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岳飞不被12道金牌召回 南宋能收复中原还都汴梁吗?答案玄妙

(一)宋高宗父子患有严重心理疾病:“恐金症”与“恐武症”胶着无以自拔

任何人,一旦患上“恐XX症”是很可怕的。这是心理上的癌症。比如宋徽宗与宋钦宗宋高宗父子们,就患有先天性的“恐金症”与“恐武症”。皇上如此心理畸形变态,是癌症患者,还能收复失地?还能还都开封?绝无可能。几个武将的聒噪起不了决定性作用,一两场局部战役的胜利改变不了天下大势,更改变不了皇上脆弱的心智。可惜啊,当时缺少心理医生,宋高宗患的是严重的心理疾病,无法心理干预与治疗。

曾经那时,当金兵刚刚攻破太原与北京,还没过黄河呢,文艺范儿宋徽宗皇位也不要了,画也不绘了,强行让位给儿子,国破的关键时刻撂了担子,吓得往南逃,还不忘带上六贼解闷。宋钦宗见父亲南跑,自己也马上收拾好行装,准备西撤进入关中钻入秦岭,李纲勇敢地扯住了钦宗的衣袖,才有了由李纲主导的第一次东京保卫战,金兵围困汴梁40天而不破,虽然割地(割给金国三镇)赔款,但金兵总算北撤了。宋徽宗在南方旅游完了又回来了。历史往往开大玩笑。假设,宋徽宗当时“恐金症”犯得厉害,干脆住南方不再北回,即使第二年“靖康之耻”发生,也不至那么惨。其码太上皇还在南方压阵呢!

如果岳飞不被12道金牌召回 南宋能收复中原还都汴梁吗?答案玄妙

宋高宗赵构

宋代赵家人对武将的防范打压那也是有遗传性的。徽宗父子也患有先天性“恐武症”。金兵刚一北撤,李纲就被变相赶出了朝廷,让他去敌占区太原,李纲指挥不了那儿的军队,又被贬去重庆(夔州)。有时,坏事往往变成好事。当“靖康之耻”发生时,李纲往汴梁赶,可还没到,开封城已破了,他成功避开了祸乱,没有被掳走,上苍有眼啊。同样和李纲有相似“待遇”的还有后来的隆祐皇太后孟氏,24岁时就被宋哲宗废黜幽居,不过也由此而没有被金兵北掳。当时赵构康王府三位有名的妻妾和五个女儿全被金兵掳走,但是惟有妾潘氏已有妊娠,因无名位,住在开封自己的娘家,躲过了这一劫,后来回到赵构身边,生下了赵旉。所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倒霉”事儿时,千万别报怨,坏事往往会变成好事。这是辨证法。

再后来,康王赵构在南京(商丘)即帝位,面对山河破碎,本应兴复图存。可赵构呢?把宗泽这样的忠臣良将排济出去,信任的是谁?奸相黄潜善等等一群贪生怕死谄湄无能小人之辈。跑,再跑,逃,再逃。当宗泽收复了汴梁,修葺好了皇宫,连上20道奏疏,广大将士急切盼望赵构重返东京,临视中原,收复旧疆,恳请其还驾开封。可赵构呢?做梦都是金兵打来了,“恐金症”犯的严重,不但没北上,反而向后转继续往南跑了。要说跑的功夫,赵构可拿冠军。常言说“吓破胆”,赵构的胆肯定有毛病。打得赢打不赢是一码事,作为一国之君,怕敌畏敌躲敌未战而心理先输,令大丈夫不齿。赵构跑啊跑,从北到南跑了个大大的“S”型,最后总算稳在了杭州。可是又宠信太监,重用小人,一个“战时小朝廷”竞如此乌烟瘴气,激起了“苗刘兵变”,太监小人们被杀光了,可赵构被吓成了阳痿。当韩世忠赶走了苗、刘二将,解救出赵构时,他竞然抱住韩世忠的大腿嚎啕大哭一个时辰,比小孩还小孩。

再再后来,终于有个志同道合者来到身边。秦桧给他带来的,不光是“北人归北,南人归南”的理论创新,和宋、金实打实的议和息战,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救治或舒缓宋高宗的“两恐症”。秦桧给赵构带来了救病良方,所以高宗离不开秦桧而重用秦桧20年,这叫心理依耐综合症。而岳飞等主战派的打啊杀啊北伐啊,让宋高宗心惊肉跳,“两恐症”时常半夜重犯,折磨着他无法入眠。怎样才能睡一个安稳觉呢?怎样能安稳地多活几年呢?罢兵息战,与金议和。没有之一。为此不惜杀了岳飞这样骨灰级的主战灵魂人物。

如果岳飞不被12道金牌召回 南宋能收复中原还都汴梁吗?答案玄妙

抗金英雄岳飞


(二)回头看看。一个政策,两种理解。十二道金牌可能是子虚乌有

岳飞军进军河南之初,朝廷任命岳飞为京西路宣抚使,河南河北招讨使兼营田大使。宋朝的官名很长、虚实结合,最后一个才是实差。其中的营田大使的任务是,安置流民,恢复发展生产,丰实国库,解决军粮。朝廷的任命意思很明显,不是真的为打仗而打仗,不是真的为收复失地(城池)而拼命,终极目的是:把各地的流民组织起来军事化管理,开垦屯田或垦种荒地,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恢复发展生产。可以看出,朝廷并没有限制岳飞军向北挺进,或者说直捣黄龙府的志向的意思,反而是给岳飞下达收复北方失地的任务,但是目的以战止战以战养战战,多种小麦多产粮。而岳飞呢?把宋高宗的政策付诸实施为单纯的军事行动。要么是岳飞没有吃透文件精神,要么是有意曲解政策。可是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宋高宗就迫不及待的让岳飞从河南撤军?并且,在岳飞军撤出河南后,金军没有了后顾之忧,很快就挥师南下围攻巢湖,这难道是朝廷愿意看到的?宋高宗虽有心理疾病,但是他不是傻子。

