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科学家高锟,76岁获诺贝尔奖,几天前去世,上海故居成遗址

高锟生于中国上海,拥有英国、美国国籍并持中国香港居民身份,被誉为“光纤之父”,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8年9月23日,高锟病逝于香港。

华裔科学家高锟,76岁获诺贝尔奖,几天前去世,上海故居成遗址

高锟,1933年11月4日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他父亲是国际法庭的法官,祖父高吹万是晚清著名诗人、革命家,南社的重要成员。

由陈去病、高天梅、柳亚子等三位先贤志士于1909年11月13日发起成立的南社,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进步文化团体。

华裔科学家高锟,76岁获诺贝尔奖,几天前去世,上海故居成遗址

高锟小时候住在高家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三楼是他的化学实验室。

1948年全家移居香港,1954年他赴英国攻读电机工程,此后获伦敦大学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华裔科学家高锟,76岁获诺贝尔奖,几天前去世,上海故居成遗址

从1957年开始,高锟开始从事光导纤维在通讯领域运用的研究。1964年,他提出在电话网络中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代替导线。

高锟在电磁波导、陶瓷科学(包括光纤制造)方面获28项专利。由于他在光纤领域的特殊贡献,获得巴伦坦奖章、利布曼奖、光电子学奖等,被称为“光纤之父”。

华裔科学家高锟,76岁获诺贝尔奖,几天前去世,上海故居成遗址

1970年,高锟筹办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学系,任系主任;1987年至199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华裔科学家高锟,76岁获诺贝尔奖,几天前去世,上海故居成遗址

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华裔科学家高锟,76岁获诺贝尔奖,几天前去世,上海故居成遗址

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华裔科学家高锟,76岁获诺贝尔奖,几天前去世,上海故居成遗址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

华裔科学家高锟,76岁获诺贝尔奖,几天前去世,上海故居成遗址

2000年,高锟被《亚洲新闻周刊》选为“二十世纪亚洲风云人物”,2010年获颁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章。

华裔科学家高锟,76岁获诺贝尔奖,几天前去世,上海故居成遗址

高锟故居在张堰镇一个不起眼的胡同里,高锟故居如今只剩下外墙,院里除了遗址就剩下两棵百年桂花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