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养家投资逻辑

炒股养家投资逻辑

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基于对市场情绪的揣摩,进而判断风险和收益的比较,并指导实际操作

市场情绪表现统计指标:喜欢追涨类型的赚钱效应;喜欢抄底类型的赚钱效应;

1、 前一天涨幅前20名的个股第二天的表现为基准

2、 加入领跌品种,包括各个周期阶段的领涨领跌板块

大盘崩溃的判断:

1、 领跌品种中,部分是近期强势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后市追涨的热情,同时也说明赚钱效应有一定程度降低。

2、 喜欢抄底的资金陷入被套局面,而抄底的人也亏钱的话,继续抄底的就会减少,这种状况就可能引发崩溃。

3、 就对策略:当下先空仓或低仓位回避这种概率,会使自己操作上更为主动。

强势阶段,买股得逻辑是因为赚钱效应下的资金不断进入,那么强的标的被后来资金选中的概率大,所以选强。

弱势阶段,买股的逻辑是因为市场亏钱效应的扩散导致恐慌盘的不断宣泄,那么宣泄待尽的,只要少量买盘就可以推动上涨,所以低吸。

有时买龙头不是因为胆子大,而是根据板块整体动能,龙头有相应溢价,而股价尚未反应溢价时介入;有时买跟风,不是因为胆子小,是因为龙头赚钱效应十足,而部分跟风品种尚处低位,有随时受龙头激发而具备向上潜力

理念核心:永不止损,永不止盈—那有止损,更没有止赢,股市操作,买入的是机会,卖出的是不确定止赢、止损,都只是坚持 正确操作的一种外面表现。操作上只有进场,出局,管他止损还是止盈

需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系统,然后坚决执行,虽每天大量研究,但没有好机会的时候更多的是放弃和耐心等待,而当绝佳机会出现的时候,就需要有万夫不当之勇去争取。

买入机会,卖出风险,只做对的交易,胜负交给概率,多一份淡定,少一分胜负心。

1、先完善自己的系统,对市场给出的机会能尽量判断出客观的赢面,然后利用凯利公式结合赢面计算出合理的仓位配置。

2.股票操作是科学,做对的操作就可以了,输赢交给概率,我们要利用市场的情绪来赚钱,自然也要避免自己陷入情绪的漩涡。

心情归心情,操作归操作,这是两码事,千万不要因为心情影响操作。

对于个股,不应拘泥于自己手中所持品种,而应最大限度的观察各板块走势,要对各个周期的领涨和领跌品种进行重点关注。

对于大盘,不要过多依赖于预测什么点数顶底这些,而应多关注哪些在涨,哪些在跌,那些先前涨的或者跌的后来又怎么走了

大局观是一种感觉,或许有时候不明白,但是尽量多尝试让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整个市场,一旦明白了,将受益无穷。 大局观,这是道的范畴,尽量培养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看整个市场。

市场很多人讨论的是如何克服贪婪和恐慌,虽然不错,但是着眼点在仅在自身,难免局限。

2.高手进出,买卖的一刻力求淡定,借助市场的贪婪和恐慌反过来指导决策,着眼点在整个市场,境界自然高了一层。

1、 所谓的龙头理论实际并不科学,虽然很多做短线对此笃信不疑,这也是导致长期迷茫和不能稳定获利的本源。

2、 股票走势本质是持币者与持筹者的博弈产生,应该多揣摩两者之心,让自己站在主动的这一方即可。

交易的本质是群体博弈,追根溯源的话,就是随时衡量,场外的潜在买入者的钱的数量和买入倾向,与场内筹码的数量和卖出倾向,当前者大于后者就买入,当后者大于前者就卖出。没有标准,因为这是心理博弈,有钱的在场外等更低的价格,有股的在场内等反抽,若行情偏弱则相对有利于场外,而一旦场内人作出一致性止损时,则是短期逆转机会。

买入倾向的推理,大多来自赚钱效应,卖出倾向的推理,大多来自亏钱效应。 然后再结合大盘,主流热点这些,进行瞬间的操作判断,操作是瞬间的,判断是动态的。.

