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随着央视综艺《国家宝藏》的热播,在社会掀起了一阵博物馆热,激起了广大群众对于历史文物及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探索热情,对此,我们也隆重推出《国家宝藏》系列文章,对于国内十大博物馆逐一进行介绍,让读者深入了解文物及各大博物馆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及历史积淀。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概述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中汇大楼,现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5米,总投资5.7亿元。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收藏了来自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主要藏品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的基本定位是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其收藏、展览和研究以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为重点。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上海博物馆共有藏品101925件,其中一级文物717件,二级文物34505件,三级文物107992件。

德鼎

西周早期,通高78、口径56、腹深35.4厘米,重84.86公斤。敛口折沿,鼓腹圜底,一对立耳甚大,下设三条柱足。口沿下饰三组外卷角兽面纹,由两条夔龙组成,两侧配置倒置的夔龙纹,足上部饰浮雕状外卷角兽面纹。

冒鼎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高30.8厘米,立耳,折沿,垂腹,圜平底,细柱足。

沿下饰龙纹。腹内壁铸刻43字,记器主因军功受晋侯赏赐一事。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虎簋

西周晚期,高34.7厘米,口径23.3厘米,腹径23.3厘米,腹深12.8厘米,重12.28千克。造型敦厚,器盖正中为莲花形捉手。装饰有波曲纹和兽目交连纹。器盖和器身内底,分别铸有一虎纹,当是作器人的氏称。

史颂鼎

西周晚期,通高37.3厘米,口径35.7厘米,重9.25千克。捐赠人:李荫轩、邱辉。高立耳,垂腹,近平底,三蹄足。口沿下、腹部和足上分饰变形兽体卷曲纹、波曲纹、兽面纹。周宣王时代的史官名颂者所作。铭文共62字,记录史颂受王命省视苏国。此鼎传世共3器: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 1件。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兽面纹簋

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在每段旅程中,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马蹄金程

西汉时期,金质,直径5.6厘米,高2.8厘米,重269.5克。汉武帝太始二年协祥瑞而制。在使用过程中需称量,为称量货币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历史

向上滑动阅览

1950年4月,上海博物馆开始筹建。

195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1953年7月,上海博物馆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

历史变迁建筑图

导。

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

1960年9月,上海市文管会与上海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87年1月,上海博物馆升格为副局级单位。

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恢复独立建制,上海博物馆仍旧划归市文管会领导。

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

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

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

1995年,新馆局部建成,试行开放。

1996年10月12日,新馆全面竣工,举行开馆仪式。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对外交流

向上滑动阅览

上海博物馆的对外文化交流,始于五六十年代,基本是接待参观陈列,七十年代开始组织专业交流,举办学术讲座和国外来沪展览。

1980年开始组织了“上海博物馆珍藏中国青铜器展览”、“中国青花瓷器展”、“中国书法名品展”、“董其昌世纪展”、“上海博物馆珍藏工艺品展”、“上海博物馆藏良渚文化珍品展”等34个,分赴美、日、意、法、联邦德国、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墨西哥、瑞典和港、澳、台等13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在美国旧金山、芝加哥、休斯敦、华盛顿四城市展出时,观众达82万人次,并获得美国姊妹国际协会和读者文摘基金会颁发的“艺术特别成果奖”。

协助举办国外来展和联展:1978年以来,上海博物馆展出了“突尼斯迦太基出土文物展”、“美国印第安人文物和西部名画家作品展览”、“中日货币展览”、“日本版画展览”等15个展览。

2012年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举办了《幽蓝神采——元青花大展》,《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展》等大展。

2013年,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刚果河——非洲中部雕刻艺术展”,与美国克拉克艺术馆联合举办了“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与土耳其文化部门联合举办了“安纳托利亚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奥斯曼帝国”展览。

「国家宝藏系列」上海博物馆

结语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币比较齐全。这时不仅收藏了历代铜铁铸,战国的金币,还展出金、无钞版和明清金银货币,还有沿丝绸之路各国的金、银货币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海博物馆多年来向全国征集了一批少数民族的服饰和各类工艺品新馆设专馆设专馆把各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品介绍给广大观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