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cm,33.6kg,骨瘦如柴的她与重症疾病的抗争之路

“33.6、35.8、36.6、37.1、37.5、38.1……”

“你在念叨啥呢?”

“我在看小洁(化名)的体重变化呢,你看看,从入科到现在,已经从33.6公斤涨到42公斤了。”

“这有啥啊,我喝口凉水都能胖两斤呢。”

“咦,你可别小看这变化,对常人来说胖个一两斤很容易,可对小洁来说,这是件相当困难的事。”

小洁究竟怎么了?咱接着往下看。

19岁肾衰竭,移植手术后又患重症胰腺炎

165cm,33.6kg,骨瘦如柴的她与重症疾病的抗争之路

2014年,19岁的小洁患上了肾衰竭,2017年4月,已经持续血液透析三年的她因为肾衰竭加重,便从家乡江西来到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进一步治疗。

等待肾源期间,小洁一直靠血液透析维持肾功能。

2017年12月7日,她终于等来了肾源,成功完成肾移植手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治疗。

2017年12月12日,刚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一天后的小洁开始出现烦躁、腹部疼痛等症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后情况并无好转,于是又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紧急治疗。

经过了一系列检查,腹部CT显示:小洁的腹腔有大量积液。情况危急,医生立即为小洁进行开腹探查,术中显示她的移植肾良好,但胰腺出现血肿及坏死,清除血肿及坏死组织后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

小洁随即转入我院普外二病区进行后续治疗,治疗期间,我院医务部组织了全院会诊,充分考虑她的身体状况,为她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由于胰腺炎波及到胆管及肝脏等多个系统,医院多次组织全院会诊,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但是小洁的重症胰腺炎持续了3个月之久,期间无法正常进食,营养也跟不上,导致体重不断下降……


165cm,33.6kg,骨瘦如柴的她与重症疾病的抗争之路

后来,小洁又出现腹部疼痛,腹部CT显示她患了胰腺假性囊肿。

她骨瘦如柴,营养支持迫在眉睫

被重症胰腺炎“折磨”的小洁,身高165厘米,但体重仅有33.6公斤。

而胰腺假性囊肿要靠手术切除,但是小洁目前重度营养不良,又存在重症胰腺炎,腹腔感染严重,若是随即进行手术,她将难以承受手术风险。

“现在当务之急是改善她的营养情况,营养跟得上才能做手术。”普外二病区副主任陈涛说。

据了解,小洁做完肾移植手术后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而目前又必须增强她的抵抗力,所以治疗起来困难重重。

在内环境未稳定前,医生只能通过中心静脉为小洁补充肠外营养。当小洁的内环境指标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稳定,发烧症状消除、白蛋白增加后,普外二病区为她留置了胃空肠营养管,从胃空肠管内控制着速度给予肠内营养,并辅助肠外营养。


165cm,33.6kg,骨瘦如柴的她与重症疾病的抗争之路

“肠内营养支持的目的主要是维持肠道功能,避免肠衰竭。”副主任陈涛告诉小编。

在营养治疗期间,小洁胰腺假性囊肿较之前增大,最大时达到了8.3cm×4.5cm,手术仍是治疗囊肿的最佳手段。

但此时,小洁的腹腔粘连严重,营养依然跟不上,手术风险只增不减,术中极易出现心肺等脏器功能的衰竭,甚至死亡。

与小洁的家人沟通后,他们同意继续为小洁进行营养支持、抑制消化液分泌、保肝、抗排斥等治疗,待她的营养状况及手术耐受性提高后再进行手术。

体重不断增加,胰腺假性囊肿消失

就这样,小洁的营养治疗持续了半年之久,从一开始的肠外营养到后来的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再到现在完全过度到肠内营养,小洁的营养状况不断好转。

165cm,33.6kg,骨瘦如柴的她与重症疾病的抗争之路

原来骨瘦如柴的她逐渐“丰腴”起来,虽然比起正常人的体重还有差距,但对于小洁而言,从33.6公斤到42公斤却是极大的跨越,这跨越饱含着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与悉心照料。


165cm,33.6kg,骨瘦如柴的她与重症疾病的抗争之路

更神奇的是,在营养治疗期间,第一次复查胰腺假性囊肿时,小洁囊肿竟然已减小了一半,经过多次复查均显示囊肿在不断缩小,9月12日复查时,小洁的胰腺假性囊肿已完全消失。

“胃空肠管避开了消化液刺激胰腺,从而使胰腺得到了充分休息,在这期间组成胰腺假性囊肿壁的肠壁、大网膜、肠系膜、腹膜等会逐渐将囊液吸收,所以囊肿的消失也得益于缜密的营养治疗。”副主任陈涛解释道。

165cm,33.6kg,骨瘦如柴的她与重症疾病的抗争之路

据了解,刚来到普外二时,小洁因瘦弱无法行走,现在体重上来了,活动耐力也增强了,每天沿着走廊锻炼,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副主任陈涛告诉小编:“目前小洁的胰腺已恢复正常,已经开始逐步进水进食,后期需要观察她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果胰腺假性囊肿未复发,且未出现其他状况,小洁就可以出院休养。”

“看到她一天天好起来,我心里特别高兴。”小洁的妈妈说道。

165cm,33.6kg,骨瘦如柴的她与重症疾病的抗争之路

陈涛

胃肠专业,曾于2004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学习胃肠肠瘘及临床营养,现担任中国医师学会肠瘘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内分泌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科室咨询电话:0371-670770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