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如何評價張士誠、陳友諒,爲何要先向實力更強的陳友諒下手?

陳友諒與張士誠是朱元璋遇到的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對手,在朱元璋打下應天之後,與這兩位做了鄰居,由於搶佔了張士誠的地盤,自從朱元璋進駐應天的那天起,張士誠就沒有放棄過對朱元璋的討伐。陳友諒是個有野心的梟雄,為了實現自己的霸業兄弟可殺、頂頭上司也可殺,殺朱元璋更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而朱元璋通過多年的經驗也對兩人作出評價:張士誠器小,陳友諒志驕

朱元璋如何評價張士誠、陳友諒,為何要先向實力更強的陳友諒下手?

朱元璋在應天扎穩定下來以後,就考慮如何擴張自己的勢力,但想要擴張勢力就必須把自己的這兩個鄰居給解決掉。而關於先對誰下手,手底下人與朱元璋產生了很大的分歧,手下人將士普遍感覺應該先對張士誠先手,因為張士誠所佔之地較為富庶,而且相對於陳友諒,張士誠的實力也更差一點,攻打起來也比較容易一點。但朱元璋卻持相反的觀點,並且最終力排眾議,決定先打陳友諒。

朱元璋如何評價張士誠、陳友諒,為何要先向實力更強的陳友諒下手?

朱元璋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決議,主要就是基於自己對兩個人的認識:張士誠是鹽販子出身,骨子裡是個小商人,雖然佔據富庶之地,但野心其實並不大,所圖的不過是一個安穩富足的日子,只要不把他逼急就不會給你玩命。而陳友諒則不同,此人心狠手辣,不知道義為何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只要自己與張士誠開展,陳友諒必然會趁機攻打自己,到時候腹背受敵,失敗在所難免。後來的事實證明,朱元璋的判斷完全正確,在與陳友諒的爭鬥中,張士誠只是象徵性的討伐一下就回去了。

朱元璋如何評價張士誠、陳友諒,為何要先向實力更強的陳友諒下手?

朱元璋平民出身,起義前當了多年的放牛娃、和尚,沒有讀過兵書,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能夠對局勢把握如此之精準,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也正是因為朱元璋近乎天生判斷力,他才能最終實現雄圖霸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