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炙子烤肉,你吃過了嗎?看著都流口水

老北京講究吃羊肉,除了聞名的銅鍋涮羊肉還有另外一種傳統的吃法——炙子烤肉!香氣四溢,巨香撩人。除了擼串,這樣的美味當然是現在時節不可錯過的,小編為大家盤點了京城幾家吃完會念念不忘的“炙子烤肉”。

炙子烤肉的歷史

提到老北京炙子烤肉相信很多來到北京的小夥伴們都很稀罕,比起韓式日式烤肉,老北京烤肉更實在的多,熟悉炙子烤肉的味道,那麼它的歷史相信很多年輕人並不十分了解。

相傳這種烤肉形式起源於塞外,由遊牧民族傳入京城,遊牧民族性情豪爽,喜大酒大肉,他們將大塊切好的牛羊肉用蔥、姜、料汁喂好放入頭盔裡點燃馬糞烤至半熟食之,自覺味道甚好,此類方法就此流傳。

如今,北京炙子烤肉在工藝上味道方面都經過許多次改良,變得越來越適合老北京人的口味。不信的話你就去這些老北京炙子烤肉店嚐嚐~

北京的炙子烤肉,你吃過了嗎?看著都流口水


01.京城名氣最盛——“南宛北季”

“南宛”指的是當時北京城南的烤肉宛,而“北季”則是位於西城區什剎海銀錠橋畔的烤肉季。

京城老字號烤肉宛創建於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掐指一算可以算京城炙子烤肉中“先河之輩”,這裡的烤肉以牛肉最負盛名。他家烤好的牛肉溢油, 蕩香,口感鮮嫩多汁。

推薦理由:

選肉講究。他家的牛肉用的是西口產的、四齡半的、閹過的公牛或只產過一胎的乳牛。部位也只選用上腦、尚頭裡脊等鮮純處。用尺許長的特製鋼刀,把肉“拉切成”柳葉形肉片,一斤約出一百五十片左右。

烤制講究。烤肉所用燃料為松枝或松塔,烤肉炙子也是特製的,據說炙子上“鐵條”間距是有“玄機”的。

名人推崇。烤肉宛的烤肉曾被幾代名人推崇。清末代皇帝的堂兄溥儒為烤肉宛親自題寫字號牌匾,中國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在品嚐了烤肉後,特題寫個鐘鼎“烤”字,並寫了跋。郭沫若、梅蘭芳等名流都曾在此留筆。

烤肉宛(雍和宮店):東城區雍和宮大街185號(近簋街西口)

烤肉宛(南禮士路店):北京市西城區南禮士路58號

烤肉宛(萬泉河店):北京海淀區萬泉河路69號(近人大西門)

人均價格:人均100-200元不等

烤肉季成立於清朝道光28年(1848),距今已有160年的歷史,位於風景秀麗的什剎海,是京城知名的中華老字號。烤肉季有“三絕”:烤羊肉、觀景、賞荷。

北京的炙子烤肉,你吃過了嗎?看著都流口水


推薦理由:

吃法獨特。不同形式,不同風味。以口味劃分的話,有“老、嫩、焦、糊、甜、鹹、辣”八種口味。其中“懷中抱月”最講究技術:烤制時,肉攤成一圈,中間打個雞蛋,凝成一體,所謂“懷中抱月”。

燒餅一絕。烤肉季的燒餅可謂是“千層燒餅”,外皮香脆,內裡酥軟。

地址:聚德華天烤肉季(什剎海總店):北京東城區東城區前門鮮魚口衚衕72號珠市口東大街北側前門東大街南側

烤肉季(後海店):地外大街前海東沿14號

人均價格:人均100元

02.京城最火爆小店——烤肉劉 、聚齊兒、厚味居

一提起老北京炙子烤肉,很多年輕的朋友腦袋裡都會閃過三個字“烤肉劉”。在京城人氣可是相當火爆的,價格也很親民,100元管飽。

店主是個大鬍子老者,據說原來在某著名烤肉館做廚師,退休後開了這家店。烤肉的量超大,一人一盤的量已經富富有餘。烤牛肉、烤羊肉、烤金針菇、平菇都是提前醃製好的,伴上香菜和洋蔥,味道超級贊。魚豆腐醃得也很有味,量大、煙大,很有老北京的感覺!自釀啤酒放在一個大罐裡;酸梅湯也是自制熬出來的,搭配烤肉再合適不過。

地址:宣武區虎坊橋臘竹衚衕80號(工人俱樂部對面)

人均價格:70元

後起之秀聚齊兒炙子烤肉隱藏在後海衚衕裡的小店。老闆是80後,小店佈置得很溫馨,牆上的圖繪正是80後小時候和小夥伴們玩的遊戲,因此隨處都有80後懷舊的味道。

老北京的炙子是用銅鍋和鐵板形成的,正上方有排煙的裝置。烤肉的肉質鮮嫩入味。肉是提前已經醃好的,分量很足,下面還鋪了些洋蔥和大蔥。烤牛肉比較瘦,帶筋,烤完了嚼勁十足啊;烤蘑菇也很香;雞肉最為軟嫩可口,味道濃厚,略鹹,但很好吃;雞腿味道濃厚,但一點也不膩;雞心雞胗拼盤,非常脆,有嚼勁兒。雞肉腸和豬肉腸可以各點半份。喝水喝啤酒用的是小小的搪瓷缸,好像是知青時代用的。

推薦:聚齊兒烤羊肉、秘製雞腿肉、聚齊兒烤牛肉、特供羊排

地址:西城區 羊房衚衕3號(近德勝門內大街)

人均:68元

厚味居老北京炙子烤肉位於北京虎坊橋西經路,門面不大,名氣卻不小,上過北京臺的美食電視節目。六點一過,門口等位的已經出現了,生意確實火爆!

上下總共兩層,環境很親民,服務也還算跟得上。且不挑剔這些,這裡老北京風味濃重,烤牛肉、羊肉都是桌桌必點,牛心管也很有嚼勁。主打老北京自然少不了各式老北京小吃,比如爽口的水晶紅果,特色北京小吃金糕梨絲、平時經常涮著吃的百葉,在這裡也能烤著吃;炸灌腸、羊油麻豆腐、羊肉氽面都是不錯的配菜和主食。

地址:西城區南緯路31號院西11-2號

人均:84元

老北京炙子烤肉的講兒

北京的炙子烤肉,你吃過了嗎?看著都流口水

炙子爐不能少。北京人用鐵條釘成園鐵板,叫做炙子,下面用果木炭或送木炭取火,將牛肉或羊肉切成薄片煨好味後,放在炙子上用長筷翻烤,不一會滿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這氣氛就能使人胃口大增。”

老北京人兒最愛”武吃”。老北京炙子烤肉可以分文吃和武吃兩種吃法。所謂文吃,就是自己不用動手就能吃到烤肉,吃法斯文,但少了親身參與烤肉的樂趣與期待;武吃,就是自烤自吃。

京城文玩大家王世襄曾這樣形容舊京文人對“武烤” 的鐘愛:“記得五十年代前每次去烤肉宛,總是等到那副老炙子騰出空兒時才去烤,一足蹬板凳,一手執長筷子,隨烤隨吃......”即使到了現在許多進店的顧客依然更偏愛武吃。

麻醬燒餅不能少。傳統老北京烤肉使用的配食,尤指主食是芝麻醬燒餅。燒餅一定要現烙現吃,不可用冷的、剩的燒餅。那樣的燒餅,既沒有賣相、也沒有好味道了。芝麻醬燒餅特有的麻醬香味配上滋滋流油的烤肉,那味道別提多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