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不是高深的學問,而是古人跟宇宙的對話

易經不是高深的學問,而是古人跟宇宙的對話

周秋鵬

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給人一種印象,就是它的學問很高深。而且,自古到今,大學問家研究易經的也很多,如孔子,朱熹。由於大學問家的參與,也讓後人認為易經就是講大學問的。而易經其實起源於八個卦象,或者說八個象形文字。因為那時候連文字還沒有。

所有的學問,都是建立在文字的基礎上的。而卦象出現在文字之前。所以要講學問,這個可能真的沒有。後面那麼多大學問家研究易經,實際是在用易經這個框賣自己的學問。易經本身沒有學問。八個用線條畫的卦象,跟學問沒有什麼關係。

甚至連易經的文字部分都是後人做的學問。純粹的易經就是八個卦象,最多發展到六十四個卦象。其餘的就是做學問的人加上去的。

筆者剛開始學易經的時候,見到易書就買就讀,不管講什麼都讀了再說。讀得多了開始認識到,尤其是筆者在自己的微博長期實戰之後,認識到所有的易書都在推銷寫書的人的學問。他們的學問跟卦象是搭配在一起銷售的。值錢的就是那些卦象。學問也就是看看的。

要研究卦象,首先要讓自己模仿遠古時代的人,要體驗他們當時的狀態。他們連字都不認識,卦象可能就是最初的文字。認識八個卦象就相當於知識最淵博的人了,很多人連八個卦象都認不全。而到了周朝,那個時候已經有文字了。很可能六十四個卦象是有了文字之後才形成的。

最初八個卦象描述的都是宇宙中的事物,天地、山海、風雷、日月,卦象是這些事物的符號。為什麼要創造這些符號,可能是通過這些符號,和宇宙中的事物對話。對話的目的,要麼是從這些事物中獲取能量,要麼是為了獲取信息。

真正瞭解這些卦象的人,可能就是那些不識字、沒有受過任何教育的遠古時代的人。他們只是掌握了卦象的基本歸納方法。大道至簡,也許就是這個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