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男子为获得武则天青睐,干了件遭人唾骂之事,日后成为大唐名将

“甘罗发早子牙迟”,这句古诗说的是人生际遇无常,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比如战国时期的甘罗,十二岁就被秦国拜为上卿,而有的人则大器晚成,姜太公年过八十才得以一展才华。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二十多岁初出茅庐,很快成为名震一时的青年才俊,出将入相,风光无限,而司马懿比诸葛亮大两岁,却一直是曹操手下一个籍籍无名的角色,直到曹丕登基后,司马懿已经年过四十,才受到重用。

美男子为获得武则天青睐,干了件遭人唾骂之事,日后成为大唐名将

然而,人生的机会难得,并不能只靠坐等。有的人就善于“有机会抓住机会,没机会也要创造机会”,不等不靠主动采取措施,为自己营造进身之阶。这方面有一个典型,就是唐代五朝名将郭震。在评书演义中郭震没怎么露脸,但在正史中他可是名副其实的名将。

美男子为获得武则天青睐,干了件遭人唾骂之事,日后成为大唐名将

《全唐文》记载,唐玄宗曾评价郭震:“经纶文章,今之王佐;出入将相,古之人杰”。唐代大诗人杜牧评价他:“制地一万里,握兵三十万”,“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震”,把他与号称军神的李靖比肩而论。《唐会要》记载,郭元振分别于大历十四年、大中二年两度入选凌烟阁功臣,《宋史》记载,北宋朝廷设立武庙,郭元振赫然跻身古代七十二名将之中。

郭震,字元振,河北魏州人。出身平民之家,自幼饱读书史,才华出众。郭震还是个美男子,《旧唐书》记载他“长七尺,美须髯”,《开元天宝遗事》也记载,“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以至于被宰相张嘉贞一眼看中,认定他“风骨奇秀”,主动把他招为女婿。

美男子为获得武则天青睐,干了件遭人唾骂之事,日后成为大唐名将

唐高宗咸亨四年,年方十八岁的大帅哥郭震高中进士,从此开始他四十多年的宦海生涯。郭震一生最主要的功绩,当属他在唐朝和武周时期镇守西北边疆十几年。郭震为人深谋远虑,他从根本入手巩固边防,修缮城池,招抚流亡,广泛开展屯田,足兵足食。他善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怀柔之策安抚边地部族,使得西陲宁静无事十余年。

神龙年间,郭震担任安西都护,主管西域事务。当时唐朝刚刚经历神龙之变,朝局动荡,西域很多小国部落乘虚而起,想借机脱离唐朝管制。有个乌质勒部落强盛一时,“不屈朝廷,纵兵远掠”,威胁唐朝边境。郭元振当时手下兵力薄弱,“众寡不敌,难以力制”,但他临危不惧,尽显大将风度。他只带十几个亲随骑兵,到边境与乌质勒谈判。当时正值苦寒隆冬,天降大雪。郭震屹立雪中,与乌质勒激烈辩论,“自朝至暮,雪深尺余,竟不移足”,乌质勒因年老体衰,在风雪中冻了一天,“不胜寒苦,会罢而死”。郭震不费一兵一卒除掉了敌军首领。乌质勒部众群龙无首,有的要退兵有的要开战,郭震却“素服来吊,至其帐下,大哭流涕”,简直上演了一出唐朝版诸葛亮吊孝。乌质勒部众吃了个哑巴亏,悻悻然罢兵而归。郭震不费吹灰之力为唐朝化解一场边境危机。

美男子为获得武则天青睐,干了件遭人唾骂之事,日后成为大唐名将

郭震虽然官高爵显,但他当初的发迹之路却并不顺畅。他在咸亨四年考中进士,当时年方十八。然后他被分派到四川通泉担任县尉。《唐六典》记载,县尉的主要职能是“亲理庶务,分判众曹,割断追催,收率课调”,一是辅助县令处理民政,二是治安捕盗,三是催缴赋税,官职卑微而事务繁琐,很难获得升迁机会。

从咸亨四年到长寿二年,郭震在通泉县尉任上,整整呆了二十年,李家的唐朝变成了武则天的大周,他也从十八岁帅小伙变成三十八岁的老帅哥。对于一个混吃等死的平庸之辈而言,二十年一晃而过,对于胸怀大志、满腹才华的郭震而言,这二十年简直像在坐牢,“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然而通泉县地处偏远,远离朝廷中心,郭震在朝中又没有任何后台关系,升迁发展希望渺茫。

美男子为获得武则天青睐,干了件遭人唾骂之事,日后成为大唐名将

眼看自己年届中年,依然身居下僚,一事无成,郭震很不甘心。他决定搞出点动静来,吸引女皇武则天的青睐。不过郭震为了一鸣惊人,所用的手段却非常“特别”。他身为县尉,却知法犯法,《新唐书》记载,他“尝盗铸”,《兵部尚书代国公赠少保郭公行状》也记载,他“尝铸钱”,居然明目张胆大量铸造铜钱,他造的假铜钱没少让百姓们吃亏上当,使得“百姓厌苦”,惹来人们的一片唾骂。很快有人把郭震的行为上报朝廷,武则天震怒,立即下令让郭震入朝,“召欲诘”,要亲自当面诘问他。

美男子为获得武则天青睐,干了件遭人唾骂之事,日后成为大唐名将

武则天见到郭震后,“既与语,奇之”,一经交谈,对郭震的胆识才华大为惊奇,郭震又胸有成竹献上他的作品《宝剑篇》,抒发他胸怀大志而怀才不遇之感,文辞华美意韵深远,武则天深为其才华折服,“后览嘉叹”,立即任命他为右武卫铠曹参军,郭震终于得以风云际会,一展抱负,成为活跃在武周、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时期的名将。

不过,郭震虽然有才,但他这种博取注意力的手段可不足取法,堪称卑劣不堪。万幸他是遇见了行事古怪的武则天,他要是在唐太宗时期敢这么干,只怕一时三刻就掉了脑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