴在线的亮丽景观。且看雍先生赋(下称雍赋)“蛮腰绰约,立城郭之高标”之句,已将塔如纤腰的外形,为羊城之最高点两项重要特征勾勒出来。再看“楼林崛岉,衢路参差。衣冠云集,车轸风驰”四句,将处此塔可见之楼高林立之貌、道路参差之状、万宾来游之盛、车辆交驰之速,跃描纸上。使人对这座充满动力的国际城市增添无限想望。

王国维先生论诗词,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雍赋用典精到,更以写景出之,且做到景中寓情,正是王说的注脚。试看“行持清节,迹踵沉香之浦”二句,用晋广州刺史吴隐之典,吴氏素来廉洁,于任满归途中,见妻藏沈香一斤,就取之投入浦中,后人追慕其廉洁,遂称石门下游之沙洲为沈香浦。“泼霞乍染,遥想红云宴集”二句用南汉后主刘鋹典,刘氏每年于荔枝熟时在荔枝洲设宴以荔枝款客,故称红云宴。“王勃鸿文”四句写王勃曾为六榕寺(旧称宝庄严寺)撰《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一文,以及宋代书法家米芾曾在药洲九曜石上题诗的故事。这些都是典故,雍赋却以景语出之,且饱蕴怀古幽情,古意浓郁。

阅读此赋还感到一种导人向上的意味。末段“浩气凌虚,志士岂潜于世。高情耸壑,才人莫负于时”四句,谓当此盛世,才人必有所为,思想积极,实是我辈年青人之座右铭。古人写赋立意有两种主要路向:一为说理言情,一为讽谕;雍赋无疑属前者。而若细读赋文,尚有展开历史图册的感觉。由“铜琶响而笠屐过”至“宁忘陆贾之功”诸句,分别以苏轼贬岭南写下声如铁板铜琶的豪放诗词,明代南园五子、明末清初岭南三家之诗学成就作铺写,接着回溯古仙人浮邱公、汉代出使南越的大臣陆贾之遗迹,使人回顾前人往史。这与导人向上之主题同样具有教化意义。

以上是雍赋内容上的三个亮点,而赋亦着重结构明晰,环环相扣,此点雍赋足称模板。全赋分六段,首段从广州历史、地理作衬托,为下文写赋作垫;次段写塔之外形及可见之景;第三段紧扣上段详写塔中之所见所闻及所忆,将在广州的名人事迹有机地串连在一起;第四段对塔而触景抒怀,慨叹知音难觅、时光易逝;次段则因塔中可见之春秋胜景,散聚云烟而生发积极旷达之想;末段以才人当能用于盛世之坚定信念作结。全赋似非句句写塔,实是句句不离塔。

从艺术角度观之,雍赋亦极具特色。自风格而言,此赋之体实自王勃《滕王阁序》而来,试看雍赋首段“秦开故郡,越据雄藩。地穷涨海,天极浮山。踞三江之门户,延五岭之疆舆”之句,不期然令人想起王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起句。然而雍赋却能变化生新,首先王序是骈文,而雍作是赋,前者不用韵,后者用韵,这是一大不同。雍赋共享十三组韵:首段“藩、山”是第一组韵,接着“舆、禺、殊”为第二组。第二段“水、翠”,“寻、荫”,“差、驰”各一组。第三段“鹅、波”,“台、梅”,“洲、酬”,“霆、鸣”,“雄、功”各一组,余下的“骧、黄”与第四段之“章”是一组,第四段“水、逝”又是一组。第五段“游、悠”是一组。其布韵方法两至三韵一转,参差错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使全赋音调铿锵。

节短势密是雍赋与王序之另一大不同。《滕王阁序》以铺张详尽、一泻如注见长,雍赋全文五百字,语句密度极高,单以“白云腾鹤”一段为例,在一段里共享最少十四个古贤典故,包括郑安期、黄萧养、何维柏、吴隐之、黄哲、王勃、苏轼等,令人目不暇给,而且都是与广州相关之人物,用典切要精当,要言不烦,建立起读者对广州过去的立体印象,以及引发他们设想登上广州塔后居高临下,纵目远望,一发思古幽情的想象。岭南三家之一屈大均的《荆山诗集序》中评论程荆山诗云:“荆山才多而能用其不多,节短势险,动必精悍,磨韵调声,皆有穿天心,出月胁之妙……所谓‘节制之师,十可当百者’也。”认为程氏才多但善用寡,能以节奏短、声势险、短小精悍、声韵铿锵的短律独树一帜,而且达至朗奥的意境。此虽言诗,但用以评雍赋亦甚合。

