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應如何通過轉型升級度過資本寒冬

小微企業應如何通過轉型升級度過資本寒冬


拓撲社7月20日報道

眾所周知,資金對於小微企業來說關乎生死。

進入2018年之後,很多創業者都感受到了新的一輪資本寒冬的到來。因融資失利導致項目失敗的案例不勝枚舉。

所以,這就倒逼小微企業必須藉助信息技術進行轉型升級,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經營效率。

在去年GICC全球小微企業創新大會上,筆者注意到,暢捷通提出的“智公司”觀點,正是這種思路的典型體現。

我們必須承認,即使在數字化、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依舊有大量企業在經營的各個層面存在著嚴重的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等問題。並且這些問題主要是以小微企業為主。

因為小微企業不注重效率優化,經常進行粗放式管理,最終在殘酷的競爭中被市場淘汰。國內小微企業2.5年的平均生命週期就是最好例證。

實際上,小微企業的發展,原本就受限於資金和業務實力。

提高經營效率、減少資源浪費,轉粗放型經營為精細化經營,向智公司升級,是在數字化、信息化時代下,所有小微企業所必須選擇的發展趨勢。

其實早在去年GICC全球小微企業創新大會上,我們就已經看到部分企業向智公司轉型的先例。

例如成立於2008年的廣州泰唐酒店用品公司,是一家綜合性酒店用品生產經營企業,也是海內外眾多高端酒店用品的制定供應商。隨著企業發展以及電商行業的衝擊,企業在管理方面也遇到了極大的挑戰。

在企業內部經營方面,由於勞動力成本的逐年增加,導致要想保證利潤空間不被壓縮,必須提高內部效率,降低各項成本投入。

另外從外部競爭來看,互聯網正在給像他們所處的傳統行業的發展帶來越來越多的變數。這讓企業必須第一時間對貨、客、財、人的信息全面掌握,才能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

對於已經成立10年的泰唐公司來說,數字化倒不是問題所在。最關鍵的是,由於泰唐公司為了掌握全面數據,引入了多套管理系統,但每個系統之間數據並未實現融合。這意味著泰唐每天上百萬元的交易額,上萬件的貨物流通數據,並不能真正意義上指導企業經營管理決策。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泰唐公司引入了暢捷通的工作圈,以財稅和進銷存為核心應用,聚合協同辦公、客戶管理及行業應用管理,並且通過移動端的方式,一體化、一站式的解決了他們的數據融合和商業智能決策問題。

泰唐公司的轉變,也正是傳統企業向智公司升級的典型案例。智公司就是通過技術賦能,改變企業原先的經營業態,進行智能化升級。

暢捷通總裁楊雨春認為,隨著數字化、信息化的持續滲透,傳統企業智能升級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藉助夠多、夠準、隨時可用的經營數據,利用商業決策算法模型,以及各類雲化的協同辦公、即時通訊工具,企業便可以實現高效的決策與執行,面對風險也可及時作出調整。

在他們看來,智公司能夠以數據驅動和網絡協同的雙引擎驅動。基於數據驅動,實現企業內部店員、銷售、會計、庫管、營銷、老闆,外部合作伙伴、供應商、客戶以及終端消費者間高效、扁平的網絡協同,從而實現客戶導向、員工能動、全球資源、數據驅動、智能運營、實時企業等目標。

當然,小微企業要想實現向智公司的轉型升級,也需要像前文的兩個案例一樣,選擇適合自己的數字化管理工具。其實現在有眾多企業都在提供相關產品。例如海外非常知名的SAP、Salesforce等。而國內比較典型的如暢捷通等。

以暢捷通為例,針對企業需求,暢捷通推出了一系列雲產品,如好會計、好生意、T+ Cloud等等產品,支撐小微企業提效降本。

例如好生意給出數據源,並能針對營銷給出建議和策略;好會計則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發票相關數據的自動採集,依託對原始數據的自動識別,無需人工干預,便能自動生成憑證;同時,結合機器學習,手機銀行、企業銷售、財務以及國家政策等相關數據,不斷優化。

所以綜合來看,在如今的資本市場環境遇冷的情況下,小微企業必須儘快藉助各種數字化技術手段,提高經營效率,降低各項成本投入,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贏得更好的生存空間。

當然,除小微企業自身之外,很多行業協會、以及知名企業都在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小微企業業務和信息交流。例如6月中小企業協會就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全國中小企業大會。再如下月8日即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GICC 2018全球小微企業創新大會等等。

總體來看,無論時代、技術如何演進,商業的本質也從未改變。如何審時度勢,讓企業成長為智公司,成了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所在。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