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古琴也称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文人修身养性、寄情抒怀的乐器,素来位居“琴、棋、书、画”之首。历史上的南京,长期以来就是中国文化中心之一,留下了不少名士琴家的踪迹及轶闻。

古琴·金陵琴派,是中国古琴艺术流派之一。源自明末清初的金陵琴派,是中国古琴界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流派。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明万历三十七年,杨抡编写的《太古遗音·伯牙心法》,一改前代乐人推崇的琴歌第一的形式;清初,庄臻凤主张琴人在演技上更强调继往开来,突出个性特点,金陵琴派的风格特点至此形成。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2008年,中国古琴艺术(金陵琴派)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起 源

古琴金陵派源自于明代皇家乐官,是建立在金陵长期的古琴文化基础上的一支独特古琴派别,在演奏技法上具端庄肃穆,儒雅超然之风又不失严谨规范的特点,尽显皇家风范。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清末民初,黄勉之创办金陵琴社,活跃了当时南京的琴艺活动。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一直以来金陵派兼习众家之长,但并不存在独立的谱籍,金陵派在明清之际昙花一现后即不再为人所知。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黄勉之(1853-1919),江宁人。近代著名琴家。

早年到南京削发为僧。自谓出家当和尚是为了向枯木禅师学琴,求得广陵琴派的真传,而身为佛门的枯木禅师拒纳俗家弟子。黄勉之拜在他门下后颇引以自豪,常说自己的琴是广陵正宗。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琴学丛书》

清朝末年,他到北京创办金陵琴社,家住北京宣武门南的一条小巷子里,“金陵琴社”的招牌就挂在家门口。时生活清苦,而对琴艺严肃认真,弹起琴来精神焕发。由于他琴艺超群,因而向他学琴的学生来自各个阶层。有军机大臣张之洞,皇亲贵戚溥洞、叶诗梦,一般文化人杨宗稷、史荫美以及贩卖棉线的贾阔峰等。杨宗稷曾著《琴学丛书》、《琴粹自叙》等书,对黄的琴艺及自己的学习体会作阐述。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发展现状

南京作为明代开国都城、留都和清代两江总督署所在地,一直就是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这一时期,南京的古琴音乐有了较大发展。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明代著名琴学家黄龙山、杨表正、杨抡等人,曾在此从事琴艺、著述等活动。

万历十三年(1585),南京三山街“富春堂”出版有杨表正的琴谱《重修正文对音捷要声谱传》、《琴谱正传》等,其特点是有琴必有歌,属于琴歌形式。

万历三十七年(1609),刊行出版了杨抡所著的《太古遗音·伯牙心法》,一改前代乐人江操推崇的琴歌第一的形式。那时,抚琴也成了风花雪月中歌伎的基本素养。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太古遗音·伯牙心法》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明末秦淮名伎卞玉京就是一位琴家,吴梅村听其抚琴后曾经题诗相赠。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客居秦淮门东期间,在其《闲情偶寄》中便有关于欣赏琴艺的独特见解。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五知斋琴谱》中,收录有金陵琴派所传的《关雎》、《秋塞》、《佩兰》、《汉宫秋月》等曲。乾隆年间,尤以《琴学心声》的编者、自称金陵“三山”人的庄臻凤最负盛名。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金陵琴派正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尽管后来几经盛衰,但凭藉琴家坚持不懈的薪火相传,这一流派延续到近代。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清末民国早期弹奏古琴的侍女照片

清末民国时期,乃是南京古琴文化兴盛的重要时期。特别是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金陵琴派在原有基础上更注重琴家个人风格的表现,艺术影响逐渐扩大,日益受到社会重视。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刘正春老师在演奏中

当代金陵派代表人物有刘正春等,刘正春先生师从古琴大师王生香、夏一峰等,充分地秉承了金陵派古琴之抑扬有纪、参序有节的技法优势,并对传统琴学的精华加以融会贯通,重新焕发了金陵琴派的生命力。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刘正春,古琴演奏家、教育家。1935年3月10日出生于江苏南京。青少年起即酷爱民族音乐,先后师从于周空明、夏一峰、王生香、刘少椿、赵云青、程午嘉等诸前辈习琴,尤其得到王生香先生多年的悉心教诲,操缦六十载,对古琴演奏及打谱研究始终坚持不辍。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现任金陵琴社社长、南京乐社副社长、南京音乐家协会名誉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常务理事、中国古琴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兼常务理事。

2000年受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2003年列为文化部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52位代表性传承人之一,2008年11月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古琴.金陵琴派),2009年6月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古琴.金陵琴派)。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传承与弘扬

为了传承这项文化,金陵琴社长期在秦淮区文化馆开展雅集活动,推动了金陵古琴传承工作。省级传承人桂世民,在夫子庙王谢故居创建金陵古琴馆,作为金陵琴派传习基地,对光大金陵琴派做了大量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外国首脑观摩后,对其传承工作给予了高度称赞。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对于金陵琴派的传承,金陵琴派传承人和国家政府做了很多,我们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不是也该做些什么,我们需要做的与他们相比很少,我们只需要对这项技艺多一些关注就好了。因此,希望大家能行动起来,为我们文化的传承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金陵趣谈」金陵琴派已经成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咯

本文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版本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