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直升机被击中后,成员应该如何逃生?

和风漫谈


武装直升机在冲突地域上空有着不俗的火力变现,因此,也会变成敌方的眼中钉肉中刺,在战场上,武装直升机被击落是家常便饭的事,因此,成员如何逃生自救,是在直升机丧失飞行能力后的最重要步骤,那么直升机坠毁逃生有哪些办法呢,在飞行员岗位上,必须尽量控制飞机的平衡,随后关闭油舱发动机,打开隔离油箱阀门,避免坠毁的时候发生泄漏爆炸,而战斗舱的成员则要尽量集中舱内中央。

武装直升机如果遭受严重打击,无法控制飞机的时候,飞行员会首先关闭油门和发动机,随后打开油箱隔离装置,并准备进行迫降,在直升机坠落过程中,飞行员的操作至关重要,即便飞机丧失动力,飞行员也能通过飞机受损部位,并依赖控制系统,对飞机进行减速控制,任由飞机坠落的后果那就是必死无疑,尽量寻找一块开阔地,随后通过旋转压力和控制系统扩大盘旋半径以此来降低下坠速度,武装直升机的底部一般采用高硬度的合金材料,非常适合迫降,只要操作得当,是可以进行坠机自救的。

而作为在战斗仓内的人员来说,在得到飞行员的迫降指示后,需要快速将舱内的设备、物资,甚至是弹药都抛出舱门,尽量降低飞机的空重,给予飞行员操作的空间,因为迫降一定是一侧着地,必须在迫降的一瞬间破坏飞机的动力系统(螺旋桨),飞机才不会失控,因此,舱内人员在迫降的时候必须击中在战斗仓中央,以免被撞击力带出舱门,在迫降后,需要快速离开直升机,在撞击后,油箱的密封层很有可能泄露,随后失火,只要冷静对待,直升机被击落不一定代表了必死无疑。


霹雳火军事


直升机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构造,在直升机被击中后,对于大多数直升机来说,基本就是死路一条,机组人员也只能尽可能的采取硬着陆来减小损伤,随直升机一起坠落。


像战斗机等,其动力系统是在后方,而且其前部的进气口是在飞行员座舱的下方或者侧方,不会影响到飞行员的弹射逃生。再加上如今的弹射座椅往往具有助推火箭,基本上飞行员的逃生风险是很低的。


但是直升机,其动力系统就是位于机体上方的旋翼,这直接阻碍了飞行员们的弹射逃生。直升机上方的螺旋桨破坏力巨大,完全可以把人撕成碎片,所以飞行员很难弹射。至于向下或者侧方弹射,这样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直升机的飞行高度低,这样一来飞行员的逃生、开伞时间很短,很容易直接将飞行员推往地上而造成伤亡。



世界上能够进行弹射的直升机只有俄罗斯的卡50/52武装直升机,其在旋翼上安装有爆炸螺栓,在弹射之前,可以将旋翼炸飞,然后飞行员就能弹射逃生了。不过采用这种设计的毕竟是少数,直升机在被击落后,飞行员只能采用硬着陆来迫降,剩下的就看运气了,大多数直升机飞行员在经过迫降后都是不同级别的伤残,能安然无恙的少之又少。




战壕


第一种情况,如果关键部位没受损,例如桨毂、尾桨、燃油、发动机等,那就该去哪去哪;如果情况严重,但还没有完全失控,就坚持飞往安全地点降落。

第二种情况,飞机已经完全失控,对于绝大多数直升机而言,那就抓紧身边一切物体,听天由命吧……现代直升机的起落架、机身和座椅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抗冲撞设计,考验人品的时刻到了。

第三种,如果你有幸上了毛子的直升机,又恰好是个卡50之类的,emmm,恭喜你,找个机会尝试弹射吧,虽然这玩意儿可靠性和弹射效果据说也不佳,但是总比听天由命好啊。


深蓝防务


直升机是一种旋翼飞行器,与固定翼飞机相比,能够垂直起降是其突出优势,但也存在振动和噪声较高、速度较低、航程较短等先天缺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直升机飞行通常处在低空、超低空空域,这个区域气流多变、空域状况复杂,极易导致直升机飞行事故。因此,直升机安全系数相对较低。

据统计,直升机发生紧急事故或被击中的情况,多发生在 400~500米高度以上,速度约55m/s,而且一旦发生了事故,直升机基本就将失去控制并坠毁。如何保障直升机成员飞行安全,确保直升机受损后乘员安全逃生,一直是军用直升机设计的重点。在长期的战场实践中,军用直升机逐步进化出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和救生离机装备。

