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腸掛肚:冥王星能否重回行星隊伍,誰說了算?

太陽系行星一直吸引著人們的關注。比如,美國、加拿大、德國三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古代火星擁有適宜地下生命存活條件。

實際上,在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一個太陽系天體讓地球人同樣“牽腸掛肚”。那就是2006年被開除出行星隊伍的冥王星。 那一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將冥王星重新分類為矮行星。然而,冥王星的支持者們從未放棄對其名譽的捍衛。近日,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研究者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認為,IAU明顯搞錯了。

冥王星為什麼被“除名”

冥王星的“悲慘遭遇”與它生活的區域有關,它位於柯伊伯帶的內邊緣。上世紀90年代初,天文學家觀測發現,在這片區域中,生活著成百上千顆直徑100千米以上的天體。

柯伊伯帶不斷髮現新的天體,特別是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當時認為其直徑比冥王星還大。問題隨之而來:怎麼給鬩神星定位?命名為太陽系第十大行星?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這一棘手問題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挑戰,如果冥王星屬於行星,那麼,這些新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是不是也應該算是行星?”

正因如此,IAU才需要對行星的定義進行修正,這是2006年國際天文學大會開會表決的緣由。“但這個定義並不完美,不能平息對冥王星地位的爭議。”鄭永春表示。

IAU的定義或不嚴謹

雖然冥王星已被“除名”多年,但依然有科學家在為它尋找重返行星序列的理由。中佛羅里達大學的行星科學家菲利普·梅茨格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期發表在行星科學專業期刊的研究表示,冥王星被“除名”的原因並不合理,因為IAU對於行星的定義並無可靠依據。

問題出現在行星新定義的第三條,它要求行星能夠清空其軌道,換句話說,行星在其軌道中的引力占主導地位。但該研究指出,歷史文獻中不支持這種行星分類標準。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梅茨格回顧了從1802年開始長達200年的科學文獻,發現只有一篇文獻使用過“清空軌道”的標準來對行星進行分類,並且是基於已被自我證偽的推測。

研究團隊發現,過去200年來,許多行星科學家使用“行星”這個詞的時候,都違反了IAU的定義,但他們仍然堅持這樣用,類似的文獻可以列出100多篇。因此梅茨格認為,IAU對於行星的定義過於草率,如果按照該定義的字面意思理解,宇宙中就不存在行星,“因為沒有行星可以清空它的軌道”。

“我們發現這是一個虛假的歷史主張。”論文的共同作者魯尼恩表示,行星的定義應基於其本身固有的內在屬性,而不是可以改變的外在屬性,例如行星的軌道。軌道動力學不是恆定的,它們在不斷變化。

鄭永春對記者稱,該論文采用歷史文獻統計方法,認為IAU在2006年提出的行星定義缺少歷史的繼承性。

並不影響科學家關注度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這是世界科學中心從歐洲轉移到美國的重要標誌,冥王星也被親切地稱為美國行星。“所以,很多美國科學家反對冥王星降級,現在為冥王星爭取重返行星隊伍的大多也是美國科學家。”鄭永春表示。

實際上,對冥王星地位的爭議,來自於到底如何定義行星。從行星科學角度出發,應該根據這顆天體本身固有的屬性來判斷;而從天體力學角度出發,則要從這顆天體與其他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來判斷。鄭永春指出,包括他在內的很多行星科學家支持前者。“當然,不管冥王星是不是行星,我們都把它當作像地球一樣的行星來研究,研究它的大氣、地質運動、地下海洋、物質組成和循環。冥王星是不是行星,並不影響科學家對它的研究和重視程度。”鄭永春說。

“給天體貼什麼標籤並不重要。無論有關天體分類的討論如何熱烈,對它們都沒有影響。”鄭永春說,對科學家來說,太陽系的組成、太陽系的演化過程等才是真正的科學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