买卖那一刻的淡定自如,亦是自身境界的提升。看的是长线,做的是短线,如果判断错了,应变就是了。根据盘面的变化,市场的赚钱和亏钱效应的变化,推测市场心理的演变。 08年的超预期的熊市经历很重要,经历过,不断思考如果后市再度面临这样的局面,怎么样的策略才是最好的。判断为末,应变为本。

人贪婪是因为他赚钱了,一个充斥赚钱效应的市场通常机会多过风险,此期间力求更大限度博取利润。2.人恐慌是因为他亏钱了,一个充斥亏钱效应的市场通常风险多过机会,此期间力求更大限度回避风险。

1. 如果从事后看,确实不管在任何阶段都有涨的好的票,但是这也恰恰是让很多纯技术派人士吃药的地方,在主跌段,领跌股加速下跌,此时的强势股的补跌所造成的风险,可能导致一两天内10个点以上的市值回落,对于职业选手而言这是难以容忍的,应该予以回避。2.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市场的理解都会有自己的操作,喜欢满仓的,他们用满仓换股的方式,根据市场的变化,将资金放在更有利的筹码上。而我大部分时间空仓,因为我根据市场的变化,放弃不确定的和看不懂的,选择赢面较大的机会进行操作。反应在市值曲线上,始终满仓的可能是波段上扬,我的方法则更平滑,不断复利新高,

在心理上后者让我更舒服些,因为我是风险极度厌恶型。 3.通常情况下右侧的较重,左侧的因为把握难度较大而选择轻仓,具体仓位则根据当时情况下风险收益比所决定。 确实,从实际统计中,个人收益的95%以上来自于右侧交易,左侧模式渐渐如同鸡肋,但是为了保持对盘面的敏感度,我仍然会在一些特殊阶段,进行小仓位出击,其实这部分操作的输赢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由此感受到的市场情绪。

市场主流 单个个股走势本身有不确定性,把整个板块一起看就更容易理解。有些强势票是个股行为,往往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板块性的行为,大体上有个规律,如果你有心人,耐心总结,你会发现这样的规律,以后自然知道要怎么做。

1.或许你需要解决的不是有胆做龙头的问题,而应领会龙头和跟风品种间的套利关系。

2.有时买龙头不是因为胆子大,而是根据板块整体动能,龙头有相应溢价,而股价尚未反应溢价时介入;有时买跟风,不是因为胆子小,是因为龙头赚钱效应十足,而部分跟风品种尚处低位,有随时受龙头激发而具备向上潜力

大局观是一个综合,而宏观政策面是权重最大的一个因素,这是爆发力牛股产生的三大根源中最大的一个因素,而技术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大局观是一种综合因素,只参与机会大于风险的操作,当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各方面都较好的时候便是重仓出击博取利润的时机,如此往复不断复利。信息公告如同技术一样,本身是决策的考量因素之一,如果你对市场理解的不够深刻,光专研这些也是徒劳。

1. 局就是政策面、技术面、资金面、基本面的综合,相辅相成。

2. 完善自己的系统,输赢交给概率,看不准的时候割肉就可以了,不必拘泥。

主流,通常是涨幅大,跨度时间长,操作策略是反复做,第一波赶上的话就做足,没赶上的等回落后还能再做下一波。

支流,各支流循序轮动,涨幅各异,时间上契合主流,直至主流完结,策略上,在主流不倒的情况下,按照以主流为中心的逻辑逐步挖掘。

次主流,涨幅和时间跨度上少于主流,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策略上,以围绕龙头操作为主。

