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健康66條(第三期)

健康生活伴隨我們一生,掌握健康生活的技能與技巧,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歡迎您繼續關注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健康66條(第三期)。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三期)

基本知識和理念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三期)

7.成年人的正常血壓為收縮壓≥90mmHg且<140 mmHg,舒張壓≥60mmHg且<90 mmHg;腋下體溫36℃~37℃;平靜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

正常成年人血壓收縮壓大於等於90mmHg,小於140 mmHg,舒張壓大於等於60mmHg,小於90 mmHg。白天略高,晚上略低,冬季略高於夏季。運動、緊張等也會暫時升高。脈壓是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正常為30~40 mmHg。收縮壓達到130~139mmHg或舒張壓達到85~89 mmHg時,稱血壓正常高值,應當向醫生諮詢。

成年人正常腋下體溫為36℃~37℃,早晨略低,下午略高,1天內波動不超過1℃,運動或進食後體溫會略微增高。體溫高於正常範圍稱為發熱,低於正常範圍稱為體溫過低。

正常成年人安靜狀態下呼吸頻次為16~20次/分,老年人略慢;呼吸頻次超過24次/分為呼吸過速,見於發熱、疼痛、貧血、甲亢及心衰等;呼吸頻次低於12次/分為呼吸過緩。

成年人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超過100次/分為心動過速,低於60次/分為心動過緩,心率的快慢受年齡、性別、運動和情緒等因素的影響。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三期)

8. 接種疫苗是預防一些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兒童出生後應按照免疫規劃程序接種疫苗。

疫苗是指為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用於人體預防接種的預防性生物製品。對於疫苗可預防疾病來說,相對於疾病所造成的致死、致殘風險和經濟、精神損失,接種疫苗所花費的錢是很少的。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

疫苗分為兩類。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第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

我國實施國家免疫規劃,為適齡兒童免費提供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麻疹風疹聯合疫苗、麻疹風疹腮腺炎聯合疫苗、A群流腦疫苗、A+C群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甲肝疫苗、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預防12種傳染、感染性疾病。公民可自願自費選擇接種第二類疫苗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水痘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我國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兒童出生1個月內應辦理預防接種證,每次接種疫苗時應攜帶預防接種證,兒童在入托、入學時需要查驗預防接種證。預防接種是兒童的基本權利,兒童監護人應按照程序按時帶孩子接種疫苗,因故錯過接種的要儘快補種。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三期)

9. 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患流感的機會或減輕患流感後的症狀。

流行性感冒(流感)不同於普通感冒,是一種嚴重的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致病性強,傳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節性流行,嚴重危害公眾健康。兒童、老年人、體弱者免疫力低、抵抗力弱,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和流感病毒匹配的流感疫苗可預防流感,減少患流感的機會或減輕患流感後的症狀。兒童、老人、體弱者等容易感染流感的人群,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接種流感疫苗。由於流感病毒常常發生變異,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種方能獲得有效保護。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三期)

源自甘肅健康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