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思維模型:墨菲定律一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

我一位朋友是上班族,為了實現自己的發財夢想,看到媒體上經常報道一些人通過股市一夜暴富,於是下定決心準備進入股市,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之路,作為一名標準的散戶,混跡股市多年,卻一直沒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當了多年標準的韭菜。

在股市的險惡江湖裡,以弱小而又孤獨的身軀來抵擋武裝到牙齒的大戶,肯定是凶多吉少。後來我瞭解到,他每次買了新股票總擔心下跌,沒事就拿出手機看看,一天不知道看多少次,每天除了刷微信,看搞笑短視頻之外,就是查看股票行情,越是擔心自己股票下跌,股票偏偏就是下跌。剛割肉拋售,卻發現股票有漲了起來,真是倒黴。

正應了中國一句古話,“越擔心什麼,就越有可能發生什麼?越害怕什麼?就越有可能出現什麼?”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難道是上天的安排?其實這就是非常經典的墨菲定律。

23思維模型:墨菲定律一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

WHAT什麼是墨菲定律

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墨菲定律的由來

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某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與其上司參加美國空軍進行的MX981火箭減速超重實驗時,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該實驗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當時有兩種裝置方法可行,不可思議的是,這16個加速度計竟然全部被一名工作人員裝在了錯誤的位置上。

由此,墨菲開了一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更糟。”墨菲定律由此誕生了。

想想也是,事情總是這麼奇妙,我們在生活中何嘗不是如此?無論是科學實驗,還是其他大大小小的雜事,

只要你感覺有可能出錯,最後十有八九會出錯

墨菲定律誕生之後就迅速在美國風靡開來,成為各個媒體的頭版標題,隨著墨菲定律的發展,已經被美國空軍遵循的重要法則,並且風靡全世界,被很多國家的空軍和航空公司都嚴格遵循的法則,如果要選擇一個對人類生活影響的最大的定律,墨菲定律一定是排名榜首。

墨菲定律的延伸

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WHY墨菲定律產生的原因

23思維模型:墨菲定律一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

1、從物理學來解釋

墨菲定律背後的科學解釋就是宇宙的熵增現象。通常認為,我們的宇宙目前處於膨脹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事物傾向於轉化成雜亂無序且平均分散在空間的微觀粒子及熱輻射,這種無序性增強加大就稱為熵增。

而通常人類活動的目的是建立集中的、有秩序的事物,比如將鐵礦石熔鍊成鋼鐵,將沙子製作成芯片,將石頭蓋成房子,這與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是相反的,所以無論是說大自然的懲罰也好,說違反客觀規律的代價也好,墨菲定律這種破壞有序事物的定律就是大宇宙環境自然規律的體現

2、從概率學來解釋

發生任何事情都是有概率的,如果事情變壞的概率是大概率事件,那就肯定很快會發生。

例如散戶炒股虧損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肯定很快發生。

如果事情變壞的概率是小概率事件,那麼如果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也肯定會發生

例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腳,顯然溼腳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你只要去河邊的次數足夠多,呆在河邊的時間足夠長,溼腳一定會發生。

舉例:家裡用水壺燒完開水後要把開水倒進暖水瓶。如果你讓你老公去倒開水,你不用任何擔心。但如果你讓10歲的兒子去倒開水,你就擔心會不會燙著兒子呢?如果老公不在家,你忙著脫不開身,讓兒子幫忙倒開水,那麼兒子真的有可能會燙傷。

23思維模型:墨菲定律一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你預感事情會變壞,事實真的會變壞。為什麼預感變壞容易真的發生,這很好解釋,因為世界是混沌的,複雜的,無序的,熵增的,而人類非要把無序變成有序,就需要很多條件支撐,才能形成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裡充滿的無數個變量,只要有一個變量出現問題,系統就可能損壞甚至崩潰。

而完成倒熱水這個動作 ,需要兒子具備分析、判斷、體能、平衡、經驗、仔細、謹慎等多個變量支撐,任何一個變量出現問題,都會導致倒開水失敗,所以失敗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如果你擔心兒子到開水會燙傷,就一定不要讓他去做。

我們常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說直白點就是別小看小概率事件。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灌輸著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法規,也許某人闖了5年,10年一直都沒事,誰能保證第十一年他闖紅燈的時候還會安然無恙,只要給他足夠長的壽命,這種小概率的交通事故必定發生在他身上。

自然界就是這樣,充滿了隨機事件,偶然的未必都是小概率事件,而小概率事件必定是偶然的

,但必然的是:小概率事件必然會發生,充滿了宿命的數學命題。

小概率事件必然發生給人們的啟示,不是讓人們整天患得患失、杞人憂天,而是要讓人們知道世間萬事萬物充滿變數,道理最接近於“一切皆有可能”。

小概率倒黴事件的疊加會導致大概率錯誤發生。

23思維模型:墨菲定律一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

例如週末全家來個近郊自駕遊,放鬆下心情,結果景區擁擠的概率為20%,來回堵車概率10%,導航偏差概率5%,車位緊張概率5%,天氣突變概率5%,證件未帶齊概率1%,沿路無加油站概率1%,汽車故障概率1%,行李遺漏概率1%……無數的小概率事件疊加在一起,發生意外的概率就高的令人恐慌了。

