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水泥厂老板的一天!你也认识他

每天一睁眼便是各种成本开支,每个月面对山一样的薪资税费,处处都是刚性约束,哪里的支出缓了晚了,马上就能要你的命。而收入呢,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是常态,殚精竭虑焦头烂额常常得到的却是一堆应收账款。目前,大多数企业老板基本都是面对这样的窘境,水泥行业也不例外。

5:50

“叮……叮…..”又一次被手机铃声叫醒,“哎,这晚上睡不着,早上不让睡的日子”老王一边嘴里嘟囔着,一边接听了手机。

“王总,熟料快没有了,您前几天说订购的熟料什么时候能到呀?这生产不能耽搁啊”,这是厂里的生产部经理打来的电话。

“快了,快了,放心吧,先挂了。”老王不想多说,也只能这么说,本来自己是最焦虑、最需要依靠的人,但是他只能装个心里最有底的人,因为厂里上上下下那么多人都需要依靠他呢!

7:30

其实,老王也想不通,本来是江湖上的“老油条”了,怎么干了几十年的产业,路却越走越窄了呢?急匆匆收拾一番后,老王离开了家去厂里。

秘书小刘紧跟着老王进了办公室,手里拿着几页A4纸,正吞吞吐吐的不知现在报告是否合适。

“有啥事,简明扼要的说”老王看她这表情知道没啥好事,但也有心理准备,颇有点见怪不怪的心态。

“王总,市里环保升级版要求来了,我们还要继续改造”。

那边熟料的问题还没落实,这边市环保部门下达的文件又到了。

本以为去年咬咬牙、跺跺脚,投入那么大把环保问题解决了,可以安心生产了,没想到这眨眼的功夫,环保要求又升级了。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拖一拖现在再按新标准投资建设呢,这可好,再改造再建设,钱花的更多。

老王坐在椅子上,拍了下脑门说:“行,知道了。”

9:40

每天大大小小的会议很多,会议内容也可大概总结为“困难多,解决办法少”。

今天会议的内容除了解决熟料问题、环保、生产安全问题等,人事部及财务部又提出一个比较重要和敏感的话题,那就是他们厂员工要补缴社保、补缴各种税款等。

前几日,河南那家水泥厂被有关部门追偿社保费高达215余万元,这是税务并轨后追缴社保费的又一案件。

媒体曾就税务合并预言,“社保违规企业都将无眠”,事实上,自并轨之后,各地就掀起了社保欠费追缴潮,老王不禁心头一紧。

11:30

在冬季来临前,许多建筑企业抓住黄金秋季集中赶工,市场供不应求。这本是整年中最佳生产销售时期,可是对于这些没有窑的企业来说,进不到熟料,这就尴尬了。

第一步就没得做,更不用说往下进行。原因,此前中央开展环保督查,部分采砂场陆续停业整顿,本来进口熟料价格占优势,又能解这些没有矿山的中小企业燃眉之急,可是行业又加大了对外进口熟料的打击,这使得这一条路也走不通了。

接下来怎么办……老王也没了主意。

在办公室也想不出什么名堂,不如出去走走,去省里行业内最大企业“蛟龙水泥”找张总聊聊去,看看能否有点新思路。

刚出门坐上车,远远看见银行的人又找上门了。之前,老王在他们银行做了贷款,用来加大投入厂建设,但效益一直没有预期的好,贷款也就一直拖欠着。

最开始银行的人还只是电话催帐,后来就改成上门了。

“小李,快开车”老王督促着司机,他可不想和这两个“麻烦”碰个正着。

堂堂大老总,现在竟然也开始躲人了,老王内心有点酸楚。

12:10

在车上,老王提起精神给蛟龙水泥的张总打电话,得知张总正准备去吃饭,便随机应和到自己知道一家湘菜馆非常好,请张总一同吃个午饭。

饭桌上,老王还没“诉苦”,张总就滔滔不绝的道出,他们作为这个行业的先锋应该怎样发挥带头作用,怎么整合好市场,让所有企业都不要把水泥价格拉低做亏本买卖,让老王也一同加入整合平台,大家统一价格,不能做行业里的害群之马,为了一点小利做价格竞争。

老王心想,自己民营企业管理精细,各方面成本相对当地国企都稍低一些,这也正是他这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他们这些大企业统一价格了,那自己的厂子竞争力也就没有了。

心里想的是实际,嘴上却不能说出来,也只好顺着张总口气应和下去。

本来是寻找出路,变成又给自己压了一座大山,回去的路上,老王更加抑郁了...

17:20

常年的思虑过度、日夜焦虑、外加应酬不断,老王的身体已经冒起了红灯。

老伴儿经常督促他要定时去检查身体,唠叨他不要太累。可是,他的生活就像上了发条的钟,滴滴答答根本停不下来,即使走的费劲了,换个电池还得继续走,没办法。

车子还没停稳,电话又来了,晚上要陪几个重要“人物”喝酒,老王看看手里的药瓶,感叹“药不能少,酒更不能少啊!”

每一个看似成功人士背后的凄苦并非其他人能懂,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创业的经验的王老板来说,曾经的辉煌已经过去,前途的渺茫、各方面的竞争与排挤已经让他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对于老王的遭遇,您怎么看呢?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巧合,在所难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