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应该新增一条谚语:刘表入荆州,皆大欢喜

在关东联军做讨伐董卓的准备工作时,孙坚把荆州刺史王睿火并了。随后刘表就拿着长安政府颁发的委任状单枪匹马进入荆州,并且成功取得了刺史之位。

刘表这个荆州刺史的上位过程显得非常诡异。因为从表面上看,刘表这个荆州刺史是汉献帝任命的。可谁都知道,当时的汉献帝被董卓控制着。

教科书应该新增一条谚语:刘表入荆州,皆大欢喜

所以当刘表到荆州赴任时,袁术就冠冕堂皇地说:“刘表是董卓的走狗!我们不能让他当荆州刺史!”

但是当刘表单枪匹马地出现在宜城的时候,当地荆州豪门立刻选择了支持刘表,刘表也在这些荆州豪门的支持下迅速接管了荆州。

荆州有多重要?熟读《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的朋友闭着眼睛也能回答这个问题。而在当时,够资格竞争荆州刺史的人还有孙坚和袁术呢!为什么这二人最后都没能成功接管荆州呢?

教科书应该新增一条谚语:刘表入荆州,皆大欢喜

先说孙坚,答案非常简单:孙坚要是敢这么做,那就是他自己想找死。

此时乱世刚刚开启,一个没有豪门背景的郡守却用莫须有的罪名,击杀了一个刺史。如果这位郡守还敢用武力接管刺史的地盘,那么在士大夫集团的眼中,他一定会比董卓更危险。

所以,孙坚在击杀荆州刺史后,自然得做出一种极高的姿态:我之所以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完全是因为他不支持我讨伐董卓,我的一番作为只是为了国家利益,绝无私心。

教科书应该新增一条谚语:刘表入荆州,皆大欢喜

再说袁术,答案也很简单:袁术的势力太大,如果袁术进入荆州,荆州士大夫集团很有可能会损失相当多的利益。

袁术势力太大,就意味着他有着太多的嫡系,而这些嫡系就有可能大举接管荆州的主要军政职务。这样一来,荆州士大夫集团获得相关职务的机会,就会变得非常小了。

所以,荆州士大夫集团自然希望荆州自治:荆州是荆州人的荆州,荆州的主要军政职务,都应该由荆州人或者是荆州人认可的人来担任。

荆州士大夫集团都排斥袁术接管荆州,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袁术一旦接管荆州,很可能会让荆州的和平环境一去不复返。对当地的军民而言,谁当这个荆州刺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给荆州带来和平稳定。

这一点袁术绝对做不到。因为袁术的势力太大,一旦拥有荆州之后,袁术立刻就能如虎添翼。接下来的事情显而易见,袁术一定会利用荆州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角逐天下。

基于英雄史观的角度,某个人驱赶着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角逐天下,自然是最激动人心的盛况。但是基于当地士大夫集团和普遍老百姓的利益去看,这就是避之唯恐不及的灾难。

一将功成万骨枯,谁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够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呢?

教科书应该新增一条谚语:刘表入荆州,皆大欢喜

所以,大家自然希望有一位“有声望、无势力、无根基”的外地人成为荆州名义上的领袖。这种领袖想要在荆州站稳脚跟,就必须配合荆州士大夫集团,甚至是依赖荆州士大夫集团。

在这种背景下,刘表拿着汉献帝(董卓)颁发的委任状就到荆州上任了。

对于长安政府的这项人事任命,荆州士大夫集团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刘表完全符合那“有声望、无势力、无根基”的标准,这样的人无法在实际上成为荆州的领袖。如果刘表足够聪明,那么荆州士大夫集团也乐意把他供奉起来。所以当刘表还没有进入荆州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大多数荆州士大夫集团的支持。

教科书应该新增一条谚语:刘表入荆州,皆大欢喜

简单来看,接任的荆州刺史只要符合“无势力、无根基”即可,为什么一定要“有声望”呢?

如果大家都像袁术那样嚷嚷着“刘表就是董卓的走狗”,那么荆州士大夫集团也会灰头土脸的。因为,大家都在讨伐国贼董卓,你们居然还支持董卓的走狗,这叫什么事呢?

可是这个问题被刘表的名声轻易化解:刘表是八顾(八俊)之一,是汉末赫赫有名的人物;刘表是鲁恭王之后,堂堂正正、货真价实的汉室宗亲。你说汉室宗亲给董卓当走狗,也不怕风大吹掉了你的牙?

所以,把这番话拿到明面上来说:“刘表声名煊赫,又是汉室宗亲,无论是名声还是身份都当得起一个荆州刺史。谁要是敢否认这一点,谁就是否认了我大汉王朝的数十万宗亲和身在首都的国之重臣!”

教科书应该新增一条谚语:刘表入荆州,皆大欢喜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荆州士大夫集团的领袖蔡氏和蒯氏在第一时间承认了刘表的合法性。蔡氏还将家族成员蔡夫人许配给刘表,就是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表示:“我们荆州一定会在刘刺史的带领下,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而刘表也是一位八面玲珑的人物。当时的汉帝国刚刚崩盘,荆州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资源并没有充分整合。此时的蔡氏和蒯氏名为荆州士大夫集团的领袖,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压倒性的优势。

而蔡氏和蒯氏带头支持了刘表,刘表成为刺史后也积极回报了蔡氏和蒯氏。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乃使越诱宗贼帅,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而取其众。遂徒治襄阳,镇抚郡县,江南悉平。”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来:刘表和蔡氏蒯氏联手,清洗了一批荆州的地头蛇势力。在此基础上,荆州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实现了第一次大的整合。于是产生了以刘表为领袖、蔡氏蒯氏为骨干的的领导班子。这个领导班子成立之后,荆州很快就实现了自治。

教科书应该新增一条谚语:刘表入荆州,皆大欢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