直升机救生途径主要包括成员机内防护救生、应急离机救生和离机后救生。

(一)乘员机内防护救生

一是直升机抗坠毁吸能设计。

指直升机成员在直升机发生事故或受损时,通过直升机自身实施防护救生的一种措施。当前比较成熟的方案是“抗坠毁吸能方案”。采用这种方案,能够依靠直升机吸能起落架和耐坠毁吸能座椅,吸收一部分坠机产生的巨大冲击,减少对乘员的冲击损伤,达到保障成员安全的目的。

美国的AH-64阿帕奇、UH-60黑鹰直升机具备较强的抗坠毁能力,从20米高度坠地时,其乘员有95%的生还率。中国的武直-10、武直-19综合采用了机体抗坠毁设计技术、座椅吸能技术、吸能抗振起落架技术的军用直升机,抗坠毁能力也较强。

但是,这种技术通过起落架 、机身 、座椅的耐坠吸震能力,仍是被动挨摔的救生方式,虽然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难以充分保障更高高度、更快速度时的乘员安全。

二是直升机成员防护和生命保障装备。

通常包括救生防弹背心、座椅、保护头盔、防化面罩、供氧系统、人体约束气囊、充气救生船、组合救生包以及氧气系统等;有的还加装水上应急救生漂浮系统。这些装备用于提供乘员离机期间,以及离机后在空中、地面、水面的防护和生命支持。

(二)乘员应急离机救生

乘员应急离机救生是在发生事故时,乘员乘特有的航空救生装备脱离直升机安全着陆,保障其生命安全的救生途径。

一是弹射离机乘员救生方案。

固定翼飞机的弹射救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将该技术应用到直升机上,是苏/俄的一项创举。这种技术在俄罗斯50、卡52得到了实际应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直升机乘员救生系统。

通常,固定翼飞机飞行员的弹射逃生过程是:炸掉或抛掉座舱盖—火箭弹射座椅将飞行员垂直弹离座舱—人椅分离—张开降落伞—着陆~

由于直升机机体上部有巨大的旋翼,高速旋转的旋翼,给弹射救生带来了重大障碍;直升机飞行高度低,向下弹射简直就是加速撞向地面。因此,直升机飞行员弹射逃生时,必须首先将旋翼炸离直升机,然后抛掉座舱盖。

当卡50直升机在空中被击中时,飞行员只需拉动应急手柄,直升机的旋翼、舱盖就会被依次炸离直升机;然后,火箭弹射座椅的第一级弹射装置和第二级牵引火箭,就会按时序启动,将飞行员从座舱中弹出;再然后,人椅分离,降落伞打开,安全降落地面。

二是火箭牵引离机乘员救生方案。

与火箭弹射座椅救生技术的原理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火箭弹射座椅救生技术逃生时,直升机乘员是被束缚在座椅上,与座椅一起从直升机上脱离的;而采用火箭牵引救生技术逃生时,仅直升机乘员被火箭单独带离直升机。

火箭牵引技术救生时,火箭先从直升机座舱射出,然后通过绳索将直升机乘员拉离机舱。乘员远离直升机旋翼后,才打开降落伞。火箭牵引速度快,可以将乘员带离螺旋桨等危险区域,大大提高了乘员安全性。其救生的成功率达90% 以上。

三是整体救生舱乘员

救生方案。

根据这种方案,将直升机的乘员舱当作救生舱,设计成直升机上的一个模块化部件。直升机在空中被击中时,利用爆炸螺栓、微型爆炸索等快速切断机体结构技术,先将直升机的旋翼、发动机及多余的机身部分切掉,让救生舱作为一个整体从直升机上分离。然后,救生舱释放降落伞缓缓降落。

美国在UH-21等直升机上,验证了整体救生舱技术的可行性。据分析,该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乘员离机后的生存救生

指直升机乘员在脱离遇险的直升机后,需要熟练应用携带的通讯、救生、防护、医疗、生命支持等设备,在躲避敌方的搜索抓捕的同时,尽快与己方搜救人员联络,并最终安全脱离敌方控制区。

美军依靠强大的军事技术优势,建立了较强的战场搜救和救援系统,通过单兵电台、无线电信标、生存人员探测器、无人机等方式,快速搜寻飞机乘员,并组织战场救援。

美国空军伞降救援队(简称PJ),负责战时坠毁飞机的飞行员搜索救援任务,救援人员既要具有很高的医疗护理能力,又具备特种部队队员的过硬素质,在战场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欢迎点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