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生二孩真来了,养孩子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二胎政策2016年落地之后,从数据上来看,二孩出生增长显著,但并未得到育龄人群的普遍响应。

最近发布的《2017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新出生婴儿数为1758万人,比2016年减少88万,二孩占比超过50%。

2017年出生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山东,达174.98万人,约占比全国出生人口总量的1/10。出生人口超百万的省份还有广东、河南。2017年河南出生人口140.13万人,较上年减少2.48万人。广东出生人口达151.63万人,同比增加22.18万人。出生人口排名前10位的省市还有河北、四川、湖南、安徽、广西、江苏、湖北。

但对于适龄夫妻来说,现在生二胎不仅仅是“添双筷子的事儿”...


奖励生二孩真来了,养孩子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Q:您好,您会考虑生二胎吗?

A:不会!

Q:那么,您觉得以后会改变心意吗?比如等孩子大点,上幼儿园之后?

A:好生活才刚刚开始,有什么想不开?还要回炉重造?

Q:那您觉得您什么时候可能会要二胎?

A:基本上不太可能了,除非老公发大财。


奖励生二孩真来了,养孩子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Q:“老大老二一起带,就辛苦一次”,这种说法您听过吗?

A:听说过,我婆婆天天说。

Q:那您是怎么想的呢?

A:谁试谁知道...

Q:您看见二胎朋友晒娃,会羡慕吗?

A:会羡慕,觉得儿女双全很可爱。

Q:看到这些,您会考虑要二孩吗?

A:不考虑,关上手机,劝自己冷静一点。


奖励生二孩真来了,养孩子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Q:方便问下,您家宝宝多大了吗?

A:18个月大。

Q:那您考虑过生二胎吗?

A:不了,我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小的那个是娃,大的那个是娃她爸。


奖励生二孩真来了,养孩子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在一些人看来,计划生育的一幕幕仿佛还在昨天,“催生”却已经来了。

为鼓励更多的育龄人群加入队伍,全国多地相继出台二孩奖励政策。

一大波政策补贴来袭!辽宁省:提出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全面两孩配套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

新疆石河子市:生育二孩(不含领养)的家庭,可领取顺产500元/户、剖宫产1000元/户的住院分娩补助。二孩0-3岁期间,每户还将给予适量奶粉补贴。

天津市:对符合二孩政策的职工增加30天生育津贴。

湖北宜昌市:按照“限额内报销”办法“对合法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对象,以县市区为单位,落实住院分娩基本生育免费服务,城区按每例2500元标准,并适时调整”。

湖北仙桃市:全面实施基本生育免费服务,对符合政策家庭,生育二孩可获1200元补助。

一边是地方政府为二孩不断释出“政策红包”,另一边,不少网友却“并不感冒”。

生还是不生,网友们已经吵翻了....网友对奖励看法不一:有人希望能更多减轻家庭生育的负担,但也有人质疑是否真的能切实解决大家的难处。

奖励生二孩真来了,养孩子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奖励生二孩真来了,养孩子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巨大的精力投入仍然是重要的阻碍因素。“生容易,生活不容易”“一胎都不想生”“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更有来自单身汪的“哭诉”:“二孩政策都出了,我男朋友还不知道藏哪”,“单身汪感觉对不起国家”。


养一个孩子为什么这么贵?曾有人戏称,养孩子会成功消灭一个百万富翁。2016年9月,有媒体曾统计不同城市的家庭把孩子养大成人所需的成本。结果显示,北京以276万的养孩子成本排名第一,上海以246万排名第二,另两个一线城市深圳、广州分列三四位。可不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养孩子贵确实是个普遍现象。

奖励生二孩真来了,养孩子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谈到养孩子为什么这么贵,物价等外部因素自然不必多说。单从孩子上幼儿园讲,二十年前如果孩子上个公立幼儿园,每月顶多交五百左右的“托儿费”。而放到现在,幼儿园“赞助费”动辄几千、上万“私立的上不起,公立的进不去”,一位80后家长表示这就是现状。不光孩子上学成本提高了,就连入学“门槛”也提高了。在这个“起跑线越提越早”的时代,英语班、美术班、游泳班、舞蹈班各种兴趣班也是根本停不下来,“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也成为如今父母的焦虑。

2017年7月,汇丰发布的《教育的价值:登高望远》同样印证了这一点。比起欧美父母,亚洲父母更重视私人补习。93%的中国内地父母曾经或正在给子女花钱上补习班;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香港这一比例也高达91%和88%;而排在末位的英国,仅有两成父母为子女支付补习班费用。调查还指出,尽管

中国内地父母为子女的教育付出很多,超七成中国家长仍担心自己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该比例较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

民众不愿生育的原因除了养育成本高之外,还有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等顾虑。那么,其他国家政府想要实施鼓励生育,会有哪些奖励政策呢?

各国政府花式“催生”大法第一,现金补贴政策。例如,在法国,生第二个孩子可领取665法郎,生第三个孩子可领取1578法郎,以后每增加一个孩子可多领取852法郎。

第二,税收减免,或针对多子女家庭实施分等级税收政策。例如,西欧国家按家庭子女数设计不同档次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德国等国家还规定子女多的家庭,夫妻一方可免除个税。

第三,产假是鼓励生育的好办法。德国的政策比较典型:1927年时,德国妇女的产假是6周,1992年时,延长到3年。俄罗斯的产假时间更是从初始的12周,延长到了4年半。另外,男性的陪产假和育儿假也相当重要,如瑞典就规定,在孩子满8岁前,父母有权享有共计480天的育儿假。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两年多,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出生人口规模保持平稳。

2017年2月,有媒体公布了一份由近万个家庭参与的《二孩幸福指数调查报告》结果。数据显示,六成“二孩”家庭表示,二孩到来,家庭幸福感显著提升。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不后悔要二孩。

但对于二孩的激励措施,除了增加产假,补贴之外,还应完善家庭税收,提高公共服务等政策的全面配合,当然,这些相关措施也要有可操作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