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撒錢的直升機是怎麼回事?

四處撒錢的直升機是怎麼回事?

“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money)這個概念,最初是由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在生動地描述“赤字貨幣化”(即中央銀行為政府財政赤字埋單)時提出的:“央行行長乘直升機撒錢給群眾”。

“我們假設現在有一天直升機飛過社區並撒下了1000美元,最後被社區內的住民獲取了。我們進一步假設所有人都認可這是一次唯獨的意外事件,並且不會再發生第二次。”(米爾頓·弗裡德曼,“最優貨幣量”,1969)

2002年,時任美聯儲理事的本·伯南克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了該方法。他提出“政府大規模減稅與中央銀行貨幣創造相結合”的理論,為其贏得了“直升機·本”的稱號。

這架直升機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句話解釋

簡單的說,直升機撒錢的操作方式:一般指央行給財政部一筆錢,然後財政部以稅收或者其他名義返還,直接把錢送給人民群眾,以刺激消費。

直升機撒錢,是一種結合了財政手段和貨幣手段的特殊手段。

美聯儲前主席本·伯南克還用術語“貨幣融資的財政計劃”(Money-Financed Fiscal Program, MFFP)一詞來替代“直升機撒錢”。

兩個工具箱

當面對經濟增速放緩,甚至出現通貨緊縮的趨勢時,各國政府一般都會在財政手段和貨幣手段這兩個大工具箱中,尋找合適的工具,對經濟進行刺激。

1、財政手段

由國家財政部門實施,手段主要包括:調整政府購買、調整轉移支付水平、調整稅率。

舉例:當經濟不景氣時,由政府出面採購物資、財政出錢修建公共設施、向貧困家庭和失業人士發放補助金、降低稅率……這些政府直接出手花錢或收錢的手段,就是財政手段。

2、貨幣政策

由國家的中央銀行實施,手段主要包括:調整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政策。

舉例:央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增加或減少銀行可用貸款資金;央行降低銀行貼現利息;央行在公開市場購買或拋售債券,調節流動性……這些通過央行調整資金成本和流量的手段,就是貨幣手段。

以美國為例,美聯儲最近幾年,常通過對未來利率政策的前瞻指引、額外的量化寬鬆以及長期利率目標,來調整市場預期和美元的供應量,從而實現對經濟的刺激。

但是貨幣手段的生效,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而且資金的定向作用沒有財政手段這麼直接。於是美國聯邦政府通過推進更加積極的稅改政策,降低稅率並進行退稅,或是增加政府購買和公共支出,通過財政手段直接對經濟發展進行刺激。

四處撒錢的直升機是怎麼回事?

一組矛盾

這其中存在一組矛盾,貨幣政策可能沒有辦法把自己投放到能夠促進消費的部分,或者是出現了所謂的“貨幣政策”失效,降息或降準都無法再促進信貸和消費的擴張。

而財政政策又受限於赤字規模,或是政府本身債務已經比較高,簡單說就是政府沒錢或是不敢借錢,自然也無力擴大財政支出去刺激經濟。

解決矛盾——直升機撒錢

既然央行有錢花不出去,政府沒錢擴大開支,那麼就有經濟學家出了這個主意,由央行出錢讓政府花掉,來實現刺激經濟。

但是央行和財政部是互相獨立的兩個部門,按照法規是不能簡單地“左邊口袋倒到右邊口袋”,要實現這樣的操作,需要通過一些迂迴的方式。

根據伯南克、Adair Turner等學者的設想,直升機撒錢至少可以有以下三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以下以日本實施10萬億日元的MFFP為例):

1、央行直接在財政部的賬戶上新增現金;

2、財政部直接向央行發行零利息的永續債;

3、財政部向央行直接發行國債,央行承諾到期後一定會重新購買,永遠持有。

所以,“直升機撒錢”本質上是央行為政府財政支出融資的情況。或者直白點說,就是政府通過印鈔,而不是通過加稅或舉債為支出融資。

四處撒錢的直升機是怎麼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