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的一生,顧城


悲慘的一生,顧城

悲慘的一生,顧城

現如今,說起顧城可能大多數人還是不太知道他。但是他的一句詩,相信你肯定有聽過:“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這個時候大家肯定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句詩是他寫的啊。

顧城5歲開始寫詩,14歲就寫出了被認為是“朦朧詩”代表作之一。並且還是一位想象力超群卻又敏感執著的詩人,他所描繪的那些“理想王國”美輪美奐,我們總能從這些詩中感受到顧城對未來、對生命的無限憧憬。

他在世界各地都擁有著廣泛的讀者,是無數讀者心目中的偶像,他的詩歌清新脫俗,這樣天真無邪的人竟然是製造殺妻慘案的人。

悲慘的一生,顧城

悲慘的一生,顧城

詩人世家

1956年9月24日北京,顧城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父親為顧工,一個優秀的軍旅作家和詩人,原名顧菊樓,參加過新四軍,後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解放軍報》文化處編輯。

這時的顧家已經有了一個女兒顧鄉,但小兒子的降生還是帶給了這個家庭不少的歡樂。顧城從小受到父親良好的教育和文化薰陶,在充滿文化氣息的家庭里長大。

但是,顧城在姐姐顧鄉印象中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愛湊熱鬧”,上幼兒園時經常自己一個人在一邊看樹和螞蟻。

小時候的顧城唯一的愛好就是看書,看完之後還喜歡講給他人聽,但是因為性格原因,他僅僅只認可姐姐顧鄉這一個聽眾。在姐姐忙碌的時候,他寧願對著空蕩蕩的牆壁“講故事”,也不願意走出家門。

1968年,影響深遠的“知青”活動在全國展開,12歲的顧城也離開了學校,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他喜歡上了寫詩。

悲慘的一生,顧城

他在生活中是一個非常沉默,似乎與這個世界也是格格不入。他開始寫詩時總是一個人獨處,不和別人一起玩耍,而是低頭寫自己的內心想法。而且文革的暴行給他的內心帶來了衝擊,使他變得更加敏感,也給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永遠的烙印。

但是在他的作品裡,卻是帶著些童話色彩的。他將自己心中所憧憬的夢樂園,通過他的作品展現出來。

第二年,顧工父子一起離開家,去了山東廣北的一個部隊農場,在那裡,他們一起度過了漫長又辛苦的五年。但他並不喜歡農作的生活,這種勞作的生活與他想象中玻璃一樣的世界有很大的距離,而這種距離讓他感到痛苦。這段經歷更加深了顧城性格中的矛盾成分。

1973年到1974年,這兩年間,顧城開始往一些社會雜誌上投放自己的作品,但反應都不算太大,直到1977年,他在《蒲公英》小報上發表的詩篇讓他聲名鶴起,在當時的整個詩歌圈都引起了強烈反響,而他也是在這時被選為了朦朧派詩人的代表。

悲慘的一生,顧城

童話詩人

在顧城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寫詩,在他八歲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楊樹》,詩中是這樣寫的:“我失去了一隻臂膀,就睜開了一隻眼睛。”這首詩是從一個八歲孩子筆下寫出來的,這件事怎麼也太離奇,顧城是一個天才,從小就有著很強的文學素養和哲學思維。

《楊樹》這首詩有著很強的辯證思維,凡是失去了一個方面就獲得了另一方面,這是典型的辯證思想。再來看文學方面,顧城這首詩寫的很美,雖然是一個八歲的小孩寫出來的,但是極具詩意,一個楊樹失去了臂膀,睜開了一隻眼睛,這種想法就是很多比他大的人不及的。

在顧城17歲時,他正式開始寫作,向報社雜誌投稿,在顧城23歲時,編寫出了《一代人》這樣的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這首詩寫在一個特殊的時期,也寫出了那一代人的理想,身處“黑夜”時對於“光明”的渴望與追求。

