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非洲國家獲諾貝爾獎次數超中國,有4人獲獎卻有兩人遭遇暗殺

進入十月,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又開始頒獎了,雖然中國正值國慶長假期間,但諾貝爾獎的頒獎還是成了熱門話題。

隔壁鄰居日本又拿個獎,保持了新世紀以來年均1個諾獎的勢頭,顯示了日本在科技上確實有著極強的實力。想趕超日本,中國的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裡還有這麼一個非洲國家,雖然面積和人口都比中國少得多,但卻拿過4個諾貝爾獎,比中國所獲得的諾貝爾獎還多。

這個非洲國家獲諾貝爾獎次數超中國,有4人獲獎卻有兩人遭遇暗殺

薩達特

這個國家,就是埃及。歷史上埃及共有4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分別是埃及前總統薩達特,作家納吉布·馬哈福茲,科學家艾哈邁德·澤韋爾及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穆罕默德·穆斯塔法·巴拉迪。不過雖然埃及拿過4個諾貝爾獎,但獲得這個殊榮的人卻多遭不幸,其中兩人曾被暗殺,一人神秘死亡,只有一人還安全的活著。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是非洲歷史上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阿拉伯人,他因倡導阿以和平而獲獎,卻也因此而喪生。從1948年到1977年,以埃及為首的阿盟與以色列的戰爭已經持續近四十年,但戰爭沒能解決問題,埃及除了犧牲了成千上萬的生命之外,龐大的軍費開支還嚴重消耗著國力,如果任戰爭持續的話,埃及的經濟可能因此而崩潰。

這個非洲國家獲諾貝爾獎次數超中國,有4人獲獎卻有兩人遭遇暗殺

薩達特與穆巴拉克

時任埃及總統的薩達特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出訪以色列,化干戈為玉帛,用和平換取經濟的發展。當這一消息傳出後,整個阿拉伯世界憤怒了,敘利亞大馬士革電臺公開發出威脅:“誰敢去以色列就要誰的腦袋”;巴勒斯坦的游擊隊也發出了刺殺的威脅;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更斥薩達特是“叛逃”,聲稱要對埃及發動進攻;就連當時的埃及副總統也宣佈辭職表示反對。

但薩達特沒有被各種威脅嚇倒,於1977年11月19日乘機飛抵特拉維夫訪問敵國以色列。在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薩達特受到以色列民眾的熱烈歡迎,用標語和歡呼聲表達對這位和平勇士的敬意。在以色列議會,薩達特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講:“有些時候,一個國家的人民必須忘記過去,朝著新的未來邁出勇敢的步伐……我不希望我們的人民和你們的人民處於導彈的包圍之中……”

這個非洲國家獲諾貝爾獎次數超中國,有4人獲獎卻有兩人遭遇暗殺

薩達特與卡特及貝京慶祝達成協議

薩達特邁出了勇敢的一步,經過艱難的談判,1978年9月,埃及和以色列在美國簽署了《戴維營協議》,打開了中東和平的大門。1979年3月,《埃以和約》簽訂,雙方建立了正常的外交關係,結束了兩國之間漫長的戰爭狀態,為中東帶來了久違的和平。正因如此,1978年,他與以色列總理貝京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這個非洲國家獲諾貝爾獎次數超中國,有4人獲獎卻有兩人遭遇暗殺

薩達特遭刺殺現場

然而正當薩達特正準備大展身手發展經濟的時候,極端分子也開始策劃對他的暗殺。1981年10月6日,埃及舉行盛大閱兵來紀念贖罪日戰爭八週年,然而就在閱兵過程中,三名士兵從一輛炮車上衝向檢閱臺,薩達特以為他們要敬禮,就站了起來,沒想到對方卻報以手榴彈和一連串的子彈。薩達特倒下了,副總統穆巴拉克也受了輕傷。雖然直升機迅速將薩達特送到醫院,但還是無力迴天,這位和平總統永遠閉上了雙眼。

他的墓碑上寫著:“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總統,戰爭與和平的英雄。他為和平而生,他為原則而死。”

這個非洲國家獲諾貝爾獎次數超中國,有4人獲獎卻有兩人遭遇暗殺

馬赫福茲

1988年,埃及作家納吉布·馬赫福茲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也是第一位獲此獎的阿拉伯語作家,代表作有小說三部曲《宮間街》、《思宮街》、《甘露街》,以及《尼羅河上的船家》等。但由於他支持薩達特的埃以和平政策,及小說《我們街區的孩子們》被保守伊斯蘭教人士指為褻瀆神靈,因而也被極端主義者列入了暗殺名單。

1994年10月的一天黃昏,馬赫福茲在開羅自己家附近遭到襲擊。當時,已經82歲的馬赫福茲剛下車,突然遭到一個持刀年輕人的攻擊,他的頸部、右臂多處受傷,行兇後那個年輕人隨即逃離。馬赫福茲大量失血生命垂危,但被送往醫院後經搶救還是保住了生命,不過他的右臂自此癱瘓,再也無法執筆寫作。

這個非洲國家獲諾貝爾獎次數超中國,有4人獲獎卻有兩人遭遇暗殺

埃及政府曾獎勵馬赫福茲

不久後兇手落網,他稱行刺的動機是他認為馬赫福茲是反叛伊斯蘭的作家,而反叛伊斯蘭的人都該殺。2006年,95歲高齡的馬赫福茲病逝,時任埃及總統的穆巴拉克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軍葬,以紀念他為埃及贏得的榮光。

艾哈邁德·澤維爾是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埃及人,同時他也是史上第一位在科技領域獲得諾獎的阿拉伯人。他於1999年使用飛秒化學技術對化學反應過程的相關研究取得重要成就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並被稱為“飛秒化學之父”。

這個非洲國家獲諾貝爾獎次數超中國,有4人獲獎卻有兩人遭遇暗殺

澤維爾

澤維爾長期居住在美國,他雖然是個科學家,但卻喜歡對埃及政治發表意見。他曾批評穆巴拉克後期的執政是“歷史的倒退”,他稱穆爾西雖然有一定的才能,但卻受到穆兄會的支配而無法獨立作出決定,像是個傀儡。2013年澤維爾曾罹患癌症但最終康復,但在2016年8月2日卻突然死亡,據說死亡原因是一種“突發的病毒”。

這個非洲國家獲諾貝爾獎次數超中國,有4人獲獎卻有兩人遭遇暗殺

埃及政府也曾獎勵澤維爾

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感到震驚,因為當時他正打算回埃及看看,沒想到未能成行。

巴拉迪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埃及人中唯一在世的,2005年,他因在阻止核能在軍事領域內的使用以及和平利用核能等方面作出的貢獻而與其領導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共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這個非洲國家獲諾貝爾獎次數超中國,有4人獲獎卻有兩人遭遇暗殺

巴拉迪

巴拉迪曾質疑美國關於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報,並對美國進攻伊拉克提出批評,他也反對美國對伊朗採取制裁措施,在他的斡旋下,2003年伊朗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不過最近在特朗普的進逼下,巴拉迪的努力可能付諸東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