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潘政益:干执行需要火眼金睛,更需要心思缜密

人物名片

「风采」潘政益:干执行需要火眼金睛,更需要心思缜密

潘政益,男,1989年2月出生,2013年进入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工作,2016年,在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当口,他从工作了三年的刑庭调入执行局。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状态,他从一开始在保全组从事案件材料整理、执行文书起草校对,到后来进入查控组从事被执行人财产查控、节点管理、案款发放等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认真仔细完成。近两年来辅助或承办的案件中,没有因为消极执行、违法执行等被当事人投诉或被上级法院监督纠正的情况。

火眼金睛搞查控

查控工作作为案件执行的第一道流程,案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且随着“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不断深入,查控工作标准也相应提升:立案三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三日内发起网络查询,对所有被执行人的杭州市范围内不动产、车辆查档......作为一名80末“小将”,潘政益年纪轻轻就担负起了执行局查控组“领头羊”的重任。

「风采」潘政益:干执行需要火眼金睛,更需要心思缜密

为了寻找、查实每一条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潘政益穷尽一切查控手段,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存款、理财、车辆、房产……任何网络查控手段都不能少;询问申请执行人能否提供有用线索、实地查看被执行人住处和涉案财物、约谈被执行人……传统查控手段也不能忘,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布下查找财产天罗地网。在他的带领下,执行查控组规范查控流程,统一操作手法,提升查控质量,提高快执效率,为紧张的破难氛围注入年轻干警的青春正能量。

「风采」潘政益:干执行需要火眼金睛,更需要心思缜密

此外,查控组还负责快执案件的办理,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他主动加班加点,两年来共执结案件927件。办案数量上去了,办案质量也不能落下,他坚持“细心、耐心、恒心”的工作原则,终本合格率、执限内执结率、实际执结率、执行款平均发放天数等质效指标在全局内均名列前茅。

心思缜密干实施

在办理一起金融不良债权追偿纠纷案时,因涉案的三十多间抵押商铺远在金华浦江,潘政益多次赶赴浦江,现场逐间查看涉案房产位置和房内情况。清单上共有36间商铺,可找来找去,却只找到了34间,还有2间呢?

一边做好已确认位置的34间商铺当前占有人的解释清退工作,另一边,他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渠道查找剩余2间“下落不明”的商铺的蛛丝马迹。为了弄清抵押合同上涉案房产信息和实际房产登记信息的不同,他来到浦江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调取了登记信息、建筑平面图、土地分摊明细等材料。经过比对,他发现了2间商铺的疑似位置,但重新回到现场寻找,却始终找不到商铺在哪儿。

「风采」潘政益:干执行需要火眼金睛,更需要心思缜密

明明建筑平面图上有这2个商铺,为什么实地却看不到呢?难道这2个商铺穿上了“隐形衣”?想到这儿,潘政益决定寻找知情人士来“支招”。

“老乡,你住这儿这么多年,有见过这2个商铺吗?”

“王经理,这边都是你们公司的房子,那你知道这2个商铺具体在什么位置吗?”

附近群众、商铺租客、被执行人公司员工……能想到的知情人他都问了个遍,终于,找到了一丝线索……

“这个商铺说是商铺,其实可能是规划的电梯间改造的,没有门牌,你去对比一下建筑平面图应该能找到。”商铺的“秘密”被道破后,他恍然大悟,为何之前在那个位置来来回回走了这么多次,愣是没找到这个商铺,原来它外表根本就不是一个商铺。

一间商铺总算是找着了,那么还有一间呢?“这个位置建设平面图上是有的,但是你从外面看是找不到的,因为它进口都被封起来了,没有大门,只在墙上开了一个通风口。”还有这种操作?为了核实附近群众提供的另一个商铺的位置线索,他找来梯子,爬上这个通风口,用手电筒朝里照去。果然,一个类似密室的房间呈现在他眼前,四面全是墙,唯一的口子就是他探头的这个洞。

「风采」潘政益:干执行需要火眼金睛,更需要心思缜密

至此,2个“神秘”商铺都找到了,下一步执行工作得以继续下去。

“我去过这么多涉案房产现场,这两个商铺的位置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没点毅力还真不一定能找到。”说起这起案件,潘政益印象深刻。

执行工作五味杂陈,可能大多数人看见的、记得的,是一次执行的成功与否,却很少有人知道执行路上执行干警们的执着、用心和坚守。每一次执行背后,他们挑灯夜战查找线索,严谨细致研讨案情,竭尽全力维护当事人权益。攻坚执行,潘政益们一直在路上!

(下城法院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