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易著作中领悟“中庸之道”

许多人把中庸理解为圆滑,没有原则,是懦夫弱者的表现。其实不然,中庸是一种非常高的为人处事的境界,孔子曰:“中庸之为德 也其至矣乎”(出自《论语.雍也》)。孔子认为中庸是“德”最高的境界,可见孔子是非常推崇中庸之道的。但是真正的中庸是什么呢?

从周易著作中领悟“中庸之道”

识道传道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出自《中庸》)。中庸不是没有原则,不是懦弱没有见地,而是最有原则,即凡事做到不过,正所谓“过犹不及”(出自《论语.先进》)。而在《周易》中同样有“中行,无咎”(出自《夬卦.九五爻辞》)的说法,“时中”的观念更为突出。如《艮· 彖传》曰:“艮,止也。时止则止, 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从周易著作中领悟“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智慧,恰到好处实为最好不过。正如相貌的恰到好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出自《登徒子好色赋》)”可见,求中,求稳,求不过,求恰到好处,才是中庸的本意,而这也是《周易》带给我们的重要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