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嗣故都——浮山

堯嗣故都——浮山

棲鳳台

浮山縣位於山西省中南部,地處太嶽山南麓、臨汾盆地東緣。東連安澤,東南毗長治長子和沁水,南臨翼城,西接堯都區、襄汾,北接古縣。東西長51.7公里,南北寬31.8公里,總面積938平方公里。2017年轄2鎮7鄉,總人口13萬。是“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山西省民間藝術之鄉”。


堯嗣故都——浮山

堯嗣故都 歷史悠久

浮山,因山漂浮而得名。相傳堯時洪水橫流,臨汾東南有山,其山隨水高低,其形若浮,故名浮山。又有鳳凰來回飛舞,似有神仙保佑,也稱為神山,又名鳳凰山。城門額曾留有“堯嗣故都”題詞。


堯嗣故都——浮山

春秋屬晉,戰國屬魏,秦屬河東郡,漢為嘉陵地,北魏置葛城,北齊入擒昌,北周設郭城,隋歸襄陵縣,唐武德二年(619)析襄陵置浮山縣,四年改名為神山縣,屬晉州。宋屬平陽府,靖康之役後入於金。金大定七年(1167)複名浮山縣,興定四年(1220)改名為忠孝縣。元大德九年(1305)改平陽路為晉寧路後,複稱浮山縣,屬晉寧路總管府。明、清時仍屬平陽府。

民國30年(1941)以臨浮公路為界,分為青城縣和浮山縣,公路北為浮山縣,南為青城縣。民國34年,青浮合併,復為浮山縣。民國36年4月,浮山縣城解放。1949年,縣民主政府改為縣人民政府,1958年與臨汾、襄汾合併為臨汾縣,1959年11月復為浮山縣至今。

人傑地靈 史不絕書

浮山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英雄豪傑和仁人志士。西漢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輔佐漢室江山20餘年。五代晉桑維翰,輔佐晉高祖而興晉。宋邢昺官至禮部尚書,校定了《周禮》《公羊》《孝經》《論語》《春秋》等,廣集歷代版本10餘萬冊。明刑部尚書暴昭,協力抗燕,被俘後斷手截腳,斷頭而卒。清張大統,樂善好施,興學擴路,濟饑民,造衙署,被譽為“張善人”;賈存仁,工書法,精韻學,著《等韻精要》《弟子規正字略》諸書行世。


堯嗣故都——浮山

霍光壁

清末民初陳彩彰先後兩次發動農民反清、反閻武裝起義,在浮山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紡織模範趙梅英,寨圪塔供銷社創辦者劉榮升,山西省勞模郭郡藩等,三晉聞名。


堯嗣故都——浮山

陳彩彰(右)

文化豐富 源遠流長

浮山縣的唐堯文化、道教文化、餐飲文化和民間藝術文化資源豐富。境內有古文化遺址25處,文物保護單位113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天聖宮曾是唐、宋、金、元時期北方道教文化之聖地,現存碑碣344通。有《弟子規》修訂者賈存仁故里、八路軍總部舊址、老君洞、清微觀等眾多文物古蹟;有鳳凰山莊、堯山森林公園、印象田園等休閒旅遊景點;鑼鼓、剪紙、木偶戲、飲食等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木偶戲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天聖宮遺址

堯嗣故都——浮山

位於縣城南20公里的貫裡村,為唐玄宗所建宗廟。整體佈局為前老君殿,次三清殿,再次三皇殿,內有六聖御容。宋景德二年(1005)二月甘露降殿柏,白鶴來翔,敕建前後三門道院及行廊大小三百餘間。天聖五年(1027)詔改為天聖宮。大中祥符七年(1014)遣宰相王旦奉玉冊、玉寶上徽號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乾隆二年(1737),縣舉人張大統倡捐重修。民國15年(1926),祀神失慎,發生火災,三清殿遂付一炬,殿內古昔遺蹟均無留存。老君洞

堯嗣故都——浮山

位於縣城南5公里梁村。據說梁村南端原有一洞,與羊角山珍珠洞相通,老君曾在此洞煉丹,遂稱該洞為老君洞。

洞內鑲有明嘉靖年間刻制的太上老君“八十一顯化”圖,據考古專家考證,是全國發現最早的大型石刻連環畫。據明重修老君洞《太上顯化序》銘文載:“老子八十一化線刻圖刻於明嘉靖四十年,繪圖崔澄,鐫工衛廷枝、衛廷析均系本縣人。”


堯嗣故都——浮山

該石刻圖分別刻在39塊青石板上,圖文並茂,除個別文字與畫面稍有損毀外,其餘基本完好。石碑有大小兩種:大的3塊,每塊長90釐米,寬31釐米;小的36塊,每塊長45釐米,寬31釐米。除首塊刻《太上顯化序》銘文和最後一塊僅刻一圖外,其餘每大塊刻四圖,每小塊刻兩圖,共計八十一化圖,實為一部大型連環畫。在這39塊刻碑中有8塊透明如鏡光可鑑物,右四塊能映“二峰夕照”,左四塊可鑑“塔山晨曦”,被歷代視為奇珍。中央美術學院專家認為,該八十一化線刻圖屬國內線刻藝術之珍品。

清微觀

堯嗣故都——浮山

位於縣城北5公里的諸葛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代,宋元祐七年(1092)重建。元、明、清均有重修。廟宇為兩進院落,坐北向南。主殿為老君堂,東西兩廂輔以配殿。祀有文武夫子、三官、聖母、財神、土地、馬王諸神。偏殿、山門、舞臺均為單簷歇山頂。舞臺屬明代建築。老君堂築於高臺之上,面寬五間,進深六椽,重簷歇山頂。五踩斗拱二十六攢,使用假昂及樑架挑角,均為五鋪作。庵堂殿宇輝煌嵯峨,不失為一代名觀。

八路軍總部舊址


堯嗣故都——浮山

位於寨圪塔鄉山交村。民國27年(1938),朱德總司令率八路軍總部轉戰晉冀魯豫、開闢嶽南抗日根據地時曾路居此地。民國27年2月28日,朱德率部由古縣(原安澤縣)轉移到浮山嶺東山交村,總部設在趙家岐院內。同時到達的還有彭德懷、左權、任弼時等。朱德總司令等在此期間,發動群眾抗擊日軍,向民眾宣傳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並親臨李凹莊、觀音廟等村向駐地決死隊發表講演,呼籲友軍團結抗日,從而喚起民眾,播下革命火種。朱德等用過的麻油燈現存北京軍事博物館。雙龍橋戰鬥遺址,住過的窯洞,用過的桌椅等辦公用具現仍保存完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