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後周世宗柴榮再多活些年,趙匡胤的皇帝夢還有戲麼?

後周世宗柴榮可以稱得上五代時期最英明的皇帝了,在他的帶領下,後周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都有著卓越的成績。天意弄人,公元959年,柴榮在他37歲的時候就不幸去世了。有人曾經說過,如果柴榮不死,中國後1000年的歷史將被徹底改寫。柴榮不但有能力,而且此人有血性,這樣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可以堪稱完美。如果他再多活10到15年,自己的下屬趙匡胤根本無法通過陳橋兵變建立趙家天下。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

如果後周世宗柴榮再多活些年,趙匡胤的皇帝夢還有戲麼?

我們評價君主,最主要的看兩方面,一是軍事,二是治國。軍事上,在高平之戰中,登基不久的柴榮下詔親征,他身披盔甲,手持長劍,衝在最前面。他的血性鼓舞了將士,皇帝不怕死,士兵自然不怕死。此戰柴軍大勝劉崇。柴榮在軍事改革方面,淘汰了很多冗兵,招募了一些身體強壯、有真本事的新兵,他還牢牢地抓住了募兵權。周軍中那些偷奸耍滑的士兵慢慢地沒有了地位。後周與趙匡胤建立的北宋在軍事上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對待契丹的態度。契丹一直是漢人政權的心腹大患,在趙匡胤和以後的幾代宋帝的政策中不難看出,北宋一直是軟弱求和。拿銀子買太平實則是宋朝皇帝忌憚遼軍兵精將強,不敢戰而已。但柴榮不同,他認為國與國之間交戰,忍讓換不來尊嚴和和平。面對契丹的騷擾,公元959年,柴榮率領數萬人部隊進入契丹境內北伐。一次柴榮和自己的五百人部隊被遼軍包圍,可契丹的大部隊一聽前方是鐵血善戰的柴榮竟然都不敢輕舉妄動。這就是血性十足的柴榮,在敵人面前毫不怯懦,讓敵人忌憚自己三分。

如果後周世宗柴榮再多活些年,趙匡胤的皇帝夢還有戲麼?

在治國方面,柴榮的土地政策、貨幣政策和工商業政策都以民本主義為前提。說他是個好皇帝是因為,在犧牲少數王孫貴胄的利益和犧牲底層百姓利益兩者之間選擇,柴榮會毫不猶豫地犧牲前者。有人曾經勸過柴榮別那麼傻,但柴榮回答:“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懸而父不為之解哉”。柴榮每征服一個地區都會減輕賦稅。《冊府元龜》也曾記載,柴榮在位期間共頒佈過十次減免政策。這對於身居底層的百姓而言可以說是極大的恩惠。再說工商業,大家都認為宋朝的工商業最發達,其實這都是在五代時期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礎,對此柴榮功不可沒。

如果後周世宗柴榮再多活些年,趙匡胤的皇帝夢還有戲麼?

那趙匡胤真的有野心當皇帝麼?答案是是的。這一點從趙匡胤兵變時面對柴榮的幼子想斬盡殺絕、以絕後患就能看出他有多在意皇位。幸虧當時大臣勸阻,柴榮的子嗣才能保留住性命。皇位在前,什麼“不殺柴氏子孫”之類的許諾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趙匡胤當了柴榮近十年的下屬,他不是不想當皇帝,而是柴榮本事大、威望高,他不敢。《龍川別志》中寫到太祖“殿前點檢,功業日隆”、“老將大校多歸心”,這其中有為趙匡胤企圖奪權找藉口之嫌。至於宋人口中所說的趙匡胤是在柴榮死後,大臣們擁戴萬般無奈之下才接受皇位的說法,宋人講宋人的皇帝,可信度不是很高。

柴榮死時,幼子柴宗訓7歲,如果柴榮的壽命再延續15年,幼子即可繼位並且可以親政,但上天卻沒有給柴家和柴家子孫機會,柴榮戎馬一生、勵精圖治,最後讓趙家撿了便宜。如果柴榮不死,中國的歷史也許真的會有另一番景象。

如果後周世宗柴榮再多活些年,趙匡胤的皇帝夢還有戲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