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蘭大一院專家提醒您:天涼了,若「牙齒痛」「眼皮跳」您可得小心了!

原標題:名醫手記∣蘭大一院專家提醒您:天涼了,若“牙齒痛”“眼皮跳”您可得小心了!

牙痛事小,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大多數人經過治療即可恢復。但伴隨入秋天氣轉涼,一種常被大家忽視的疾病——“三叉神經痛”也加緊腳步慢慢“走來”。

「健康知识」兰大一院专家提醒您:天凉了,若“牙齿痛”“眼皮跳”您可得小心了!

這種“痛”能有多痛?蘭大一院神經外科鄭茂華主任遇到不少這樣的患者:四十歲的壯漢連拔8顆牙仍舊疼痛難忍;八旬老人痛到一心求死……教科書上形容這種痛為“刀割”、“電灼”、“扣動扳機、一觸即發”,更被民間傳為“天下第一痛”。

“統計數據顯示三叉神經痛的發病率為4—5/萬,女略多於男,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臨床觀察發現,氣候變化是三叉神經痛的易發因素,特別是進入秋冬季節,患病的人數都會有所增加。”鄭茂華主任告訴記者,三叉神經痛多發生於中老年人,絕大多數發生在面部單側。比如上、下唇外側部,鼻翼,門齒,舌及面頰部,會存在特別敏感的觸發點,稍受觸動就能引起疼痛發作。即使在疼痛發作的間歇,患者也不敢大聲說話、洗臉刷牙或觸碰面部,就連吃飯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觸到扳機”,引起劇痛。久而久之,不少患者都營養不良、情緒低落甚至精神抑鬱。

「健康知识」兰大一院专家提醒您:天凉了,若“牙齿痛”“眼皮跳”您可得小心了!

研究表明,三叉神經痛發病的主要原因是顱內三叉神經腦池段周圍血管位置異常導致壓迫三叉神經,即會引起三叉神經痛。一般來說,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幾乎不可能自然恢復,需要接受正規治療。一旦藥物治療失效,如在服用卡馬西平仍不見效時,部分患者就要考慮外科治療方式。

據介紹,隨著醫學進步,大部分患者只需用顯微血管減壓術解除血管壓迫,就能解決劇痛的問題。專家表示,醫學上將壓迫三叉神經導致疼痛的血管稱之為“責任血管”。手術原理就是將壓迫三叉神經的責任血管與神經分開,並在它們中間墊隔滌綸棉以達到將神經與血管永久隔開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術式對於不可能自行痊癒的面肌痙攣效果更為顯著。其手術方法亦為在手術顯微鏡下將位於面神經根部走行異常並對面神經造成壓迫的血管推移離開,並用特殊材料固定,使血管不接觸到面神經,從而解除其壓迫,恢復面神經的正常功能。

專家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對牙痛要多長一個心眼,如果經口腔科醫生干預還是沒能緩解的話,最好尋求神經科醫生的幫助。此外,在發現自己不由自主地眼皮跳、擠眉弄眼、口角抽動時,更要留心及時前往醫院神經內外科就診,重拾自信歡樂的面容。

專家簡介

「健康知識」蘭大一院專家提醒您:天涼了,若“牙齒痛”“眼皮跳”您可得小心了!


鄭茂華:

蘭大一院神經外科科室副主任,主任醫師,醫學碩士,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專業委員,甘肅省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委員,中國醫院協會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工作委員會委員,海醫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在功能神經外科、神經系統腫瘤、腦血管病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與豐富的經驗。

問:三叉神經痛是一種怎樣的疾病?


答:三叉神經痛是臨床常見的顱神經疾病,當疼痛發作時,患者可感覺刀割樣、電擊樣、針刺樣、撕裂樣或燒灼性劇痛,同時可伴有患側流淚、流涎、流涕或面部抽搐等表現。其發病率為4—5/萬,女略多於男,多發生於成年及老年人。但也有調查顯示,三叉神經痛正趨向年輕化,人群患病率不斷上升,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工作和社交,也增加了醫療支出。


問:三叉神經痛怎樣進行自我判斷?


