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 如何及早、持續、有效消除癌痛?

癌症患者 如何及早、持續、有效消除癌痛?

在中國,每年新發癌症患者約180萬,每年死於癌症人數高達140萬,其中近125萬患者在經受癌痛折磨。癌痛一直以來都是癌症患者及其家人最恐懼的症狀之一,嚴重影響癌痛患者的睡眠質量、 工作能力、社交活動、 日常生活等,降低生活質量。約30%-50%的初診癌症患者和30%-90%的晚期癌症患者會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

對於大多數癌痛患者,採用藥物治療是首選,大約80%以上的癌痛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得到較為滿意的緩解。癌痛藥物規範化治療的基本原則:1)按階梯用藥,根據疼痛程度由輕到重選擇不同強度的鎮痛藥物。2)按時用藥:只有按時規律地使用鎮痛藥物,才能保持疼痛的持續緩解。3)口服給藥:應儘可能採用口服給藥的方式。4)個體化給藥:個體對鎮痛藥物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異,需個性化定製鎮痛方案。5)注意根據反應調整用藥:用藥後根據患者的鎮痛效果和不良反應,及時調整劑量。

經過規範藥物治療疼痛仍不緩解的患者,特別是晚期腫瘤病人疼痛頑固難治,對鎮痛藥物不敏感或產生難以耐受的不良反應,此時微創介入治療可有效控制疼痛。微創介入鎮痛技術分為毀損技術和神經調節技術。毀損技術包括外周神經毀損、交感神經毀損、內臟神經毀損、經皮椎體成形術、放射粒子植入術、無水酒精直接毀損術等,主要是通過物理或者化學方法阻斷疼痛傳導。

目前腹部頑固性癌痛可以通過腹腔神經叢毀損術來控制疼痛,它最常用於胰腺癌及整個上腹部癌痛的治療。而對於下腹部和盆腔的慢性癌痛,可通過腰交感神經、上腹下叢、下腹下叢神經毀損術達到阻斷疼痛傳導的作用。當癌症已侵犯胸壁、肋骨和胸膜時,可在相應的胸神經根、肋間神經進行毀損治療。對於一些慢性頑固性癌痛患者,影響癌痛的總體因素持續存在,單純阻斷疼痛的傳導通路可能無法有效地控制疼痛,因此在癌灶中直接注入化學毀損藥物(無水酒精、骨水泥、放射粒子等),不但可以有效止痛,還有利於控制腫瘤發展。

其中經皮椎體成形術作為一項成熟的微創技術,將骨水泥直接置於病灶骨內,被廣泛用於溶骨性腫瘤、脊柱轉移瘤的治療。神經調節技術包括蛛網膜下腔嗎啡泵置入術、脊髓電刺激等。蛛網膜下腔嗎啡泵置入技術是通過置管將阿片類藥物適度輸送到蛛網膜下腔,起到持續止痛的作用。而脊髓電刺激是通過穿刺將電極直接置入與疼痛部位相對應的脊髓節段椎管內,行電刺激干擾、抑制痛覺的衝動傳導。癌痛的微創介入治療具有定位準確、創傷小、併發症少、重複性強等優點,在具體癌痛治療中往往可以得到滿意的臨床效果。

目前癌痛治療已經越來越呈現出“多模式鎮痛”趨勢、採用綜合治療的原則,正確地評估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應用合適正確的鎮痛手段,及早、持續、有效地消除疼痛,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質量。

■林福清,博士,碩士生導師,副主任醫師。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疼痛中心負責人,麻醉科行政副主任。擅長:癌痛微創介入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的微創治療等。

專家門診:週二上午、週四下午;特需門診:週三下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