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医院护士长来我院传授舒压方法

——株洲市中心医院“安宁疗护、心理护理”专业小组活动纪实

初次听到林汉英老师,是我参加中国团体心理辅导第一人、清华大学教授樊富珉老师的团体辅导培训班,在谈到肿瘤病人团体心理辅导时,她力荐林汉英老师,“在全国做得最好的就是她了。”随后给了我林老师的联系方式。与林汉英老师初次接触,是通过她写的文章,她的文章涉及安宁疗护的个案、介入导管室舒压系统的创新、肿瘤病人团体心理辅导成效、身心并护模式的建立和开展等,浓郁的人文气息,几乎字字珠玑,不仅让人感受到美,而且让人对她的作品和人特别心生向往。

经过多次接洽,终于,在春风骀荡的3月29日晚,我们有幸邀请到林老师来我们中心医院。她坦言,“作为湖南的媳妇,我和株洲就是一场自然的缘。”由此,林老师和我们中心医院“安宁疗护、心理护理”小组以及中心医院护理团队的缘分开始缔结。

301医院护士长来我院传授舒压方法

林汉英老师是原301医院的肿瘤介入室护士长,是副主任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是中国护士心灵关怀项目委员会委员。她坚持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株洲,拒绝了我们医院安排的酒店,自己入住了一家非常朴素的小旅馆。虽已退休,一身背包,难掩活力、利落和洒脱,明亮的大眼睛热切真诚,“我们不要任何排场,而且我习惯于不吃晚饭。”连夜中,她让我带着她参观了我们医院,我们肿瘤片区,边走边谈,典型的军人风范。

第二天的沙龙安排在上午11点,大家团团围坐,不用轻音乐,不用茶歇,她的热情爽朗和活力很快将大家聚拢,形成一个轻松自在的氛围。

一直以来,医院、护理部对我院的安宁疗护、心理护理工作都非常重视。从2006年,时任肿瘤科护士长谭江红从香港引进心灵关怀老师来院讲学,我们的安宁疗护、心理护理工作主要是师承香港,在香港诸多老师的热心帮助下不断进步。但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怎么更好地落地生根,林汉英老师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思考。沙龙的主题是”学习、分享、支持、成长”,我们希望大家在自在轻松的氛围中能像朋友一样地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达到学习知识,感受支持,收获成长的目的。

林老师坦言,为了更好地做好心理护理,她专门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在介入室,除了日常工作,她接过4个完整的个案,从病人确立诊断,到最后过世,时间跨度有十来年,全程跟进,积累了一些经验。

小组组长郭君率先发言:“工作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因为不恰当的病情告知,引起的不良后果,请问您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林老师先鼓励大家思考,李小平护士长的发言:“我会将家属和病人分开谈,充分了解病人和家属对此事的感受,然后进行安抚,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出面一起合力解决。”回答获得全场掌声。

随后,林老师以一个急诊送入介入室抢救无效不幸逝世的男孩为例,详尽叙述了怎样对家属进行病情告知的过程,让大家获益匪浅。“坏消息的告知要有步骤、有策略、有技巧,关键是站在家属的位置去感受他们的痛苦,让家属感受到你的真诚。”“与病人沟通前提是我们自己有正能量,有爱心。”

几个问题下来,林老师的专业功底大大激发了大家浓厚的学习兴趣,纷纷提问,原计划一个小时的沙龙,不得不一再延迟,12点半结束的时候大家还意犹未尽。孙卫平护士长和不少参会成员纷纷将沙龙中学习到的知识点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灵感迸发,沙龙活力四射。最后,林老将联系方式留给大家,鼓励大家将心动化为行动,约定明年跟进大家的工作计划落实情况。

301医院护士长来我院传授舒压方法

当天下午,林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一堂“身心并护护理模式的实践”公益巡讲。四维五面九法在肿瘤导管室的应用,从患者到家属,从身体到心理全方位关注的护理模式,以视觉、听觉、触觉、空间觉结合护理人员的情感支持进行综合设计,实现对病人和家属的身心舒压,减轻心理负担,树立信心。细致、完美中体现了一位护理工作者对病人,对生命,对职业的敬爱。无处不在的关注和思考,伴随的是处处都可以实现的创新和突破,让大家被爱感动的同时脑洞大开。我们相信,坚定地爱上工作,我们也可以做得更美更好。课堂既是一次职业美的熏陶,也是一场生命意义的教育。

301医院护士长来我院传授舒压方法

大家纷纷留言,“我要用专业知识为基础,用爱心、真心服务于病人。”“学会怎样做一个护士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我以后对自己的期望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我也是一朵向阳花,我要天天开放在病人的身旁。”……

301医院护士长来我院传授舒压方法

护理部谭江红主任非常关注我们的讲学活动,晚上的湘江边,“提高护士的职业自信”,两位老师一样的情怀,相见恨晚,相谈甚欢。送林老师走时,她转身进车门,低头颔首,双手合十,微笑感谢。让我想到我们遇到的众多的香港老师,他们每次也都是利用自己的时间,无偿为我们传经送宝,每次也都是这样真诚地合十感谢,感谢我们给他们助人的机会。 “我走到哪里,就顺便讲点东西。志愿服务,这是我的坚持 。”林老师说这是她从香港、台湾学习肿瘤护理回来后的改变。

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无论如何,我们的希望已经在春日和暖、枝叶历历的路上。

(通讯员:科护士长 李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