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包凡:十年以後,投行、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將是華興資本三大支柱

9月27日,有著“全球新經濟金融服務第一股”之稱的華興資本控股有限公司(1911.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

在掛牌敲鐘儀式上,界面新聞記者專訪了華興資本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包凡。華興資本開盤價一路下跌,盤中最大跌幅近20%。但包凡的情緒未受太大影響,鎮定自如。

包凡在TMT的金融服務上的沉澱和積累,將用更長遠眼光規劃十年之後的華興資本。在其他中小券商遭遇瓶頸之時,他卻啟動了公司港股上市,並在六個月的時間內登陸港股。

在精品投行出身的民營金融機構裡,華興資本是第一家上市的公司。如今,華興資本提出要將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做到和投行業務並行規模,這也是華興資本未來想做的事。

包凡對界面新聞記者頗有信心的表示,如果看中長期,十年以後,投行業務、資產管理、財富管理這三塊業務會成為華興資本的三大支柱,構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界面新聞:十三年前,華興資本剛創辦時,您是想把它做成一個什麼樣的投行?如今,上市後,當初的藍圖是否有所變化,或者是更大了一些?

包凡: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其實和我們的初衷沒有區別。

本質上來講,華興資本是想做成一個平臺。平臺的一邊是各種各樣的新經濟優質資產;另一邊是各種資金,可以是機構的資金、也可以是散戶,高淨值人群的資金。

我們希望在資金和資產之間做一個匹配。可以是直接的匹配,比如投行業務,一家企業買另一家企業。也可以是間接的匹配。通過基金投到新經濟裡面去。還有一種方式是高淨值個人通過我們的財富管理業務,去匹配優質資產。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做這個平臺。

界面新聞:華興資本這次上市也是明確提出,要在投行業務的基礎上發展另外兩塊業務,即資產管理業務、財富管理業務。似乎在悄然切換這個發力點?未來華菁證券會是資管和財富管理業務的主體?

包凡:我們在做匹配資金和資產的這個平臺時,投行業務是這個平臺的底座,是基礎設施建設。在此之上,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都是這個平臺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這整個藍圖裡,華菁證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國內資管和財富管理業務,都需要持牌機構去做。我們會讓華菁證券的業務和華興資本集團的業務做一個有機的結合。

界面新聞:目前華興的營收構成,FA(財務顧問業務)依然是主力,而投資管理(私募股權)營收正在迎頭追上,A股證券持牌業務尚在耕耘當中。這樣的營收構成在上市後未來五年內,您預計會否出現變化?華興資本未來十年對幾大塊業務的佈局和期許是什麼?重點是什麼?

包凡:目前,華興的資產管理業務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資產管理目前對盈利的貢獻大概為30%。我認為這塊未來還有大空間。

財富管理對盈利的貢獻,需要時間。如果看中長期,十年以後,投行業務、資產管理、財富管理這三塊業務會成為華興資本的三大支柱。構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界面新聞:新經濟公司這塊,您提到是小魚變大魚,馬上要入海了。FA和海外上市的機會不多,可能中概股迴歸是一個機會,CDR是一個機會。但國內的政策變化極大,這種機會稍縱即逝。所以你們是否跟隨政策來回調整?

包凡:CDR的政策目前雖然有一些延滯,但大的方向應該不會改變。從國家和監管機構的角度,一定會想辦法吸引優秀的企業迴歸中國股市。如果華興和華菁在裡面能做出一定的貢獻,會相當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