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被击中以后可以弹射伞降,那么直升机被击中该怎么办?

一颗星一轮月


当今的大部分的直升机如果被击中,主要采取“自旋式”的迫降方式,俄罗斯人也曾使用过弹射座椅

对于一支空军来说,飞行员是远远要比飞机本身贵重的。不论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还是在对于培养飞行员上巨大的投入。在飞机出现问题后,飞机的设计师首先要保证的是飞行员的安全。

对于普通的固定翼飞机,如果遇到危险飞行员可以通过弹射座椅弹射离开驾驶舱,再使用降落伞完成安全着陆。

(飞行员被弹射瞬间)

弹射座椅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飞行员的生存几率,但是这中逃生方式似乎不太适用于直升飞机。

因为对于直升机而言,在驾驶舱上面就是飞机的旋翼叶片,这要是弹出去,还不纷纷钟变成肉酱。

(由于直升机旋翼的阻挡,在直升机上安装弹射座椅难度非常大)

当然也有不信邪的,不走寻常路的俄罗斯就在自己的卡-50和卡-52直升机,配有K-37弹射座椅,这也是唯一一种直升机弹射系统。

俄罗斯人的设计理念是在飞机出事时,直接炸断旋翼来保证飞行员在弹射后不会被旋翼打到。只是这样的设计实在是变数太大,所以也只有老毛子一家采用。

而至于其他国家,就多采取“自旋式”的迫降方式进行硬着陆。

其原理就是依靠直升机转动的旋翼所提供的升力,减缓直升机坠落的速度,再配合抗坠毁座椅已达到减轻对舱内人员的伤害。

这种迫降方式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还是很被动。特别是对飞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都有要求,如果飞机高度太低,那么就会造成升力不够,导致迫降失败。

因此,各国在设计直升机时,都要求直升机本身有较强的抗坠毁能力。

在1974年美军出台的《轻型固定翼飞机和旋翼机坠撞安全性》标准,即MIL-STD-1290标准规定,在没有任何硬物零部件穿透机舱的前提下。要求直升机在以12.8米/秒的高速坠落时,飞行员生存达到95%以上,机舱内变形缩小面积不得大于15%,以此最大程度的保证机内成员的安全。

(美军黑鹰直升机采用一体化机舱设计,通过一系列的内部结构缓冲外加抗坠毁座椅的保护,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舱内成员安全,是世界上公认安全性最高的直升机之一)


千佛山车神


喷气式战斗机,在战场上难免被导弹追踪击中,一旦被导弹击中而导致飞机失去控制,飞行员可以将座位弹射出机舱并打开降落伞逃生。可直升机却不能这么操作,这和直升机的原理和机体结构密切相关。直升机是依靠螺旋桨调整姿态和转速等指标来飞行或悬停的。虽然直升机理论上讲可以在数千米高的高空中飞行,但在实际使用上,直升机还是以低空飞行为主。由于高度不高,坠毁时间相当的短。直升机的飞行员的伞包几乎不可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撑开。而且此时,直升机的螺旋桨还在高速旋转,若螺旋桨受损还会导致直升机气动平衡破坏,直升机本身也会以一定速度自转。这样的情况下,机组人员试图在空中离开直升机无异是在用生命做赌注。

所以,直升机的机组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主动逃离危险,所以只能坐在直升机上被动地接受袭来的危险。与此同时,设计师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直升机的安全性,尽最大可能来保护成员组的生命。现代直升机机体普遍坚硬,桨叶也大都可以抵御25mm、30mm的机炮攻击,在短时间能仍然可以保持飞行状态。如果直升机不幸遭到严重损坏坠毁,那么通过直升机坠毁来缓冲则是提高安全性的不二法门。注重安全性的典型实例当属美国的UH-60黑鹰直升机。黑鹰通过各种方式来强化机体耐受坠毁带来的强大冲击力,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黑鹰坠地以后机体会严重变形,这样以牺牲直升机来吸收了大部分的冲击,从而保护乘员。美国对于直升机耐冲撞性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即便是12.8米每秒的高速冲撞地面,也能保证成员组存活。事实上,现在美军直升机坠毁以后成员组幸存的概率高达85%。

