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见了我自己,活像那条狗,我就是狗

人存在于自身,孤独而自立。

中午要去玉泉上课,在上宁桥等197路,我上了公交车,环顾四周,一个女人,上了年纪,在打着电话,絮絮叨叨。一对情侣,坐在一起,商量着待会去哪吃饭。一个妈妈,牵着孩子,孩子望着我。我看了看窗外,外面下着雨,杭州似乎很久没有放晴了。车站内挤着一堆的人,有的看起来还有点悲伤。公交车快速驶过,这迫使我不能够一一看清路边行人的脸。我只能把他们记住个大概,胖的、瘦的,高的、矮的,快速行走的或是低头驻足的。或许是天气的缘故,看着行色匆匆的陌生人,我突然间觉得好孤独。当然,我所理解的孤独“并不是指悲惨的情境”,而是“对一种无懈可击的独特性的朦胧的认识”。他们在街头相遇,不曾有任何交集,过着各自的人生,过得好坏与他人毫不相干。我突然间意识到,孤独地看待每一个人是对其最大的尊重,而孤独是我们最显要的特征。人存在于自身,孤独而自立。

而孤独,是贾科梅蒂作品中最独特的气质。1951年的某天夜里,他独自走在工作室外的街边,突然间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狗,”这就是我, 我看见自己走在街上,正和这只狗一模一样。“当天夜里到次日凌晨,他完成了作品。


贾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见了我自己,活像那条狗,我就是狗


这是怎样的一件雕塑啊,看一眼就再也不想把视线挪开了。粗糙的躯体、火柴杆般粗细的四肢,却有着十分敏感的优美曲线。它似乎是在漫步,东闻西嗅,鼻子快要贴近地面了,难道实在寻觅食物。它好瘦,感觉一碰就会散架了。好在有个底座,让它有了点存在的底气。怎么办,我觉得我也好像一只狗,一只骨瘦如柴的狗,一只孤独的狗。

贾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见了我自己,活像那条狗,我就是狗

还有这只猫,看上去是俏皮了一点,石膏做的,直挺挺的躯干,从鼻子到尾巴几乎是一条水平线,能够穿过一个老鼠洞。

贾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见了我自己,活像那条狗,我就是狗

当然,他手下的雕塑,更多的是以“人”为主题。这些皱缩到仿佛被榨干的躯体、茫然无措的面容,使得这些雕塑“保持在最遥远的距离和最熟悉的亲切之间永不停息的往返中”。不同于罗丹的“美源于自然的真”,贾科梅蒂的美,更像是让·热内提出的“美只源于伤痛”。“每个人都带着特殊的、各自不同的伤痛,或隐或显,所有人都将它守在心中,当他想离开这个世界感受短暂而深刻的孤独时,就退隐在这伤痛中。所以,这种艺术与我们称之为“苦难主义”的东西相去甚远。在我看来,贾克梅蒂的艺术是想揭示所有存在者甚至所有物体的隐秘的伤痛,最终让这伤痛照亮他们。”

贾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见了我自己,活像那条狗,我就是狗

贾科梅蒂的雕塑,尺寸都不大,而且又细又长,这来源于他自身的感受和多次的试验,他曾说:“一件大的雕塑人物,对我来说是假的;而一件小的,我也同样不堪忍受。后来这些作品就变得很细,细到我的雕塑刀一接触,它们就消逝在尘埃之中。但是,对我来说,只有当它们很小的时候,头很身体看上去才有点像是真的。所有这一切,在1945年通过搞线描而有一些变化,这使我想搞点较大的任务,但后来我有个很奇怪的感觉,这些作品只有在又细又长到时候,才形成一种面貌……”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贾科梅蒂的雕塑有一种疏离的气质。

贾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见了我自己,活像那条狗,我就是狗

贾科梅蒂的作品,显示的是一种孤独的庄严,流浪的境界,而不是一种虚无、感伤和自怜之感。你看这件《两个箱子之间的人体,而箱子意味着房子》,这是贾科梅蒂作品中唯一一件封闭的作品,中间的女性保持着一个行走的姿态,而她两边都被箱子包围着,她该往哪走?前面有什么呢?穿过这个箱子,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感觉虽然压抑,却有一种决绝之态。

贾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见了我自己,活像那条狗,我就是狗

再看这件《城市广场》。我一直很喜欢这件作品,觉得贾科梅蒂的群像比单个个体更能体现出现代都市的一种状态。五个人同处于一个空间中,脚下是厚重的大地。他们相视相遇,却并未相知。可是你看他们的行走的脚步却如此坚定,目光望向前方,那是诗与未来。

贾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见了我自己,活像那条狗,我就是狗


幸好,贾科梅蒂的时代,已经有了照相机的存在。得益于此,贾科梅蒂留下了许多影像。这是张贾科梅蒂在布展时的照片,摄影师的快门恰到好处地捕捉了他行走时神色匆匆的样子,和旁边他的雕塑《行走的人》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贾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见了我自己,活像那条狗,我就是狗

1965年的一场春雨,在离雕塑室不远的地方贾科梅蒂正淋雨过街,被卡铁尔-布勒东抓拍下这幅照片。一个男人孤单地走在雨中,把破旧的大衣扯起来无济于事地挡挡雨,同样破旧甚至进水的鞋无顾忌地踩在道上,眼睛看着前方,想着与雨与自己无关的事。他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但并不悲惨,就如他的作品。

参考文献:

让·热内:《贾科梅蒂的画室》

黄琪:《贾科梅蒂》

阿森纳:《西方现代艺术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