赋的发展在历代不断演变,由较古的骚赋、荀子式的短赋,演变至汉赋、六朝俳赋、唐代律赋、宋代文赋以至明清股赋,各有特色。但有两个特征是不改的,就是讲究对仗、词藻富丽。试观雍赋“玉带横沙,金琶浮水。嘉木流丹,秾华映翠”以及“白云腾鹤,碧浪浮鹅。樵歌荡霭,渔唱惊波”之句,对偶工整,难易一字;又如“玉带”、“金琶”、“流丹”、“秾华”、“映翠”、“荡霭”等词,词藻华丽,形容生动。再如第五段“且夫时序推移”四句是扇对,“放达之间”之末四句又是扇对,中间却以“趁花朝而畅叙”二句工对隔开,足见其对偶间舒徐有度,富于变化;而且用词虽丽,却趋于淡雅,以配合此段放达之想,实是内容与形式之高度统一。

总之,雍赋无论从思想内容、章法布局、艺术形式等诸方面都是当今鲜见的清新可喜之作,古文家韩愈看到王勃《滕王阁序》后,称誉之为“读之可以忘忧”,笔者以为此语雍赋亦当之无愧。

【注明】

本文作者董就雄,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文学士,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哲学硕士,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哲学博士。专攻古典文学与文学批评专业,主要从事唐诗、遗民诗、岭南诗、明清诗话、诗歌鉴赏与作法等古典文学范畴研究。已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有《叶燮与岭南三家诗论比较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0)、《屈大均诗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曾任教于香港公开大学、岭南大学,现爲香港珠海学院中文系教授。

「头条」雍平:广州塔赋

【注释】

[1]故郡:秦始皇三十三年置南海郡,郡治番禺,即今广州市。

[2]雄藩:指南越王赵佗在广州建立强大的汉王朝藩国南越国。

[3]涨海:南海。

[4]浮山:相传罗山之西有浮山,为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

[5]三江:指东江、西江、北江。

[6]五岭: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合称五岭。

[7]疆舆:疆土。

[8]仙迹:传说古时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来到广州。

[9]芒芒:远貌。《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10]南武:广州城的古名。《读史方舆纪要一○一·广州城》:“《旧图经》:‘广州州城,始筑自越人公师隅,号曰南武。’《吴越春秋》:‘阖闾子孙避越岭外,筑南武城。后楚灭越;越王子孙避入始兴,令师隅修吴故南武城,是也。’”

