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实行牌证管理,是一种亲民之举

电动自行车实行牌证管理,是一种亲民之举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近日出台了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并从11月1日开始,全市将实行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上路管理,同时对电动自行车销售进行严格控制,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严禁上市。

除北京市之外,全国还有不少的大中城市,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出台或酝酿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措施或办法。可见,城市电动自行车规范上路将逐步成为一种趋势。

近几年来,由于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疏于管理,一些超高速、制动性能差等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大量出现在市面、街头,暴露出了许多不安隐患,诱发了不少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的发生。据交通部门透露的信息显示,在2017年全国所有的交通事故中,有70%的事故与电动自行车有关。这种惨痛的现实,不仅成为社会的舆论焦点,而且也引起了政府交通部门的高度关注。因此,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件社会大事。

对电动自行车限速管理,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理解,甚至会产生一些抱怨。其实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毕竟,电动自行车作为城市一种快捷的交通工具,给广大市民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从个人利益和公共安全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弊大于利。因此,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牌证管理,合情合理,当属一种亲民之举。

首先,对车主来说,可以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一种是安全的保护,购买达标和限速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可以预防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一种是个人的财产保护,对于电动自行车实行牌证管理,可以有效的预防车子丢失。

其次,从公共安全的角度来看,对电动自行车实行限速上路,既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又可以降低对路上行人构成的安全威胁,有效的保障路人的安全。

另外,电动自行车实行规范管理后,对城市的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等都将带来积极的作用,让市民和路人可以分享到都市的美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