当然,世上也有极少数的直升机有弹射装置,譬如卡-52,俄罗斯新锐的武装直升机。超高强度的合金框架把两名成员安全保护起来,可以炸毁螺旋桨将整舱弹射出去。不过,这样的设计在直升机谱系当中可谓是凤毛麟角。多数的机组成员在直升机被击中后都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直升机上。


思远军事


直升机的飞行速度远远漫于战斗机,甚至不如一些GT跑车在地面狂奔的速度快。我曾经听过“局座”张召忠先生在自己的网络视频节目《张召忠说》中亲口说过:当直升机被制导导弹锁定后的被命中率是100%,没有任何逃脱的几率。

因为直升机的速度慢,所以在被击中后的下落过程也相对慢,成员生还的可能性要远大于战斗机,换句话说也就是大多数直升机被击中后的命运只能听天由命,人员死与不死取决于膀不膀、壮不壮,或是命大不大、硬不硬各方面……。

当然,军用直升机也并非与弹射座椅毫不相关,只是具有弹射座椅配置的直升机型比较少,大多数性能比较先进的多用途反坦克直升机。

原理是在被击中后当机组人员位于千钧一发决定弃机弹射拉动弹射锁时,被置于主控螺旋桨根部的定向爆破装置会首先引爆,将所有正在高速旋转的桨叶结断并弹出人员在弹射后的轨迹相对安全距离,再由环绕置与驾驶舱盖密封处的定向爆破装置引爆后驾驶舱盖同样被弹出有效安全距离,再次则是飞行员弹射座椅基部的火箭推进器点火后推出座椅,完成整个弹射逃生过程。

看起来似乎整的弹射过程比较复杂,但其实只是比常见的战斗机弹射过程多了一部炸断旋翼桨叶并飞离而已,这个繁琐复杂的逃生过程是根据实时地域及空域情况在3至6秒内完成的。所以呢……,还是我刚刚说的那句,如果你不够膀、不够壮,自然会死在弹射过程中,实在是n次方的刺激!

具有弹射座椅配置的直升机具体型号我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俄罗斯、美国确定都有这种配置的军用直升机,民用直升机就别想了,肯定没有。如果你欲求知具体机型及性能的话,去百度一搜罢了。

不谢阁下如题所问!


翱翔滴毛鹨子


直升机被敌方防空火力击中后,要是防弹措施不到位,或是确实击中了脆弱部位,能扛住的就挣扎飞回基地,要不然只能像石头一样往下掉。极个别的武装直升机安装了弹射座椅,如卡-50/52,但在实战中能否起到作用,还有待观察。

战斗机在防御中,最主要还是靠被动方式,要么通过隐身设计降低敌方探测距离和几率,要么在战斗中抢占有利位置使敌机难以攻击,要么是通过红外、雷达诱饵措施摆脱敌方导弹,最后手段就是大机动飞机躲避。实在没招被打了,驾驶员只能弹射。目前的弹射技术已经可以在零高度零速度下安全弹射,对于飞机姿态也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说目前条件下,驾驶员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弹射救生的成功率已经很高了。

对于直升机对防空炮火的防御手段,也和战斗机差不多。不过依据直升机的特性,更多的采用超低空高速飞行来躲避探测和打击,并且武装直升机对于座舱、发动机舱、桨毂等重要位置都设置的装甲保护,可防御机枪或小口径机炮打击。但这些防御手段并不能百分百奏效,被击中后受伤至无法继续飞行时,直升机因为其飞行原理,无法像固定翼飞机一样再不济还能有一定滑翔性能,只能像石头一样坠落。所以大部分军用直升机都设计了一定的抗坠毁能力,利用起落架、机身的特殊设计,能够在一定高度或加速度情况下坠毁时,保持座舱变形在能保存机内人员生命的限度内。当然,超过这个限度,谁也没办法了。