非主流,时间短,但是因为技术面或者消息面等因素短期会有一定的爆发力,策略上,快进快出,隔日超短为主,爆发初期可参与,后市不追高

炒股养家投资逻辑

1. 根据对热点的持续性,主次流等的划分,我把涨停板分为投资性和投机性两类。

2. 投资性的想买就买,不管几个点,类似于7月20日的862的买入,要求是往上看有较大空间,往下敢越跌越买,后市可反复操作。

3. 投机性的通常要求当天大盘较好的环境,当天是最强或者次强的热点,很大程度上在板上买,持续性不一定好,但是短期有较强的爆发力,通常作为隔日超短操作。

1、先判定是否主流热点,如是,不必等涨停也可随时先买入,等确认强度后再行加仓。 如果不是主流热点,等,如果强度够高 ,就排队龙头,大幅度超过预期,就同时排,但同时仍需注意仓位控制。

2.早期作为试错出击,随着整体资金的增大目前基本全部放弃,因为分散精力,同时即使有赚对整体收益率也无大益。

3.强势阶段,一种直接买强势标的,另一种买低位未启动的。

4.小资金仓位变动通常较大,在强势阶段,可不必过于在意资金管理,不过如果有意为未来做准备,也可当做大资金来练习分仓操作。

5.强势阶段,买股得逻辑是因为赚钱效应下的资金不断进入,那么强的标的被后来资金选中的概率大,所以选强。弱势阶段,买股的逻辑是因为市场亏钱效应的扩散导致恐慌盘的不断宣泄,那么宣泄殆尽的,只要少量买盘就可以推动上涨,所以低吸。

四、 卖入卖出与风险管理

我追求不断稳定的盈利,不确定时,采取偏保守的策略,尽量规避大的回撤,所以平时以小阴小阳为主。

偶尔出现确定性较高的机会时,也会奋力出击,博取大阳。

操作模式决定市值曲线,让自己觉得舒服就好。和个人的操作模式有关,下跌趋势阶段,通常是大跌小回,最为紧要的原则就是要规避大盘大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此选择在大盘大跌,股指远离5日线时进行买入操作,再结合大盘下跌所处的阶段,寻找相应的标的进行出击。控制回撤,最重要的就是回避系统性崩溃风险,事实上绝大部分崩溃都有前兆,从赚钱和亏钱效应的演变过程可以进行推断,不过为此可能也会放弃很多机会。

2.看看天气,如果觉得要下雨了,就早点回家,不要贪玩,天气好了再出来,说简单点就这样。

2.作为一个短线交易者,规避弱势大幅回调是重中之重,如果能采取好的策略,事实上这是完全可行的,重点在于对市场情绪的把握,规避崩溃盘带来的伤害,反而转化为自己的利润。.当市场偏向于有利于多头一方时,我们采取偏进攻的策略,力求利润最大化,当市场偏向于空头时,我们采取偏防守的策略,力求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有所获利,以上是预判当前行情是阶段性的,文化是主流的前提下偏进攻的策略,如果市场与预判不一致时应随机应变。左侧交易重点是时机的掌握,今日早盘低点市场恐慌情绪得到较好的释放,敢于买入的大多有较好的赢面,短期内市场已经不具备连续大幅杀跌的动力了,可以保有一定仓位灵活应对,争取扩大盈利。

1.赚该赚的钱,不该赚的放弃亦无妨。2.左侧交易重要的是时机,通常买的位置是瞬间低点,实盘交易中,追求这种点位,未必能买到足够的筹码,所以有必要分仓,资金量小的时候这种影响小,当然也可以先练习起来,为将来自己的资金达到更大的规模做准备。

你还有补仓或者止损的想法,就说明你的心理还有成本这个障碍,好的操作,应该是最简单的,只有买入或者卖出。不用刻意追求所谓的资金管理,风险收益比的量化决定仓位,市场缺乏确定性机会时自然小仓出击,有好机会才重仓。都可以,确定的主流反复做但是也不放弃盘中非主流机会,有机会都可以。

