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怎麼一夜把「商業智能」激活了?

小程序的爆發力讓人始料未及,進入2018年後,“衣食住行穿”人們最主要的生活場景中處處都能看到小程序的身影。下面這些例子或許你也曾經歷過:使用肯德基小程序直接訂餐;在公交車上掃騰訊乘車碼小程序買票;春節坐火車,用酒店機票火車小程序搶票回家……

小程序怎麼一夜把“商業智能”激活了?

線下,小程序帶給商超品牌的助力更加驚人,通過數據可以看的更直觀:2018年3月上旬,萬達廣場小程序用戶突破1000萬。通過小程序發放的優惠券,核銷率超過50%。商家通過萬達廣場小程序發佈的促銷信息,直接帶來45%的客流提升。同時還讓企業成功沉澱了大量的用戶數據資產,實現了商業智能化轉型。

談了許多年卻始終是空中樓閣的商業智能化一下子就完成了落地,這讓人好奇:小程序如何盤活了商業智能這盤大棋?誰又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小程序序是商業智能的粘接劑?

小程序是用戶與場景、企業互動的新入口。

企業在小程序上有著更大的操作空間,可以不完全依賴騰訊,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場景訴求研發相對應的小程序,這賦予了小程序更大的靈活性和潛力。

同時,微信也對小程序開放了很多功能權限,極大的降低了企業在激活數據閉環時的門檻。比如,用戶在訪問小程序時,微信會提示“是否允許讀取個人信息”,多數用戶基本都是默認選擇,這樣用戶的微信暱稱、性別、所在城市等信息就會被自動採集,經過處理納入到企業的社交CRM系統當中。小程序是企業智能化轉型中一個非常好的“粘接劑”。

小程序怎麼一夜把“商業智能”激活了?

一邊是企業的數據閉環,另一邊則是消費者所在的應用場景,通過小程序,企業就能將一些之前無法觸及的場景和與之產生的數據加入到自己的“數據流”當中。比如,在線下的商超類場景中,可以通過小程序掃碼取購物籃的方式,獲得消費者的到店時間和消費習慣,也可通過小程序發放停車捲來鑑別有車一族,將這些原本不易收集的數據沉澱到企業的“數據閉環”。

騰訊財報顯示,2018年微信和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數已超過10億,這讓所有企業都需要構建一套基於微信及其生態的CRM系統,在商業決策及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中合理的運用社交元素,實現新會員的獲取和老會員的激活,也是絕大多數企業共性的訴求。

小程序該怎麼用?

零售類的客戶通常會有些獨特但共性的訴求,例如在這個案例中,客戶要求將整體營銷預算進行動態分配,根據活動開始後一段時間的到店訪客、銷售情況等,不斷調整之後一段時間的營銷費用投入。

雖然不能說每家公司都一樣,但是基本上的要求都比較類似。要做到這樣的程度,首先一定是基於自動化的營銷投放,其次,要能夠收集到之前一段時間,每家門店的訪客和銷售情況,例如通過Wifi探針技術、人臉識別、以及一部分跟場景關係非常密切的,如各類優惠券,停車券等等形式。利用融入到不同商業場景當中的小程序,企業能夠直接獲得“具備活力的新鮮數據”,補充、豐富到自己的社交CRM和DMP當中。

小程序怎麼一夜把“商業智能”激活了?

這套決策邏輯最後要實現的就是:瞭解“TA”是怎樣的消費者,再去決定向TA傳遞怎樣的信息。

“商業智能的決策部分就像是一個人的大腦,它決定了我要給不同的消費者推什麼樣的信息、在什麼時間推、在哪些渠道去推,企業為了完成決策會需要一個完整的數據流和承載數據流的骨架,幫助大腦把身體的各個部分鏈接在一起。

數據流即血液循環的構建。其實是決策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空有決策層依然沒用。而以小程序為代表的商業場景應用和連接則能夠不斷豐富“數據血液循環”,通過場景的多樣性,讓企業引入新的數據,沉澱數據,從而獲得更多新能力。

現在,依託於騰訊系資源及小程序的支持,企業有機會合理的利用數據來進行數字化運營,在技術、消費者認知等層面都已就緒,只要使用恰當的工具,就能夠真正邁入“商業智能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