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开国大典城楼上为何少了五元帅

1949年开国大典上,毛泽东身旁的党政要人周恩来、刘少奇、宋庆龄、张澜等都参加了。但朱德总司令讲话时,军队领导中却缺少几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从照片看,十大元帅(尽管是开国大典后6年才有的,但证实了他们是军队泰斗)中,除去朱老总,还有刘伯承、陈毅、贺龙、罗荣桓,那么另外5位呢?

史海钩沉,开国大典城楼上为何少了五元帅

彭德怀:挥师西北解放兰州

1949年2月1日,收复延安后不久,西北野战军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3月上中旬,他赴西柏坡参加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奉毛泽东的指示,于月底到太原前线,一是接替患病的徐向前,指挥太原战役的总攻战斗;二是带兵入陕,参加解放大西北作战。

彭德怀挥师西北,战晋阳,得西安,钳马家军打胡宗南,喋血陇东,会师张掖,解放兰州。8月26日下午,彭德怀、张宗逊、甘泗淇等率第一野战军指挥机关进驻兰州,司令部设在“三爱堂”大院。身在兰州的彭德怀,从收音机里领略到了大典的盛况,分享了新中国成立的喜悦。

10月4日,彭德怀从兰州来到酒泉——祁连山东麓戈壁滩上的一个有着美丽传说的地方,部署和平解放新疆事宜。

彭德怀返回北京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了3个月。6年之后,彭德怀走上中南海怀仁堂的主席台,从毛泽东手中接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委任状,以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林彪:坐镇汉口对弈白崇禧

开国大典时,远在汉口的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正忙于部署衡阳、宝庆战役。由于中央需要第四野战军派人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林彪脱不开身,就对参谋处长苏静说,叫罗荣桓政委带队去开会吧。当时,罗荣桓在天津养病。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附录的战役要图上可以看出,横跨10月1日的战役有两个。一个是第三野战军一部与闽粤边部队发动的漳(州)厦(门)战役,另一个是第四野战军主力和第二野战军一部参加的衡宝战役。当朱德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时,第四野战军部队正炮声隆隆地向前推进。

林彪被授予元帅军衔时,年仅49岁,位列第3名。在十大元帅中年龄最小,被称为“少帅”。

徐向前:沉疴发作前往青岛疗养

在第一野战军的全国政协委员的名单中,有贺龙,也有徐向前。但是,徐向前请了病假。10月1日,他与夫人黄杰正在青岛海滨治疗休息。

早在太原战役前夕(1949年2月),徐向前就感觉到身体状况不佳,胸部经常疼痛,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只能勉强支撑工作。毛泽东非常关心徐向前的身体,多次来电叫他去后方休息一下。

这样,徐向前住进了石家庄国际和平医院,检查的结果不容乐观。旧病还在蔓延,消化和吸收能力极差,体质虚弱,急需静养一段时间。出院后,徐向前去西柏坡参加中央政治局的“九月会议”。会议期间,徐向前向毛泽东汇报了太原战役的设想。然而,这些设想还未来得及全部付诸实践,他就病倒了。

徐向前的“病根”是肋膜炎。1944年7月,由于肋膜炎作祟,高烧不退,持续2个多月。虽然进延安柳树店和平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但也没见明显好转,身体极度虚弱,连“七大”都没能坚持参加。后来,由于战事频繁,治病的事就拖了下来。由于患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休息,徐向前终于病倒在床。6月底,他在夫人的陪同下,前往青岛治疗休养。开国大典那天,徐向前携妻坐在青岛海滨的沙滩上,用一个在太原战役中缴获的老式收音机听到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9天,徐向前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

聂荣臻:忙阅兵事务无暇登天安门

聂荣臻不仅是检阅者,还是阅兵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广场群众的召集、大典活动的安全,还有那4架带弹受阅的飞机,事事牵挂着他的心,他实在没有精力站在城楼前排,更没有心情去照相。自从担任阅兵总指挥、接任北京市市长以来,他至少10次登上天安门城楼。在筹备开国大阅兵的日日夜夜里,事无巨细,他都考虑得非常细致,还亲临现场指挥天安门前的阅兵预演。

在一次阅兵联席会上,聂荣臻问时任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参谋长李健:“装甲车在天安门前熄火怎么办?骡马拉炮,那么多匹马,如果拉下粪怎么办?在检阅时马失前蹄怎么办?”