出击仓位和赢面的关系大致如下: 赢面60%以下观望 赢面60%-70%小仓出击 赢面70%-80%中仓出击 赢面80%-90%大仓出击 赢面90%以上满仓 这个赢面包括胜率和涨跌空间比 譬如满仓出击时,对我来说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会做这样的决策,一方面是胜率要求90%以上,另一方面是上涨的空间和下跌的空间比率,上涨的空间至少要看到30%-50%以上,而下跌的空间应该在3%-5%以内。 尽力把握好操作,胜负的事情交给概率,不管结果如何坦然面对,冷静处理。 我这里的赢面包含两个因子,一个是你说的预期收益率,还有一个是胜率,简单描述就是买入后涨跌的概率各有多少,如果涨的话,预期涨多少,如果跌的话,预期跌多少,两者结合在一起考虑,不过预期收益率考虑的权重更大些。.重新评估风险和收益比,决定是加仓还是减仓,这是决定操作的唯一因素。

我之前强调,如果对于后市没有30-50%上涨空间的股票,永远不要重仓买,而当自己重仓持有后,并且随后的几天内果然涨了30-50%,难免也会有生理上激动的反应。.巴菲特 说一个股票你不想持有十年,那就一分钟也不要持有,我说一个股票你不敢向上看30%-50%的空间,那就永远不要重仓买。

五、热点(以前行情的精准判断,对你会有启发的)

市场弱势时自然机会就少,市场强势时,60%以上赢面的机会较多,接近每天交易。 重仓出击相对少些,平均一年10几次左右,其中4-5次10%以上的获利包括1-2次20%以上,亏损10%控制在1次或杜绝。没有具体统计过,感觉大致如此,反应在收益率曲线上,就是平时稳攀升为主,偶尔跳跃式上扬,极少大幅回落。 好的短线操作,人气高的时候,重仓操作无妨,若是市场强势依旧,可获取暴利,若是市场恰巧面临转折,也可全身而退。

炒股养家投资逻辑

热点的判断:

1. 突发事件的题材,信息面的变化因素为第一考量

2. 再结合技术面、资金面、基本面、切题性等综合考量,作出预判

3. 3.再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应变,最终市场自身的选择是决定性因素。 1.热点来自题材,持续性来自赚钱效应 2.海量信息的快速识别来自于对于股市的深刻理解 3.基本面往大了说无穷尽,选主要的就是,如净利润 4.敏感性部分属于道的范畴,从量变到质变,看个人悟性 5.有时间的话,尽量全面考量,咨询越全面,判断越客观 6.我在小资金时就有分仓习惯 7.市场情绪看赚钱效应和亏欠效应,热点接力看赚钱效应能否持续 8.复盘,有时间的话多看,精简的话,选择重要板块,重要个股做复盘

做短线,热点的判断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是有没有赚钱效应。

先预判热点性质,是主流热点,还是次主流热点还是非主流热点 2.预判可以先试错轻仓买入,确认后再追涨加仓 3.对于主流热点,实盘操作中可以直接买相对确定的龙头也可以买后发品种,仓位稍重些也无妨4、若是次主流,有绝佳机会也可以重仓搏杀,若是非主流,轻仓参与,隔日卖出。

通常一轮较大级别的反弹,其中会有一个龙头板块,而这个龙头板块的龙头个股往往有超预期的上涨,这个板块要求对大盘有号召力,而这个龙头也要求对这个板块有号召力,那么相应的这个龙头就会成为整个市场关注的核心。 有时候涨的好不如涨的巧,等市场转强的时候在看他们能否契合了。 刚启动的龙头、或者超预期利好,突发事件,总之买入的那一刻要求股价的上涨想象空间在50%-100%以上,虽然也许卖出的时候可能只是赚了几个点,但是买入的时候想象空间一定要大。

在同等条件下,当然选小的,爆发力好,如果没有好的小的标的,或者因为小的标的无法容纳自己的资金,也可以选择一些大品种。 2.在一轮主升中,小品种热点采取的是连续拉升方式,大品种通常是拉个大阳然后横盘个2-3天,然后再拉,小品种通常在效率上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