因为直升机是依靠高速旋转的旋翼产生升力和控制飞行的,所以限制了弹射座椅的应用。到目前应该只有俄罗斯卡-50/52系列武装直升机装备了向上弹射的弹射座椅。使用时先炸掉旋翼这个对驾驶员最危险的危险源,再弹射。但前不久在叙利亚战场上的卡-52事故,两名驾驶员都遇难,弹射座椅并没有发挥作用。可见在低空超低空这些直升机的主战场,从被击中或是故障到坠落到地面时间非常非常短,弹射座椅恐怕不是直升机救生的最佳方案。


航空君


谢邀!简单来说,直升机由于旋翼在顶部,弹射逃生需要具备条件非常复杂,首先要抛掉旋翼,然后再抛掉舱盖、启动弹射座椅。武装直升机的座舱盖一般都很窄,很难直接穿舱,更何况直升机一般都在低空、超低空飞行,逃生启动时间需要更短。一般情况下,直升机只要不是旋翼受损,靠旋翼的无动力自旋再加上抗坠起落架和抗坠座椅也能正常迫降,原理和竹蜻蜓是一样的。

所以除了极少数几款直升机(如:卡—50、卡—52)大部分直升机都没有装备弹射救生装置。


心蓝6177649


我看许多回答一来就开始先入为主的讨论直升机坠毁的事情,是不是有点过于浮夸了,直升机就算被击中也得分情况吧?难不成不管怎么样都得主动去坠毁吗?如果地面火力只是一些步枪冲锋枪之类的轻武器,飞机被击中并没有产生很大危险,当然得开火先把对方干掉啊!如果飞机被大口径子弹或者防空导弹击中但是只是部分受损还可以正常飞行,那么肯定是考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加速逃离战场啊!最后我们才应该讨论的是直升机如果被击中,损毁严重,失去了控制该怎么办?

米28武装直升机开火瞬间

主流方式—迫降,迫降、迫降啊

直升飞机由于飞行的高度比较低,速度也比较慢,因此迫降的难度比战斗机小得多。在现代直升机尤其是武装直升机的设计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抗坠毁能力,以美军“阿帕奇”直升机为例,其机体各部件不仅采用加固件而且运用了缓冲架构原理,具有极强的抗坠毁能力,在直升机坠落之后,可以吸收大量的能量,保证机体变形幅度不大,并且其防坠毁座舱和座椅还能够有效的保证飞行的生命安全,吸取了“黑鹰坠落”教训的美军还专门设计了独特的“安全油箱”,保证了阿帕奇在坠落之后油箱不会爆炸燃烧!

↑↑黑鹰坠落
当然了,直升机在迫降中还有一个自身所独有的优势,那就是竹蜻蜓原理,直升机在向下坠落的过程中,旋翼会因为空气流动而产生自旋转运动,这会为直升机提供一个弱小的升力,减少直升机下降的速度和坠地的冲击力,因此直升机在迫降过程中的安全性比一般战斗机成功和生还率要高的多!因此迫降成为大多数国家直升机的求生方式!
↑↑美军支奴干直升机在阿富汗战场成功迫降,机体基本完整

非主流方式—毛子的直升机弹射座椅

其实说非主流也有点夸张,俄罗斯的直升机弹射座椅实际上只装备了一型直升机,那就是卡-52"黑鲨"攻击直升机,也就是国内军迷经常说的“短吻鳄”武装直升机(因为其外形酷似鳄鱼)。不得不说这也是毛子暴力美学的大胆尝试,因为直升机弹射的危险性极大,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螺旋桨的切割,然后还得面对直升机低空乃至超低空飞行常态,来不来得及打开降落伞,会不会被摔死?而武装直升机经常编队飞行,不被自己的旋翼弄死,会不会被邻居家旋翼弄死?

说说俄罗斯直升机火箭弹射座椅的原理吧!第一步、驾驶员启动位于桨叶根部的爆炸螺栓,将6片桨叶全部炸飞,第二步、座舱盖自动爆开,第三步、飞行员弹射座椅的火箭点火起飞,将飞行员连同座椅一起从上前方弹出去,第四步飞行员如果还活着,打开降落伞成功降落!我个人认为这种弹射座椅原理过于复杂,不确定性太大,实用性价值并不高,而且成功率过低,相当于赌命,但是俄罗斯这个民族,大家都知道,战斗民族嘛,送上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

↑↑小型飞机菊花残式弹射座椅,自行脑补头顶都是旋翼画面!

