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乡下日子清贫,待客却慷慨!孟浩然作诗留念,精析

说到“大城市”和“小乡村”,我们一般会用“繁华”和“偏僻”来分别形容。但是来形容“大城市的人”和“小乡村的人”,便会有另一种说法,前者常会被安上“精明”的头衔,后者则会被套上“淳朴”的称呼。

乡野山村,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吸引了向来倾心田园生活的大诗人孟浩然。虽然年纪轻轻,但孟浩然想得很明白,“不求仕途通达,但求生活悠然”,于是早早就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今天要讲的这首诗,就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写下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乡下日子清贫,待客却慷慨!孟浩然作诗留念,精析

诗题《过故人庄》,“过”不是“路过”,而是“拜访、探访”的意思。“故人庄”,指的是“老朋友的庄园”,即“老朋友的家”,完整的意思就是“拜访老朋友家”。

话说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日子虽然清淡,可过得悠然自在。早起推开门就是满眼的绿色,耳边缭绕的都是“唧唧啾啾”的鸟叫声。看看书,练练字,浇浇花,拔拔草……如此的慢时光,让孟浩然觉得自己的心都被柔化了。

《过故人庄》|乡下日子清贫,待客却慷慨!孟浩然作诗留念,精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天,孟浩然正端坐屋内提笔写字,突然一阵洪亮的声音传入屋内:

“孟老师,邻村那XXX让我给您捎个话,中午上他们家吃饭去!”等孟浩然赶到门口一张望,声音犹在,人影已飘远,原来是隔壁邻居王大哥,他带完口信,继续背着锄头大步流星去田里干活啦。

邻村的XX是孟浩然的老朋友,这个朋友虽然是个农民,家境清贫,待客却极其热情。孟浩然知道,老朋友既然托人捎来口信请吃饭,不用说,一定已经杀鸡上桌,备上了黄米饭。自家养的山鸡,肉质鲜美,孟浩然想着不禁被勾起了馋意,于是快快收拾妥当,关门上路。

“具”,这里是“准备”的意思;

“鸡黍”,字面意思是鸡和黄米饭,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菜。“黍”,指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可见农家的诚挚待客。

《过故人庄》|乡下日子清贫,待客却慷慨!孟浩然作诗留念,精析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朋友家就在隔壁村庄,稍走几步,熟悉的村景便映入眼帘。悠悠的青山横卧在村落外,重重的绿树环绕在村落边。孟浩然一眼就望见了在家门口迎候自己的老朋友,他还是那么憨憨地冲自己一笑,将自己迎进屋内,果然一桌丰盛的饭菜已经准备齐全。

“合”,是“环绕”的意思;

“郭”,指“村子的外围”;

“斜”,这里为了押韵,念“xia”。

《过故人庄》|乡下日子清贫,待客却慷慨!孟浩然作诗留念,精析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与老朋友面对面坐下,斟上农家自酿的小酒,开始享用午餐。屋里的窗子打开着,秋风吹来,好不惬意。孟浩然顺着视线看去,一眼就能望见屋外打谷场上高高摞起的谷垛,菜园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老朋友是个地道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自己种菜,自己种谷打谷。孟浩然于是边和老朋友喝酒边聊天,两人闲聊着桑麻等农作物的收成情况。今年的收成还不错,孟浩然自然举杯庆祝朋友有个好收成。

“轩”,指“窗户”;

“场”,指“打谷场”;

“圃”,指“菜园子”。

《过故人庄》|乡下日子清贫,待客却慷慨!孟浩然作诗留念,精析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不知不觉,一顿饭吃到了夕阳西下。酒足饭饱,孟浩然起身告辞。这真是一个中国好朋友,他恋恋不舍,这顿饭刚吃完,就和孟浩然约好了下一顿饭的时间。孟浩然感动在心,虽有些过意不去,但知道老朋友的邀请最诚挚的邀请,不带一点虚意。于是呢,他也不多推辞,俩人一合计,时间就约在了九月九重阳节。

孟浩然说:“行,我重阳节那天再来跟你喝酒,咱俩就坐在菊花丛里边赏花边喝酒!”这情景,想想都美翻了。

“重阳日”,指“农历九月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喝菊花酒的习俗;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就是边赏菊边喝酒;“就”,指“靠近”;

“还”,这里念“huan”。

《过故人庄》|乡下日子清贫,待客却慷慨!孟浩然作诗留念,精析

没有官场上的阿谀奉承,只有这静谧恬淡的田园生活,孟浩然选择隐居的生活,只有他的内心能告诉他:不追求功名利禄,到底值不值?

只是寻常的农庄,却如此诚挚地招待朋友,在这样朴素淡雅的风景里……想想就令人羡慕!难怪我们的大诗人李白也发出如此的感叹:“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家有牛娃,一起轻松学古诗!欢迎订阅“牛娃学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