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记

开会记

开会记

作者|忘川(富顺县散文学会会长)

依《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会”者,“聚合,合在一起”也;“开会”者,“若干人聚在一起议事、联欢、听报告”也。人乃万物之灵,聪明绝顶;会是沟通之道,交流共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群结队,求同存异;既可共商大计,亦可党同伐异。有人必生会,人众会就多。由是,楼堂馆所兴焉。

当今之世,全球人口五六十亿。五洲四海,文山会海蔚然大观。察之,有大会小会之分,亦有务虚务实之别;有高级高层之会,亦有普通基层之会;有聚于庙堂共商国是之会,亦有群于田间地头狠抓落实的现场会;有隆重庄严之会,亦有稀松娱乐之会;有临时紧急之会,亦有平常例行之会;有力挽狂澜之会,亦有可开可不开之会;有高瞻远瞩之会,亦有急功近利之会;有皆大欢喜之会,亦有黯然神伤之会……会由人开,不免人间百态;开会之人,来往于楼堂馆所。亦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后穿梭于山水之间,名之曰考察调研。

吾乃细民布衣,奔波于生计,间或也受遣参加一些业务会。每会吾皆用心一也:秉笔端坐,洗耳恭听,仰望台上,不时把双掌相互拍击,直到掌心发痛。盖近年齿序渐长,几不涉会。

戊戌之春某日,临时受遣赴蓉参会。下午5时得令,急央同事网上订票,7时出发,次日一早开会。到蓉已近10时。客车吐吾于一地铁站口,入地乘车至龙泉,打的至会议所在地登记入住。途中,曾问路于就职当地的同乡诗人子君兄。安放行礼后,应其热忱之邀,饮于夜深之街头。翌日早餐后,揣纸笔作郑重貌至会场。见人迹寥落,无签到之器具也。遂去电询问,答曰:“汝不知否?延期矣。听候通知。”吾心黯然。幸此时龙泉桃花盛开,去岁青诗班同窗贺通兄邀吾参加龙泉乡村诗会,欣然前往,不仅得识诸多早闻大名的文朋诗友,亦赏龙泉桃花容颜。听诗声朗朗,看遍山桃红,品陈酿佳醇而归。相逢不饮空归去,漫山桃花也笑人。至于会期,再无音讯。

入秋某日,复受命赴蓉参会。吾忧诸事耽延,逐负电脑而行。临出门前半小时,尚伏案校稿。匆匆入车站、取票过安检,仍懵懵懂懂。行至连界服务区,停车小憩,让五谷轮回。下车前,驾者告曰:“注意车号。”吾故意回视车牌,尾号576也。入厕返,见一大巴车牌尾号为576,登车一看,奈何邻座男人变女人耶?疾趋步而出。见后接踵而靠的大巴车牌尾号亦是576,方知大意上错了车。车近蓉城,故交相约一聚。故电告会务,报到当晚不就餐只入住,并询问会址具体路线。答曰:“汝岂不知?会议易址,改在它处。”吾茫然。甫悉新旧址之间跨越两区。苟非借故询问,岂不徒然劳顿、辗转街衢?向晚,与故交相聚。言及易址,故交曰:“汝之会很饧。”吾立马正色曰:“非也,吾参之会向来郑重,必定是团结的会、胜利的会、圆满成功的会!”其质曰:“然临时易址也未通告,何也?”吾举杯敬酒而言它。当夜至新会址,灯火已阑珊。

次日早餐毕,振衣冠,入会场。久不参会,喟叹油生:昔之领导,华发丛生;新来面孔,迎面不识。各项议程顺利进行,吾笔记不辍,鼓掌不止,不吝巴掌拍麻,在所不惜。必须的,犹既入微信群,不管三七二十一,点赞不止。会议圆满成功,吾抱得牌证若干而归。临别前,老领导再三叮嘱:汝久不与会久矣,当慎于路、平安归。吾心生戚戚焉,竟无语凝噎。

归途之中,吾尝思之。会之所以为会,成功与否、圆满与否、效率高下,全在人为。人之所以开会,何时开、何处开、开不开,全在人为。是故开会即人为会合、言行交汇。由是观之:与会,当慎言独行;夫唯慎独,故无忧。

2018.9.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