如果岳飞不被12道金牌召回 南宋能收复中原还都汴梁吗?答案玄妙

郾城大捷军事图

回头看看。岳家军两次大捷。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郾城大捷、颖昌大捷、破“拐子马”,岳家军前锋已抵达离曾经的宋都城汴梁(开封)只有四十多公里的朱仙镇。收复东京指日可待。然而七月二十日前后,一天之内,岳飞却接到了十二道金牌递发的班师诏。措词严峻,不容争辩地立召岳飞班师回朝。所谓“金牌”,并非用黄金制造,它只是宋代邮驿传递制度的一种形式。含“金”量没有。宋代邮传一般分步递、马递、急脚三等,宋神宗时增设了金字牌递,或称金字牌急脚递,理论上日行500里,主要传递紧急诏旨和军情。金字牌用一尺长的木牌,涂上红漆,刻上“御前文字”数字,涂上金黄颜色,十分刺眼。传递时人们形容“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

再回头看看,当时临安到郾城之间大约2000里路程,如按理论上规定要求,金字招牌需要4天时间,但实际上行程需10天以上,一个来回就是20天以上。也就是说,都城临安的宋高宗与前线郾城的岳飞,通一次信息需20天时间。

十三道金牌可能是子虚乌有。岳飞在郾城大战前夕,约七月五日给朝廷上一奏报,报告了岳家军动态,奏明”……伏望速降指挥,令诸路之兵火急并进”。奏报过后十余天,朝廷无一兵一卒进援的消息。熬过了郾城、颖昌两场恶战之后,约十八日前后,却迎来了一道班师诏。就是说,高宗皇帝在七月八日前后,约正值郾城大战正酣之际,发出了第一道班师诏。岳飞不愿舍弃大好的进军形势,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奏章,反对就此班师回朝。然而只隔了两三天,就在一天之内收到了高宗命令班师回朝的十二道金牌。三天之内,前后总共是十三道金牌。

如果岳飞不被12道金牌召回 南宋能收复中原还都汴梁吗?答案玄妙

金牌其实是木制的


(三)岳家军孤军深入,险象四伏。宋高宗缺乏极度自信。

回头再看看。就在高宗向岳飞发出了十二道金牌前后,抗金战场形势已发生了微妙变化。这次对金军南侵的抗击,多路人马与敌人处于胶着状态,而岳家军一路血拼北进,已有孤军深入的态势。这时,朝廷又命令张俊、杨沂中、王德等人的部队从前线后撤,使得岳家军孤军更突出在中原战场上。在郾城、频昌两大战役之中,岳家军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也承受了最大的牺牲,实已很难独立支撑这一中线战局,岳家军已陷入孤军无援的境地,成为金军并力合击的唯一对象,如不班师回撤再奋力前进击敌,孤军深入,那就等于自行跳入赵构、秦桧所设下的“陷阱”。或者可以说如不班师,岳家军便处于有可能被围丧师的危险境地。假如岳飞抗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就是抗旨不遵,有可能被金军围困而得不到朝廷任何友军一兵一卒的援助,或者张俊、杨沂中、王德等部会被命令向后转头“围堵”(围剿)岳家军,最坏的结果是可能是大宋军自相残杀。或者他们会截断了岳家军南归之路,无形中与金军南北共夹击,岳家军前景是相当惨淡的。如果形势真的恶化成这般境地,岳家军定是出不了河南地界的,北上过黄河更是几无可能,直捣黄龙府更是神化传说了。

如果岳飞不被12道金牌召回 南宋能收复中原还都汴梁吗?答案玄妙

千古 风波亭


宋高宗极度不自信。如果这十二道金牌是真的,那就坐实了赵构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推断。最后宋高宗有必要连发十二道内容相同的金牌吗?有甚十万火急之事?这只能从侧面说明在外的将领是如何不听诏令,说明高宗皇上是如何地不自信啊。何况,宋代应该从未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这样,就让人们有理由怀疑:历史上是否真有过连续递发十二道金牌的军令诏旨?这个让岳飞饮恨悲叹、壮志难酬的十二道金牌,极有可能是历史学家或小说家的杜撰,以增添岳家军班师回朝的悲壮气氛。

所以,在宋高宗的灵魂深处,压根儿就没有收复啊北伐啊这些细胞与概念。金兵来了就让武将们去抵挡,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南方大海无垠啊,即使能打得过,吓唬吓唬适可而止,不要把金兵惹得太急了,要银子要地盘给他们,只要金国胃口大不怕撑死。当年宗泽20道奏疏都没有把高总请回开封,他此生都不愿或无法再回到那个给他带来伤和恨去处。

如果岳飞不被12道金牌召回 南宋能收复中原还都汴梁吗?答案玄妙

宋、金两国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