並抒發了一代人的心聲,也寄託著一代人的志向——經歷黑暗與陰晦後,仍然對光明的不懈追求。這首詩雖然並沒有太多的字,但是這兩句就足夠表達出作家的主題。

悲慘的一生,顧城

顧城的寫作風格,總是帶有著童心,他曾經被認為是“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他的風格曾經經歷過一些轉變,一開始顧城寫的是童話詩,顧城早期的童話詩語言簡潔,就像孩子在說話一樣,句式通常很短,但是意境十分優美。

顧城就像是在借孩子的口表達自己的意志,至於為什麼要用孩子,可能顧城心裡他永遠是一個孩子吧,他始終堅信自己是個乾淨的孩子。

他在讀者心中是以一種路燈般指引人方向的光明存在。雖然他學有所成,父親的教育與薰陶也確實成就了他,但他生命的後期也的確背離了他詩歌那種“童心”“自然”“唯靈主義”的信仰。

悲慘的一生,顧城

悲慘的一生,顧城

完美邂逅

1979年,在一輛火車上,顧城結識了自己之後的妻子——謝燁,並很快和對方走到了一起,這段美好的感情讓顧城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亮色。

當時,顧城和謝燁相遇在一列從上海開往北京的列車上,命運的安排讓他們並列而坐,謝燁長得漂亮可愛,眼睛清澈,留著長長的頭髮,當時顧城一眼就喜歡上了她。

愛情傳奇自此開始,顧城在給謝燁的信中,描述了他們的第一次相見:

買票的時候,我並沒有看到你,按理說,我們應該離得很近,因為我們的座位是緊挨著的,當別人擠佔了你的座位,你沒有說話,就站在我身邊,我感到你頸後飄動的細微的頭髮,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你的眼睛又大又美,深深的像是夢幻的魚群,鼻線和嘴角有一種金屬的光輝。

為了追求謝燁,顧城在上海謝燁的家附近買了簡單的民居,為的是他能一出門就能看見謝燁,在顧城追求謝燁的四年中,有四次被拒絕甚至絕交,但謝燁愛的大門終於向顧城打開,經過四年的愛情長跑後,他們於1983年結婚。

悲慘的一生,顧城

謝燁是愛著顧城的,每當朋友聚會時顧城一開口說話,謝燁就拿出一個錄音機錄下他的每一句話,她一定覺得顧城所有的話都很有價值。

謝燁很理解城的內心,為了支持他的創造,謝燁幾乎包攬了生活中所有的瑣事,讓顧城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當時的兩人,即便前面是刀山是火海,依然會手挽手,擁抱著撲上去。

悲慘的一生,顧城

悲慘的一生,顧城

激流島

隨著中國作家協會對顧城的認可,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這位年輕的才子,當他有一些名氣的時候,便想離開祖國,想讓更多的人們知道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

不料這一腳走錯了,他的想法是天馬行空的,做法卻沒有三思而行,依想法去了,失敗也就註定了。

婚後的1987年,顧城帶著謝燁赴德國參加詩歌交流,並在那裡生下了兒子小木耳,然後接受奧克蘭大學的邀請講學一年,此後,遊學於東歐、西歐,最後,定居在新西蘭的激流島,他們企圖過一種自給自足的美好生活。

發現這座島是在和朋友的一次旅行中,顧城覺得這裡愜意極了,“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在那個名為激流島的地方,他是唯一的王,每天隨著自己的心意而活,對他而言,這大概是最美好的生活了。

悲慘的一生,顧城

於是貸款買了房子,以童年的烏托邦思想經營著島上的這個家。可是,到島上沒多久,顧城在大學的合約到期,失去了工作,購房的貸款,一下子讓生活變得緊張起來。

他好像意識到了什麼,突然決定在居住的地方養了幾百只小雞。美麗的新西蘭小島,空氣異常新鮮,環境非常優美。突如其來的幾百只小雞讓鄰居和官方都措手不及,無法接受。

他們試圖種莊稼,可是這裡的環境根本不長莊稼,他們又買了200多隻雞,美麗的新西蘭小島,空氣異常新鮮,環境非常優美。突如其來的幾百只小雞讓鄰居和官方都措手不及,無法接受。

