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十年後市場巨變,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雷曼兄弟轟然倒下,美林證券慘遭收購,美國房市陷於水火……這一切已經過去十年了。

十年前,投資者們沒能發現,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近在眼前。十年後,全球經濟經歷了風風雨雨終於在去年走出了多年的陰霾,迎來了難得的彩虹,重新進入了比較平穩、強勁的經濟增長時代:過去連續8個季度,全球實際GDP增速超過3%。在全球經濟今年整體仍然保持3%以上增長的情況下,最近通脹也開始慢慢回升,發達國家也先後進入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時代。

回到中國,中美貿易戰升級、今年以來宏觀經濟數據不佳、以及近期人民幣貶值等因素,也使得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出現了悲觀情緒。然而,面對著國際國內的雙重夾擊,中國經濟依然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那麼這種韌性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呢?為了提振經濟,未來國內會出臺怎樣的政策呢


中國經濟應該說從年初到現在,剛才講這個市場情緒上有很大的波動,2017年對經濟來說是一個在近幾年來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一年,無論從宏觀的指標,還是從微觀的指標,2017年都有非常明顯的改善。宏觀的指標來看GDP從6%回到兩位數增長,微觀層面看2017年工業企業的利潤,包括PPI通縮的結束,工業企業利潤的反彈,包括像股市從底部的回穩,尤其海外股票市場強勁的反彈,應該說是非常大的亮點。

在2018年,尤其在最近幾個月,關於中國經濟的擔心又重新回頭。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的擔心,中美之間貿易戰的升級,應該說出乎很多人在年初判斷,形勢的惡化出乎很多人年初的判斷。

第二個主要的擔心,對於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尤其在最近幾個月,二季度以後的經濟數據的下滑,包括在政府進一步推動去槓桿,尤其像出臺資管新規,導致的貨幣緊縮,投資和消費方面帶來的增速的下滑,這個也引起了很多市場的關注。

第三個,最近兩個月的事件,從6月中以後人民幣匯率快速的貶值從6.2到6.8,一度6.9以上,這個是對中國經濟相對更加悲觀的另外一個原因。

人們對於中國經濟當前的看法較為樂觀,雖然經濟有所下滑,但並不是一個整體性的、全局性一個下滑,主要來自於在財政政策緊縮或者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消失之後,導致的兩個主要行業一個是基建投資,一個是汽車消費,使得中國經濟整體下滑。所以從政策的反映來看,從四五月份,尤其7月份國務院開常務會議之後,市場上對於政策的理解非常的高度的一致,就是說政策層從過去六七月份以後,開始進入一個新一輪的寬鬆週期,這個新一輪寬鬆週期現在目前的爭論很多,到底這一次是低灌還是放水,放水放到什麼程度。從歷史上的幾次政策寬鬆來講,2008、09年4萬億是大家公認的一次非常大的經濟持續政策,從那之後到目前並沒有任何人想重新再重複一次2008年的4萬億。如果我們回顧一下過去10年,還有兩次非常有意思的政策寬鬆,12年下半年到13年上半年還有15下半年到16年上半年,過去兩次的政策寬鬆,可能比較合理的一個判斷比較,就是說我們目前的政策寬鬆是不是接近12、15年的寬鬆。

政策寬鬆方面,3月份在“兩會”期間,當時公佈的2018年整個發債的規模總額是2.18萬億,前6個月一共3300億,遠遠滯後於全年的發展指標,在7月份以後財政政策的一個調整,最積極的變化是重新回到3月份年初的規模上,7、8月份兩個月的地方債發債規模就已經超過了前6個月的發債規模,這個對於未來的幾個月,一兩個季度,基建投資的從底部的回穩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金融危機十年後市場鉅變,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