每個人對幸福都有自己的見解,但不幸基本雷同,例如遭遇疾病、投資失敗、失業、出軌、不孕不育、離婚、失眠、精神恍惚、車禍、壓力大……這種小概率事件相互疊加,即便每一項的概率都非常低,但只要命中一項,就足以讓你崩潰。

從概率學的角度墨菲定律成立的兩個條件

①事件有大於零的概率;

②樣本足夠大(比如時間足夠長,人數足夠多等)

少了這任何一個前提,墨菲定律就不可能實現。

3、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

如果你老擔心一件事情會失敗,如擔心、惶恐等,自然從心理上就會緊張。事實上,“越怕出錯,越會出事”的就是在形容一種對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之事的恐懼或擔憂,是一種展示負面心理暗示作用的心魔。

負面心理暗示會對人的心態及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大腦裡的某一圖像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類的神經系統。如果人們常被這種心態侵擾,人為發生事故的“小概率”很可能立即無條件地變成“大概率”。

比如你戴著眼鏡打籃球,一再告誡自己“別把眼鏡摔壞了”,大腦裡就會出現眼鏡被摔壞的圖像,並暗示自己向著恐懼的方向行動,最終還是摔壞了。

23思維模型:墨菲定律一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

例如,你兜裡裝著一枚金幣,生怕別人知道也生怕丟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用手摸兜,去查看金幣是不是還在,於是你的規律性動作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終被小偷偷走了。即便沒有被小偷偷走,那個總被你摸來摸去的兜最後終於被磨破了,金幣掉了出去丟失了。這就說明了,越害怕發生的事情就越會發生的原因,為什麼?就因為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

HOW如何規避墨菲定律

1、風險可控事件:就是通過個體或者組織的準備和努力基本可以控制事件的發展,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例如我們可以通過認真檢查檢修飛機,減低飛機事故的發生概率。

針對風險可控事件,我們要在思想上具備正確的安全意識,在行為上多做準備,才能最大限度的減低發生事故的概率。

23思維模型:墨菲定律一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

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僅73秒時爆炸、解體、墜毀,7名宇航員全部犧牲。經過幾個月的研究,航天飛機挑戰者號事故總統調查委員會發現,挑戰者號的意外是右側固體火箭推進器尾部一個密封接縫的O型環失效,導致加壓的熱氣和火焰從緊鄰的外加燃料艙的封緘處噴出,造成結構損壞。O型環的失效則歸因於設計上的缺陷,因而太容易損壞。

而在前幾次飛行時,美國航天局已經發現O型環有移位、腐蝕甚至燒壞的情況發生,並已經列為優先級要解決的問題,但還未來得及的改進,悲劇就發生了。

如果當時大家嚴格遵循墨菲定律,防微杜漸、防範事故,科學規劃、細緻入微、反覆核查,相信就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針對風險可控事件要嚴格遵循墨菲的話:“精心而謹慎的準備有助於防止災難事故,應始終假定最壞的可能性,並據此進行準備。”

遇到隱患馬上排除,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如果好幾個小概率事件疊加就會變成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若干個小隱患不及時排除,對造成事故的幾率也會呈指數級上升。對於巨大而複雜的技術系統而言是非常可怕的。

2、風險不可控事件:就是通過個體和組織的準備和努力也非常難於規避風險,事故的發生具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

例如:經濟危機、股市暴跌、地震、海嘯、火山爆發、包括髮生在中東的人體炸彈,都是非常難於預測和防範的。面臨風險不可控事件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呢?

保持一顆自信積極的平常心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未來不確定性的時代,競爭異常激烈,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許多選擇和競爭,如果情緒浮躁,做出非理性決策,反而會讓你的生活更糟。無論讀書、工作和戀愛,誰都難免有不如意的時候,如果持續一顆平常心,有了積極樂觀的心態,就有了較好的承受力,就有了理智的操縱力,也就能冷靜地理解現實。

23思維模型:墨菲定律一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

四年一度的足球世界盃,如果為了獲取勝利患得患失,只想勝利,害怕失敗,只會越來越緊張,終致失敗。頂級高手的對決不是技術對決而是心態對決,誰能夠發揮穩定誰就可以穩操勝券。能不能成為冠軍不是自己可控的,是多方博弈的結果,也需要點運氣,所以只有保持一顆自信積極的平常心,才能讓自己寧靜,發揮出最好的自己。

結語

墨菲定律是一種客觀存在。弱者把它作為失敗的藉口,而強者則把它作為警鐘。要在企業管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防範墨菲定律可能導致的惡果,我們必須從行為、機制、環境等諸多方面入手,而對其在思想心理上的重視必須要放在首位。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當你妄自尊大時,“墨菲定律”會叫你知道厲害;相反,如果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墨菲定律”會幫助你做得更嚴密些。要打破墨菲定律的“詛咒”,就要有堅定的自信,穩定的心態,積極的心理暗示,以肯定式的語言做表述,對自卑感等負面情緒或不良念頭採取零容忍策略,一旦察覺立馬打消。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勇敢面對,始終以正面,陽光的心態面對學習,工作,生活。

獲取50個思維模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模型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