小雞一天天的長成了大雞,經多次勸告無果後,有一天,當地政府和鄰居們把他和他的雞告上了法庭,法警來人強制執行。到最後,只能靠政府的救濟和謝燁做臨時工掙錢過日子。

顧城曾經寫過,“愛情的美好,總是引人無限遐想,如雲一樣,而云成其為雲,是因為距離,當你走進時,就變成了霧。”所有美好的愛情都經不起生活的一地雞毛和貧窮的折騰。

這樣的生活落差,讓顧城的精神有了更深地偏執。

悲慘的一生,顧城

悲慘的一生,顧城

一夫二妻

原本顧城和謝燁是非常相愛的,卻在後來被一個叫李英的女人介入了感情。這個女人也對顧城影響很深,她自稱是顧城的粉絲,她的熱烈追求給顧城帶來很多煩惱,

李英一開始只是顧城眾多“詩迷”中的一位,但因為工作原因,兩人很快就見了面,就像之前和謝燁一樣,顧城對這個叫做英兒的女人也一見鍾情了。

在去激流島之前,李英已經和劉湛秋在一起了,但是依然和顧城保持著聯繫。

李英是一個蔑視傳統規範的女人,倫理道德在她眼裡有些滑稽,她追求活出本性,很物質,也很自我,李英明知道顧城有謝燁和木耳,還是不管不顧地追到了激流島。

悲慘的一生,顧城

李英以顧城的粉絲的身份來到激流島追隨顧城的,她一個人在新西蘭無依無靠的,善良的謝燁把她收留在家。對外,稱英兒是顧城夫婦的妹妹,實則二女共侍一夫。時間一長,也就名正言順了。他們三個人開始一段很不平衡的感情。

顧城的詩充滿朦朧和夢幻,但是李英卻說自己每一句都能理解,而反之也是如此。

顧城和英兒在一起後,度過了一段甜蜜期。後來謝燁和顧城去到德國參加活動,可回來之後,英兒跟著一個人跑了,隨後還結婚了。傳說英兒並不是為了愛情,而是為了綠卡。總之這件事讓顧城很難過,後來顧城寫成了一本書,就叫《英兒》。

情人離開了自己,給了顧城沉痛的打擊。發瘋一般尋找李英。謝燁這才發現,自己在顧城心中的地位竟如此尷尬,而李英對於顧城,竟然如此重要。

悲慘的一生,顧城

悲慘的一生,顧城

家毀人亡

在此期間,謝燁在極度絕望中結識了德國的朋友大魚,這個博士生,教謝燁開車,帶謝燁逛商場購物,謝燁突然覺得,原來生活還可以這樣美好。

此時,情人離開了自己,給了顧城沉痛的打擊,而妻子似乎也與自己越來越遠,這讓顧城有些不能接受,他心中的桃花源也在慢慢地坍塌。

顧城內心經過百般鬥爭後,他決定和謝燁過著正常人的日子。當他激動地把這個想法告訴謝燁的時候,謝燁冷冷地說:“一切已經太晚了,我們回不去了。”

因為,謝燁已經決定了放棄顧城,接受大魚。

悲慘的一生,顧城

最終,在一個絕望的午後,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兩人起了爭執,導致顧城砍傷了自己的妻子,而後他讓姐姐去救她,自己在寫完遺書之後,就自縊了。謝燁因失血過多不治身亡。如他的詩:“睡吧,合上雙眼,世界就與我無關。

而顧城應該是沒有想到的,在當時,應該是並不想傷害妻子的生命的,也許這個結局,是誰也沒有想到的吧。顧城的自殺也充滿了爭議。

顧城是個孩子,在愛情中搖擺不定;顧城是個屠夫,在生活中冷血無情;顧城亦是個詩人,在詩中描繪自己眼中的世間萬物。

至此,這個悲情男兒營造的那個抽象的“烏托邦”理想王國徹底坍塌,一切都結束了,所有的恩怨到此為止。

悲慘的一生,顧城

悲慘的一生,顧城

悲慘的一生,顧城

乳財傳媒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