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好大「官威」,該挨打的只是學生會?

大學生好大“官威”,該捱打的只是學生會?

“楊主席是你們直接@ 的?”一個大學生,滿嘴官僚氣,這媚上欺下的奴才相是跟誰學的?聊天群內,國罵在口,詞鋒如潑婦,罔顧禮義廉恥的德行又是誰教的?令人失望的是,類似的事情似乎並非偶發:

就在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這起“學生官僚”事件的跟評中,又曝出四川理工學院學生“過節必須給社聯‘主席’發祝福,因寫錯名字大會批評”事件。

而今年7月份中山大學任命200多名“部長副部長級”幹部事件,也曾引發社會關注。

無論是精英教育還是大眾教育,不在畢業後就變成社會的負擔,都應該是對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這裡所謂的“負擔”,失業還在其次,道德修養更顯重要。一個道德能力有問題的人,工作能力越強,可能對社會造成的破壞越嚴重。

以此言之,從這些多發的“學生官僚”事件,我們只看到道德教育的崩潰,以及高校學人精神的淪喪。一個尚未完成學業就已學會了“官場手腕”的人,能在事業上做出什麼樣的好成績我們尚不清楚,但其會造成什麼樣的社會問題,卻是前車可鑑、有跡可循。

令人擔憂的是,身影頻現的“學生官僚”隱隱顯露出這樣一種惡劣趨向:大學的“小社會”正在將寒窗十年苦戰過高考的學生,打磨成一個個尾大不掉、見風使舵的小人。

而更嚴重的是,與多少有點“家長責任”的中小學教師相比,大學生的素質問題,在並未嚴重到違背法律的情況下,似乎是無人擔責的。正如在此次事件中,就有不少網友將這種“官僚習氣”推到了大學裡林林種種的學生組織上,更有直言“招聘中遇到學生會領導直接拒絕”者。

這種偏激的論調,說明了“學生官僚”已非一時一地的偶發問題,但也同時說明了大學教育的責任缺位。

如果孩子出了問題的責任都在孩子,那麼要家長何用?同樣,如果學生出了問題,只是歸責於學生組織,那麼教育者的職責便也成了空中樓閣。

在此次事件中,校方“已對當事人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的回應多少讓人看出應對輿情的味道。

大學生好大“官威”,該捱打的只是學生會?

然而,風波之後,學生社團的惡劣風氣如何遏制?學生幹部的遴選機制是否有問題?如此出口成髒,又是否對學生有相應懲戒機制?

並非每個大學裡的學生組織都有問題,也並非每個進入校園團體的人都會沾染不良風氣,學校不作為,就是坐視學生團體被“汙名化”乃至“妖魔化”。或許不是每所大學都應該“白衣飄飄”,但是若學生出了問題,我們只會對學生“恨鐵不成鋼”,這無異於另一種“官僚”:避重就輕,敷衍塞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