军史吐槽君


苏联在阿富汗战场,直升机遇到了克星:毒刺便携式防空武器,大量的直升机被击落,大量的飞行员丧生,于是痛定思痛,研制直升机弹射座椅。目前世界只有俄罗斯最新武装直升机装备弹射座椅:K-37弹射座椅,最先试验装备弹射系统的直升机就是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后续的直升机应该都会陆续的装备吧!至于其他国家直升机被击中,那就祈祷上帝,希望直升机能够迫降成功!

直升机弹射逃生还比较麻烦,因为有个螺旋桨在上面一直不停的旋转着,弹射还必须先处理掉这个螺旋桨,否则飞行员弹射出去会被绞成肉泥。俄罗斯的设计是在弹射之前将旋翼用预埋的爆炸螺栓炸断离开机身,然后弹射伞降,而这个装置目前还不是十分稳定,就在前不久叙利亚,俄罗斯一架装备弹射逃生装置的直升机因为机械故障坠毁,弹射器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没有启动成功,飞行员遇难!

而其他的国家的直升机就压根没有这个弹射逃生装置,包括最发达的美国!而直升机一旦被击中要么迫降,要么坠毁,飞行员的生存空间有限!但是也有一定的保护设计作为心理上的安慰,就是所有的直升机机头和机舱下部分都经过特殊设计,允许变形来吸收能量,一旦直升机被击中,首先就是放油、丢武器,有两名以上飞行员的一般主驾驶员保持驾驶,副飞行员和其他人员跳伞,然后如果还能调整飞行状态就是随机找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地方迫降,已经无法调整的就随机坠落看上帝的意思了!


狗刨电竞


不要搞机型歧视哦,战斗机飞行员可以弹射伞降,直升机飞行员也是可以弹射伞降的,虽然还没有成功过。

这个想必不用过多介绍了,目前具备弹射逃生能力的现役直升机只有俄罗斯卡里莫夫设计局的卡-52武装直升机一款,当然其前型卡-50也具备弹射逃生能力。

卡-50/52的弹射方式和战斗机弹射方式基本相同,只不过过程相对复杂一些。在卡-52飞行员弹射之前,爆炸螺栓先要把螺旋桨旋翼炸飞,然后座舱顶部的风挡玻璃也会被导爆索炸飞(注意下图中座舱风挡玻璃顶部的白色导爆索,直升机中独此一家),而后弹射座椅的火箭发动机才会点火,将两名飞行员弹射到直升机外。卡-52的弹射逃生概念非常先进,但其实用性却并不尽如人意,在卡-52目前发生的几次坠机事故中,弹射逃生座椅还未起到过救生作用,其实用性有待检验。

对于那些没有弹射逃生设计的直升机来说,被击中,特别是被击中尾桨或主旋翼,就只能将逃生希望寄托在抗坠毁设计上了。前面有人说自旋迫降,自旋迫降确实是直升机非常常用的紧急迫降方式,但自旋迫降包括硬着陆都是有很多先决条件的,比如高度、姿态、受损程度等等,比如说在尾桨被击中之后,基本是没有机会自旋迫降的,直升机姿态在瞬间就会失控,根本没有挽救的余地,被击中之后只能依靠直升机的抗坠毁设计逃生。从实际情况来看,抗坠毁设计是要比弹射逃生靠谱的,详情可参加直-10坠毁事故。


军机图


除了少部分直升机配备弹射逃生装置外,其他直升机就是靠硬抗,剩下的靠飞行员信仰。正是因为直升机弹射逃生难度太大,所以基本上在设计时会加强直升机抗坠毁能力。

至于直升机为什么不普遍装备弹射系统,一个是直升机外部气流环境和姿态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另一个是直升机上面的大旋翼,如何保证弹射时的角度以及不被旋翼伤害。而且直升机飞行高度相对较低,低空弹射危险系数也相对比较大。上述原因就造成了直升机弹射系统研制的难度。所以通常选择直升机硬抗,这就需要设计时工程师想办法如何加强直升机抗坠落能力。

