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月文耕 觀評 評詩人顧城的悲劇

為什麼詩人的痛苦無法解脫,只有用殘酷對自己的親人和自己?因為他們沒有了傳統的悟思文明的思維習慣。無法修己身,養己性,又對西方的感動精神文明只學來用而且不得法。而這種感動,其精神原型就是愛情的激情感動。既能夠創造思想的快樂,也能創造痛苦的悲傷。而且詩人就是創造精神的感動刺激來創作的。越是作品能打動別人,其實首先是要打動自已,即自我心靈的對話。就是說這種西方詩歌創作,對作者的心理刺激是超強度的。由生活中愛情的挫折創傷,在詩歌創作中又被心理創造而進一步放大,創造加大了痛苦和失望,最後演變成了瘋狂後的絕望。這種現象是和靜安的感悟用腦創作(傳統舊體詩)是完全相反的創作摸式,對腦子有傷害。

靜月文耕 觀評 評詩人顧城的悲劇


由於不會傳統文人的修身養心,而用西方詩歌的感動創造方法,心身無法得到保護而最後崩潰,在徹底毀滅自己的靈魂同時,又殘忍地毀滅掉親人的肉體而萬劫不復,成了西方文明侵入東方文化的犧牲品。

靜月文耕 觀評 評詩人顧城的悲劇


∥@不煲雞湯 | 沒有說教 | 老友分享→ Experience sharing--friend#沒有痛苦的愛情。——顧城

靜月文耕 觀評 評詩人顧城的悲劇

周思夢翔 隨筆夜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