答:三叉神經痛發作常無預兆,而疼痛發作一般有規律。每次疼痛發作時間由僅持續數秒到幾分鐘驟然停止,間歇期和正常人一樣。初期起病時發作次數較少,間歇期亦長,數分鐘、數小時不等,隨病情發展,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逐漸縮短,疼痛亦逐漸加重而劇烈。


問:三叉神經痛會帶來哪些影響?


答:首先會影響日常生活。三叉神經痛因觸碰扳機點而誘發,還會因為輕微的刺激即可引起疼痛。患者會因為洗臉、刷牙甚至進食時的發作而引起對此類活動的恐懼。所謂“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為了避免發作,患者常常不敢吃飯、洗臉。為了減輕疼痛,常常揉搓患側面頰部,導致皮膚破潰和感染,由此帶來極大的痛苦。


此外,長期的三叉神經痛發作,讓三叉神經痛患者心情逐漸變得焦慮起來,總擔心三叉神經痛的發生,長此以往會變得煩躁而易怒,讓精神活動處於一種抑制的狀態,情緒變得低落,加上長期的服藥,效果不明顯所帶來的悲觀失望,痛苦感不能忍受,而產生輕生的念頭。


問:三叉神經痛為什麼常被誤診?


答:我們的三叉神經對稱分佈在面部兩側,每側有三支,主要控制顏面、牙齒、角膜、鼻腔、口唇以及大部分頭皮和腦膜的感覺,所以三叉神經痛就發生在這些部位,範圍很明確。三叉神經痛可由咀嚼、進食、飲水、風吹、寒冷、刷牙、洗臉、說話等動作誘發。不過,三叉神經痛大多為單側發病,使患者誤以為是單純牙痛。在臨床常見到類似病例,有位40歲的男性患者因為疼痛難忍,連拔8顆牙也沒有好轉,才發現是三叉神經痛。


此外,三叉神經痛並非一直持續。很多患者都有間歇期,在間歇期間疼痛消失或緩解,時間數週至數年不等,和常人感覺並沒什麼不同,致使很多患者貽誤了治療。


問:三叉神經痛可能自愈嗎?


答: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其病因和發病機制有所不同。其中,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是由橋小腦角區及鄰近部位的腫瘤、炎症、外傷以及三叉神經分佈部位的病變引起,解決這些問題後,三叉神經痛就會得到緩解。


對於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目前絕大多數學者認為是顱內三叉神經段周圍血管位置異常,導致壓迫三叉神經,從而引起三叉神經痛。我們將這些壓迫三叉神經導致疼痛的血管稱之為責任血管。


典型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幾乎不可能自然恢復,需要接受正規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及外科治療。其中藥物治療對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療效確切,尤其適合治療初發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一線治療藥物包括卡馬西平和奧卡西平。


藥物治療的效果可能是部分緩解、完全緩解與復發交替出現,需要根據患者發作頻率及時調整藥物劑量。當藥物療效減退或者出現患者無法耐受的藥物副作用時,則應儘早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問: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手術一般採用什麼方法?


答:三叉神經痛的治療,目前主要有射頻熱凝、半月節球囊壓迫、立體定向放射外科和微血管減壓手術等。


問:哪種方法值得推薦?

答:對於不同病情的患者,醫生均會向患者詳細介紹各種治療方法的優缺點,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綜合考慮後選擇治療辦法。


依據《中國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專家共識》推薦,三叉神經痛顯微血管減壓術是將壓迫三叉神經的責任血管與神經分開,並在它們中間墊隔滌綸棉以達到將神經與血管永久隔開的目的,治療效果相對更好。但需注意,其手術療效與手術醫生經驗、技術以及病情的複雜程度密切相關。


來源|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趙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