先说说第一种弹射逃生,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卡50和卡52两种直升机配备弹射逃生装置。K37-800弹射系统为第一套实用化的直升机弹射系统,号称可以完成零零弹射。启动弹射装置时首先工作的是直升机桨叶根部的爆炸螺栓,爆炸螺栓炸掉直升机6片桨叶,然后座舱盖脱离,紧接着弹射座椅点火将座椅和飞行员都弹出座舱。

然后说一下硬抗的办法,直升机有个动作叫“自旋机动”,所谓自旋机动是指直升机在高空失去动力时,空气会带动主旋翼旋转。当主旋翼被动转动时就像降落伞一样额外给直升机拉力,只要飞行员在落地前猛地拉一把飞机,短时间内产生升力,直升机落地时就会相对柔和,不至于砸到地面。

这个动作必须保证飞机的飞行高度足够高,有足够的能量转换时间,剩下的就看飞行员能不能把握好落地姿态了。

其次飞机在设计的时候必须提高飞机的抗坠毁能力,也就是坠毁时有足够的保护措施来降低成员的死亡率。根据美军的直升机耐坠毁规范:

直升机以12.8米/秒的速度垂直坠落时,保证乘员有95%的存活概率。

以美军的UH60直升机为例分析:UH60后三点起落架配备了大型液压套筒减震器,这组减震器承担飞机坠毁时60%的能量吸收。其次飞机主结构由4条纵向龙骨和4个主受力框组成,间隙填充蜂窝夹层材料,利用坠毁时的形变能力吸收一部分能量。飞行员座椅带减震系统,内置装甲、能量吸收器、坐垫等结构,额外再给飞行员保护。

黑鹰直升机坠毁事故中,飞行员存活率为85%左右。


雏菊西瓜Peterpan


对于直升机来说,在直升机出现故障或者战损的时候,飞行员的逃生的措施和普通的固定翼飞机是完全不一样的。普通固定翼飞机由于飞行的高度比较高,一般采取跳伞逃生的方法。这个也是非常传统的办法,降落伞的发明比飞机还要早,但是这个传统的办法到了直升机就不行了。

对于直升机来说,首先它的升力的主要来源是那个巨大的旋翼,而这个旋翼是在飞行员正上方,飞行员从直升机里边出来,首先要碰到这个飞速旋转的东西。还有一点就是直升机的飞行高度都不高,飞行高度100米是常事,在这么低的高度,降落伞还没有打开,人就落地了,降落伞等于没用,我知道的最低跳伞高度是150米,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在150米就算高的了,尤其是武装直升机的飞行高度经常是一树之高。

现在对于直升机的飞行员救生主要是采用抗坠毁设计,在机身上边采取各种设计,这个设计很多时候和汽车现在的各种安全设计类似,比如在驾驶舱采取安全框架,油箱采用自封邮箱等等,不过好像没有安全气囊,采取这种方法要求直升机在坠毁的时候,机毁人不亡,现在各国的直升机大都是采用这种设计。而且由于直升机坠毁过程中,在下落气流的影响下,直升机的主旋翼还是会自己旋转,这样也可以降低直升机的下坠速度,提高直升机坠毁后飞行员的生存率。

抗坠毁设计,目前是直升机救生的主流设计,另类的设计还有就是俄国卡50,卡52的救生方式了,这几种卡氏直升机采用炸旋翼弹射的救生方式,就是在直升机出现故障时,飞行员准备跳伞,在飞行员弹射天然之前,首先炸掉旋翼,然后飞行员的弹射座椅再弹射跳伞。

这种救生方式太过另类,首先是要求弹射时,附近不能有自己的僚机,否则被炸飞的旋翼容易伤到自己的僚机,而且在前一段时间叙利亚战场上,有一架卡氏的直升机被击落后,两名飞行员都是挂掉了,看来这种弹射逃生的方式对于直升机不是很合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