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獨家|張亞勤自述:我到百度,只爲做好三件事

先聲獨家|張亞勤自述:我到百度,只為做好三件事

張亞勤簡介

百度公司總裁,曾任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微軟中國董事長,和微軟移動全球副總裁。同時他還是澳洲國家工程院院士,IEEE院士,和中國“千人計劃“學者。他在數字視頻和通訊領域擁有60多項美國專利,500多篇學術論文和11本專著。他擔任全球10多所大學的校董,榮譽或客座教授。

先聲會有幸對這位世界級的科學家和企業家進行了採訪,絕對獨家。

先聲獨家|張亞勤自述:我到百度,只為做好三件事

圖片來源 | 網絡

撰文 | 先聲會

出品 | 先聲會

張亞勤自述:

2014年至今,我在百度四年了,除了搜索,基本都管過了。雖然不同的時間管不同的事情,不管是技術也好,研究也好,業務也好。

就業務部分來講,我投入了非常多的時間見客戶。和客戶打交道,會對市場有一種比較直接的感知。同時,因為我是做研究出身的,業務之外,也願意花點時間看東西和思考。特別是這幾年技術形態變化很快,孵化一些新技術對百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百度現在有兩個大的戰略,一個是移動;一個是AI。移動方面,這裡面有搜索、信息流、內容。在移動方面,不管是收入還是從規模來看,都是在進步的。信息流現在是百億級的業務,百度APP已經達到了1.5億日活量。

AI這部分有智能家庭,智能駕駛,以及面向企業級市場的百度雲。百度AI戰略的三個重心就是應用於家、車、企業。

其實,我們的搜索是最早應用AI技術的。信息流也是,信息流中的個性化推薦也是根據用戶畫像、內容理解等AI技術來做的。一方面,AI在幫助提升現有的業務,另一方面也在打造新的業務。自動駕駛,量子計算,還有我們的自研芯片,以及IoT操作系統,都是面向未來的新技術。

當產業變化的時候,當公司有很大調整的時候,有些人合適,有些人可能不合適,有些人希望換一個平臺,這都是很自然的。

先聲獨家|張亞勤自述:我到百度,只為做好三件事

其實百度的文化很簡單,大部分加入百度的人都是因為“想做事兒,有意思。”自己能夠做一件很酷和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同時能夠為公司做出貢獻。這點百度和很多優秀的公司沒有什麼區別。

我和Robin的溝通相當簡單,你如果瞭解他,就會知道他是一個很簡單的人,決策的時候,有不同觀點就講。有沒有意見相左的時候?也有,但通過溝通也可以達到共識。

我討厭兩種人,一種是講話拐彎抹角的人,一種是浪費別人時間的人。我所接觸的人,或者說我行事的方式就是直截了當,簡簡單單的。我的團隊的人都是這樣的。每個公司有不同的挑戰,你自己要清楚你需要什麼,你能貢獻什麼,這個平臺怎麼樣用以實現目標,這個比較重要。因為授權和信任不是誰給你的,而是這件事情你做了才能得到更多的信任。

世界永遠在變化,事情要做好,大事上方向正確,小事上一絲不苟。每個人的管理方式、做事方式不一樣的,要充分給他們空間。我們團隊很低調,但是業務做得特別好,比如百度雲的團隊和芯片的團隊,都很令人滿意。但是否真正能做成,還需要時間檢驗。

我個人比較隨性,對我來說,我每天看的東西有意思,做的事情有意思,見的人有意思是最重要的。因為個人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需要通過平臺體現價值,否則都是不可持續的。就像我當初選擇百度是為了三件事一樣,現在我做事的核心還是完成這三件事。一是對中國有幫助的事;二是面向未來的事;三是能影響世界的事。這些直到現在都沒有任何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