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用這個大招斷了房價上漲的根,炒房者該消停了


這裡用這個大招斷了房價上漲的根,炒房者該消停了


中國的高房價困擾著無數百姓,買不起房的問題曾經讓很多人無奈,而在新一輪調控背景下,住房問題也正在逐步被解決。只是這次對傳統居住觀念改變有點大,所以接受過程將是一個非常長期的時間。

雖然炒房者不能算作是房地產問題的根本,但是短期內對炒房的打擊可以說是打到了七寸上,畢竟炒房對市場的擾亂及損害程度是無法想象的。住房難是個問題,但是在炒房思維的慫恿下,人們犯了恐慌症,對未來的預期存在極大的不安定感,這才導致房價居高不下,最重要的是難以穩定。在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下,房價穩定成為當下目標,而我說過無數次,炒房者最怕的就是房價穩定,一旦穩定住,老百姓不再恐慌,炒房者也就失去了忽悠的空間和餘地,炒房也就失去了戰場。

不止我們面臨著高房價難題,其實全國各地都有高房價的困擾,只是程度不同,背景各異,雖然說不能完全效仿國外的打擊高房價的手段,但是完全可以借鑑,並結合自身特點來治理市場難題。

這裡用這個大招斷了房價上漲的根,炒房者該消停了


韓國此前也提出過“住宅不應是投資品,而應該是家,任何投機性需求都應該予以遏制”。韓國還宣佈將提高住房擁有者的資本利得稅以抑制房地產市場上的投機和首爾、釜山等地的房市泡泡。是不是似曾相識的感覺?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雖然我們認為房子兼具投資和居住屬性,但是過去過分放大了投資屬性,而忽略了居住功能,如今正在糾偏,讓房子居住屬性逐漸迴歸。

經濟日報報道,為了抑制房價韓國從去年8月起實施了史上最嚴的樓市新政,其中最讓人關注的就是對於擁有多套住房的人在出售房產的時候,將收取最高為60%的轉讓稅。此舉一經頒佈整個韓國樓市瞬間陷入冰凍期,交易量和房價都處於停滯狀態。在2017年韓國樓市新政出臺一週年之後,韓國繼續“放大招”,從2018年開始,將對高價住宅擁有者徵收的綜合房地產稅率從0.1-0.5%提高至2.0-2.5%。

果不其然,環球時報稱,隨著房價接連創下新高,韓國13日下午公佈13部門聯合制定的樓市降溫舉措,決定對在房價大幅上漲地區擁有多套住房的人徵收最高達3.2%的綜合房地產稅,該稅率是繼盧府之後的最高稅率。

這裡用這個大招斷了房價上漲的根,炒房者該消停了


由此可見,這個稅率要比去年預計高出不少。至於效果姑且不說,有一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房產新政還規定,即便僅擁有一套住房者或未被納入調整對象地區,如果房價超過18億韓元(1000韓元約合6元人民幣),也將對其徵收最高2.7%的綜合房地產稅。在上調綜合房地產稅後 ,稅收將增加4200億韓元,韓打算將這部分稅收用於確保普通民眾居住穩定。

雖然對剛需收稅有待商榷,但是將稅收還富於民還是值得肯定的。我們為什麼老百姓擔心收稅?其實就是因為不知道收稅的去向。我們的未來房地產格局其實已經非常清晰,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去買商品房,很多人可能需要依靠國家政策性住房解決居住問題。而這些帶有保障性質的房子誰來出錢?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定是納稅人的錢,這些錢又是誰出?我們房地產稅開徵是必然的,這些錢該如何利用,實際上如果能夠給我們一個比較明確的說法,相信更多的人還是可以理解的。

這裡用這個大招斷了房價上漲的根,炒房者該消停了


最近住建部表示,各地要把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作為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投機炒房、房地產“黑中介”、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虛假房地產宣傳等房地產亂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並予以曝光。這些手段是必要的,但長效機制何時推出?我們對於大招出臺慎之又慎,甚至空轉了多年一直未出,一旦開徵,對炒房者一定會有很大的震懾力,只是我們不知道收來的錢能不能用到普通百姓的住房供給上,因為開發商大佬說過,人家沒有責任為窮人蓋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