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怎樣認識、診治疾病的?

中醫是怎樣認識、診治疾病的?

1.什麼是疾病?

陳修園說:“人之所苦謂之病”。病,形聲字,從疒從丙,丙亦聲。“丙”本義為“鼎足而立”。“疒”與“丙”聯合起來表示人“在體內自然發生的身患”。本義:身體的內患。上古時指重病而言。《說文》:“病,疾加也。”疾,會意字。從疒從矢。《說文》:“疾,病也。從疒矢聲。”《說文解字注》:“矢能傷人,矢之去甚速,故從矢會意。“疒”與“矢”聯合起來表示“人體中箭”。義:人體中箭。引申義:外傷。外部的創傷,或外部創傷引發的內病。

通俗一點,就是人之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狀態。

中醫是怎樣認識、診治疾病的?

2.疾病的形成的原理是什麼?

醫學的根本問題,無非是研究人體病與不病的關係。疾病的狀態包括陰陽失調和邪正盛衰兩方面。陰陽協調平衡則人體無病、正氣充足,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玉版論要》說:“揆度奇恆,道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揆度是審查、研究之意;恆指正常、健康;奇指非常、疾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談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陰陽失調,是任何疾病過程中都必然存在的病理變化,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中醫發病觀還重視人體的體質、年齡、居處環境、生活習慣、天時運氣、社會環境對正氣的影響:各類致病因素統名曰邪,疾病能否發生,就是正邪相博的結果,病邪作用於人體,正氣奮起抗邪,正邪鬥爭破壞了人體的陰陽相對平衡,導致陰陽失調,臟腑氣機升降失常,氣血紊亂,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所以保持正氣的旺盛不衰,是防病治病的關鍵。《靈樞·百病始生》:說“喜怒不節,則傷藏,藏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溼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

中醫是怎樣認識、診治疾病的?

3.疾病是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靈樞·百病始生》載:“非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溼喜怒,喜怒不節則傷髒,風雨則傷上,清溼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東漢張機將病因與發病途徑相結合,指出: “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 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首次提出了具有感染性的“乖戾之氣”。宋·陳無擇在《金匱要略》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因學說”,他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指出:“凡治病,先須識因,不知其因,病源無目。其因有三:曰內、曰外、曰不內外。內則七情,外則六淫,不內不外,乃背經常。”元·朱丹溪的“百病皆由痰作祟”,清·王清任提出在疾病過程中形成的病理產物( 痰飲、瘀血) ,又能直接作用於人體某些臟腑組織,發生多種病證。將痰飲、瘀血列為致病因素。

中醫是怎樣認識、診治疾病的?

4.怎麼發現和診治疾病呢?

人體因發生疾病而表現出來的異常狀態(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種異常感覺與醫者的感覺器官所感知的各種異常表現)可被患者和醫者感知。疾病表現出來的異常狀態是正邪鬥爭在氣、血、陰、陽等矛盾運動的結果。任何疾病的發生與發展,總是通過若干症狀和體徵表現出來。但是這些顯露於外的徵象,往往不是疾病之本質。醫者必須透過現象找到疾病之本質所在,亦即找出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然後針對其本質進行治療。只有從根本上除去了發病原因,疾病的各種症狀才會得以徹底消除。如頭痛這個症狀,它可由外感、血虛、肝陽上亢、痰溼、瘀血等多種原因引起,治療就不能簡單地採取對症治療,而應從整體觀念出發,在陰陽五行學說指導下,將四診所得的,進行分析、歸納,針對其病因而分別採用解表、養血、平肝潛陽、燥溼化痰、活血化瘀等法進行治療,即為治病求本。中醫學有一整套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治療原則理論。如未病先防、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因地因時因人制宜等。其中包含著許多辯證法思想,在臨床治療上起著重要指導作用。

5.舉一個最簡單的風寒感冒輕症的例子,讓大家對中醫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機、病侯、治則、治法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肺衛風寒表證:為風寒鬱遏肺衛,寒邪偏重之輕證,但較衛氣失宣候略為深重,系外感風寒初起常見之候。即《傷寒論》所稱太陽風傷衛、太陽中風症,又因以桂枝湯為主方,因而通稱桂枝湯症,本屬表寒實之證。由於素來醫家以其汗出、脈緩弱等,而稱為表虛證。其原由是以太陽傷寒,寒傷營之無汗、脈浮緊之麻黃湯症為表實證,相對而言,其實兩者均為表寒邪實之證候,並非臨床通稱之營衛虛弱表虛之證。虛則當補,表虛證自當補虛固表,而本證當如仲景所示:可發汗,當汗出而散,是表有邪實可知。

別稱:外感風寒,風傷衛,太陽中風,表虛症,桂枝湯症。

西醫病名: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病機:肺衛風寒鬱遏。俞根初曰:脫衣易服,驟感冷風,風寒之邪外感,鬱於肌表,衛分陽氣不得宣發於腠理、空竅,通達經脈,而成表寒實證。

證象組合:表鬱+陽鬱

主症: 【陽氣不宣】症象:①形凜惡寒,②肢冷,③胸悶,欲嘔。

舌象:①舌淡紅,苔白滑,②舌苔白薄。

脈象:①脈弦緩弱,②脈浮而微弱,③脈浮數弛緩無力(弱),④脈微略數。

【腠理不宣】症象:①惡風寒,②發熱無汗,③惡寒發熱,微汗出。

脈象:脈浮。

副症: 【清空不宣】症象:①頭痛。

賓症: 【清竅不宣】症象:①鼻塞流涕,②鼻鳴。

【經氣不宣】症象:①項背強 ,②身痛骨節疼痛。

治則:風寒初襲於表,衛陽鬱遏,治法當宣通衛陽,疏散風寒,使表分鬱遏得以宣解,則外而腠理經氣,上而清竅清空,宣行自如矣。

方藥:1.桂枝湯:張仲景方。功能解肌發表,調和營衛。治外感風寒表虛證,症見發熱頭痛,汗出惡風,鼻鳴乾嘔,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緩。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服後避風,少頃,飲熱稀粥以助藥力,使其微微汗出。

2.桂枝加葛根湯:張仲景方。治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項背強者。詳見論著⑴。

葛根四兩,麻黃、生薑各三兩,桂枝、芍藥、炙甘草各二兩,大棗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取微似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