为此,聂荣臻多次深入到受阅部队官兵中,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群众是最有实践经验、最有智慧的。指战员们出主意说:现在的马掌用的时间都长了,从关外走到了关内,大都已经磨光了,而天安门前又是青条石路,很平,很滑,马掌也就容易打滑,应当给马换上新掌,增加摩擦系数。骡马拉粪怎么办?官兵们认为这最简单,只要给骡马安上粪兜子就行了。

至于坦克熄火问题,恐怕要另想办法。指战员们说,受阅的坦克都是在辽沈战役中缴获的,尽管说不上陈旧,但毕竟不是自己生产的,缺乏对装备性能的透彻了解。为了防止坦克途中熄火,阻塞道路,官兵们建议将坦克方队安排在队伍的最后接受检阅。这样,即使万一开不动了,但由于部队已在前面检阅完了,后面是花花绿绿的群众队伍,对阅兵式的影响也就不太大了。

9月25日午夜,北平的深秋寒意渐浓,北风嗖嗖。聂荣臻身穿大衣,站在敞亮而寂静的天安门城楼上,全神贯注地观看进行初次合练的受阅部队。忽然,聂荣臻威严的声音划破夜空:“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发布一道死命令——正式受阅那天,如果遇到敌机空袭,大家要原地不动,下刀子也不能动!天安门广场30万人民群众在看着我们,我们能做到吗?”“能做到!”干脆、响亮、整齐的回答,山呼地动。

10月1日10时前,地面全体受阅部队各就各位,准备就绪。12时,聂荣臻匆匆划拉了几口饭,就赶到东长安街检查受阅部队。14时整,聂荣臻独自一人登上天安门城楼。10分钟后,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彭真也来到了天安门城楼,两人一同检查了城楼上的准备情况。14时30分,聂荣臻走下天安门城楼,来到金水河西侧的阅兵指挥台,行使自己的职责。他让大家保持安静,请开国大典主持人林伯渠讲话。毛泽东宣读完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后,聂荣臻已转移岗位,站在金水河南东华表下,恭迎阅兵司令员朱德。之后,陪同朱德驱车去东长安街检阅地面受阅部队。朱德返回天安门城楼,宣布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时,聂荣臻又回到了阅兵指挥台。

叶剑英:南下任中共华南分局书记

叶剑英在何处欢度开国大典呢?其实,1个多月前,他就离开了北平。

8月14日,随着北平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的闭幕,叶剑英也结束了8个月的北平市长任期。他匆匆视察完新成立的南苑飞行队后,就离开北平南下,因雨冲垮了平汉铁路北段,便绕道徐州转郑州,经汉口、九江、南昌,于9月3日抵达江西赣州。

9月8日,新华社播发了由毛泽东亲笔起草的一则电讯稿:“北平市长兼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将军奉命赴两广工作,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及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聂荣臻将军继任北平市长兼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在电讯稿的最后,毛泽东还特别注明:“今晚12时前播出。”

电讯稿播出时,叶剑英已经坐在江西赣州的省立师范学校里了。他正与原中共华南分局书记方方,以及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第15兵团和两广纵队负责人陈赓、郭天明、刘志坚、邓华、赖传珠、洪学智、曾生、雷经天等人,研究解放广东问题。

10月1日这天,叶剑英在赣州度过。中午刚过,叶剑英就回到自己的住处,对警卫员说:“把收音机调好,准备收听开国大典的广播。”时间不长,收音机传来《东方红》的乐曲,紧接着是播音员的声音“: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随着,传来了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

叶剑英立马坐直身子,睁开微闭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收音机。两个半小时,叶剑英的眼睛没有离开过收音机。他的心与天安门广场欢呼的人群一起跳动,与天安门城楼上的领袖群体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

军人以战争胜利为己任,一切荣誉、欢呼都要让位于率军队继续前行。军人最辛苦,当胜利之时,他们还在激烈战斗中废寝忘食。5位元帅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不朽的功勋,虽然没有出现在开国大典上,但浓重地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