[11]阛阓:阛,市垣;阓,市之外门。古代市道即在垣与门之间,故称市肆为阛阓。

[12]烈烈:壮烈。

[13]任嚣:秦始皇时为南海尉,其于番山、禺山筑城。

[14]经始:开始营建。

[15]物象:气象。

[16]楚目:众目。

[17]舒迟:舒展从容。

[18]胜状:佳境。

[19]蛮腰:俗称广州塔为小蛮腰。

[20]绰约:柔美貌。

[21]高标:木杪曰标,故凡高耸的物体如峰、塔皆称为高标。

[22]玉带横沙:指珠江横经海心沙。

[23]金琶浮水:指琶洲浮于水上。

[24]嘉木:指木棉树。

[25]秾华:繁盛的花朵。

[26]茫茫:模糊不清。

[27]珠石:海珠石。原在珠江中之渚石,今已不存。

[28]空明:通明透彻。

[29]平潭:指珠江白鹅潭。

[30]桂影:指明月。“鹅潭映月”是旧羊城八景之一。

[31]韶丽:美丽。

[32]环渚:指琶洲。

[33]崛岉:高耸屹立貌。

[34]参差:交错不齐貌。

[35]衣冠云集:指参加琶洲会展的商人来自世界各地。

[36]车轸:车辆。

[37]白云腾鹤:白云山曾筑有鹤舒台,相传是秦琅琊人郑安期跨鹤成仙处。

[38]碧浪浮鹅:相传明代农民起义领袖黄萧养于白鹅潭骑鹅浮水而去。

[39]樵歌:“象冈樵歌”是明代“羊城八景之一”。南越王赵佗曾在象冈山筑朝汉台。

[40]渔唱:“荔湾渔唱”是明代“羊城八景之一”。

[41]津桥:指西关龙津桥。

[42]迢递:远貌。

[43]旧苑:指南汉后主刘䶮之“昌华苑”。

[44]冈榭寂寥:冈榭,指越秀山歌舞冈上已湮沉的舞榭。寂寥,寂静;空虚。

[45]岑岭:高峰。

[46]瑶台:美玉砌成之台,极言其华丽。此指越王台,在越秀山中山纪念碑东北角,旧迹已堙。

[47]风浴:以风节洗浴精神。

[48]亲:亲近。

[49]云桂:明代儒宗何维柏寄迹于晓港,为云桂发祥地。

[50]霜操:坚贞高洁之节操。

[51]桃溪:广州市河南晓港旧有桃溪,云桂桥畔旧有梅林。

[52]清节:高洁的节操。

[53]沉香之浦:相传晋广州刺史吴隐之以廉名,于任满归程中,见妻刘氏藏有沉香一斤,取而投之于浦。后人追慕吴隐之的廉洁,称石门下游的沙洲为沉香浦。

[54]渊怀:渊深的情怀。

[55]拾翠之洲:沙面旧称拾翠洲。

[56]红云宴集:南汉后主刘䶮曾于荔枝洲开设红云宴,品尝荔枝与众臣行乐。

[57]追:回溯。

[58]碧水吟酬:明代诗人黄哲曾在荔枝洲构筑“听雪篷”,常与诗人吟游酬唱。

[59]鸿文:指大作。唐代诗人王勃曾为六榕寺(旧称宝庄严寺)写下《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一文,与《滕王阁序》一样,是存世的雄文巨制,其碑刻尚存寺内。

[60]健笔:矫健之笔力。宋代书法家米芾曾在药洲九曜石上题刻诗一首,原石不存,现仅有清道光年间夜志诜摹刻碑石一方。

[61]宕:放纵。

[62]虎势奔霆:形容气势急劲。指书法中矫健的笔势。

[63]笠屐:指苏轼被贬谪岭南经过广州时曾有留咏。

[64]木铎振:指两广总督阮元兴学而设“学海堂”。

[65]五子:指明代“南园五子”。

[66]斐斐:有文采貌。

[67]峤外:指岭南。

[68]三家:指明末清初“岭南三家”。

[69]卓卓:特立貌。

[70]丹井:浮邱丹井。古之广州有浮邱石,其为珠江上石岛,有丹井,是浮邱道人炼丹得道处。

[71]躅:足迹。

[72]泥城:陆贾泥城,旧迹在广州城西十二里处,今已湮没。

[73]宁忘:宁:岂,难道。

[74]龙骧:龙腾跃。

[75]越麓堂高:指越秀山麓高大雄伟的中山纪念堂。

[76]史乘:记载历史的书。

[77]禺陬阙壮: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禺山之隅,原为番禺学宫,其门阙甚为壮观。

[78]苍黄:青色与黄色。语出《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后以喻事情变化翻覆。

[79]鉴往思来:借鉴过往历史,思考未来。

[80]云心:超出尘俗,高世之心。

[81]登高:《韩诗外传》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82]兴会:感发。

[83]陈榻:陈蕃之榻。典出《后汉书·徐穉传》:徐穉字孺子,有“南阳高士”之称。曾“屡辟(征召)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穉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遂用悬榻表示对贤才的器重。

[84]韬笔:搁笔。

[85]铭篆:深记不忘。

[86]干轩:南朝(梁)刘勰着成《文心雕龙》一书后,坚信作品的价值,以货鬻形式拦吏部尚书沈约的车驾,向他推销自己的著作,得到大文学家沈约的赞赏和引荐,使《文心雕龙》得以存世。

[87]夙期山水:借用伯牙遇到钟子期的典故,谓早已志在流水高山,期望遇到知音。

[88]愍知音之难逢:语出《三国志·魏·王粲传》附吴质注引《魏略·曹丕与质书》:“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愍知音之难遇,惜门人之莫逮也。”愍,忧伤。

[89]桑榆:日暮。《太平御览》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注:“言其光在桑榆上。”

[90]时序:时间的先后,季节的次序。

[91]交泰:指天地之气融合贯通生养万物,物得大通,故曰泰。语出《易·泰》:“天地交,泰。”

[92]天地四时之气。

[93]三光:日、月、星为之三光。

[94]昭华:显明光华。

[95]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又称花朝。此借指花晨。

[96]放达:纵放旷达。

[97]历历:分明可数。

[98]凌虚:升于空际。

[99]耸壑:高起于山谷。

「头条」雍平:广州塔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