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姓氏,字不好写音不好读登记时经常弄错,但他们祖先厉害

一段时间通过《芈月传》的电视剧的热播,很多人都对芈姓都产生了好奇心。芈姓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少见的姓氏,刚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个字怎么读,于是到到电脑上查这个字的读音和解释。芈姓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现在还有姓芈的么,他们都在干什么?今天就让我们慢慢道来。

据记载芈姓最初起源于轩辕氏,是上古黄帝第八世孙季连的后代,在古代“母权制”时期,特别的崇拜以图腾为姓。芈姓的图腾是羊,羊即羌,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民族。早在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就已经意识到婚姻同本身的繁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同姓结婚很可能会有近亲血缘繁殖的可能,会造成后代不的健康愚笨,从而有“同姓不婚”的限制。

中国有一姓氏,字不好写音不好读登记时经常弄错,但他们祖先厉害

在当时同姓结婚会是收到很严重的惩罚的。这样一个姓氏就是一个通婚的单位,这样本姓的后代就要与另一个姓氏的后代通婚。在当时正是“母权制”,后代的姓都是跟着母亲的姓,在这种制度下,一个姓之下就会产生一些新姓,一个氏族就会逐渐分支成若干个新的氏族。后来随着“母权制”转化为“父权制”,女性的姓也逐渐被父系姓氏所承袭。陆终之后的六姓或者八姓,就是这样演变过来的。

关于芈姓还有这个小小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之前有个芈家村,村里的人们都很富裕,每天过着幸福的生活,学者辈出。有个老汉每天都会到河边或者山上去放牛,一天老汉按照平时的习惯来到一个河边,不知从哪里跑来一头老牛,老牛来到河边之后总是抢着吃草还用牛角顶老汉家的牛,不让牛吃草。老汉看着自己心爱的牛被欺负,一气之下拿起刀把那个老牛给砍了。

结果那条河因为老牛的血变得越来越红,慢慢延伸一直红到天际。顿时雷声滚滚响且耳边,一股烈火从天而降。整个芈家村瞬间燃烧了起来,这一烧就是整整的两个月。据说老汉砍的那个老牛是神牛,这是在惩罚芈家村,从此芈家村没有了,村里的人也都四处逃亡了。

中国有一姓氏,字不好写音不好读登记时经常弄错,但他们祖先厉害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可现在生活中芈姓的人也是很少的。据统计现在全国姓芈的不超过1万,主要集中在徐州和南京浦口。在徐州有一个叫芈昱廷的围棋天才,自小开始学习围棋,十七岁就在首届“梦百合杯”世界围棋金标赛决赛第四盘中盘胜中国九段古力,成为世界冠军。由于芈姓很少见,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闹过笑话。

现在居住在南京的芈福英老人,刚从家乡搬到南京的时候,需要到公安局录入信息,因为当时还都是手写的,办事人员就将芈字写成了芋,芈老太便成了芋老太。直到数据库的更新,芈老太才去公安局把户口本字上的名字改过来,芈老太年轻的时候在一家汽车厂上班,当别人问及她的姓名时,怕别人不认识,还要给解释怎么写,就直接说自己姓“米”,芈老太认字但是不会写,把自己的姓说成“米”也免去了一些尴尬。

中国有一姓氏,字不好写音不好读登记时经常弄错,但他们祖先厉害

再有就是生活在鼓楼的芈然,他们家族的芈姓就有二十几人,占据了将近南京芈姓的一半数量。家族的长辈们大部分都生活在浦口和鼓楼附近。他是一个公务员,在他的印象中,几乎没有人和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能把他的名字念对的,写错更是家常便饭。据芈然回忆,家中是有一本家谱,但也都是最近几辈的花名册,在向前追溯,他和父亲也说不出了。

还有一位叫米友梅,她现在是海南大学的教师,在她二十九岁之前身份证上的名字都是“芈友梅”,在老家她还有个弟弟,弟弟身份证上的名字还是芈姓。研究生毕业后,她去了珠海一家公司上班。迁户口的时候“芈”字打不出来,就打成了“米”。改了姓之后她的生活是比之前方便多了,没有人在去追着问她芈字是什么意思,怎么写了。但是家里的长辈们不高兴了,尤其是她的大伯芈一之,他是史学界的大人物,很早之前就研究过芈姓的来源,告诉她和弟弟芈姓历史很悠久,是楚国贵族的姓。

中国有一姓氏,字不好写音不好读登记时经常弄错,但他们祖先厉害

父亲也跟她提过,芈氏家族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都非常的重视,因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据史料记载屈原是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是芈氏一族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特别是看了《芈月传》之后,米友梅更是希望能改回自己的芈姓,也是尊重自己的姓氏,但是,现在改名字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啊改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