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打车居然打到了玛莎拉蒂,小哥人帅车靓,还告诉我可以……

重庆打车居然打到了玛莎拉蒂,小哥人帅车靓,还告诉我可以……

用打车软件叫车

来了一款奔驰

重庆打车居然打到了玛莎拉蒂,小哥人帅车靓,还告诉我可以……

重庆打车居然打到了玛莎拉蒂,小哥人帅车靓,还告诉我可以……

或者一辆凯迪拉克

重庆打车居然打到了玛莎拉蒂,小哥人帅车靓,还告诉我可以……

重庆打车居然打到了玛莎拉蒂,小哥人帅车靓,还告诉我可以……

更或者是一辆马萨拉蒂

重庆打车居然打到了玛莎拉蒂,小哥人帅车靓,还告诉我可以……

这不是小新新逗起耍的

这绝对是三年前

小部分重庆人的真实经历

源于一个富二代吴桂鹏

伙起其他三个富二代

进攻滴滴专车这个行业

△吴桂鹏和他的富二代合伙人们

2015年3月滴滴专车进入重庆,吴桂鹏觉得这是“杀入”互联网O2O的好机会,于是召集另外三个富二代分别是林鑫、谢轶、赵劲松,成立重庆达至汽车租赁公司,做专车租赁业务。

四个人开始用自己的豪车(四个人的车分别是:玛莎拉蒂、凯迪拉克、奔驰、大众CC)当专车,半年后加盟车6000多台,自营车60多台,是当时重庆规模最大、影响力也最大的专车公司。

>>>>父母给100万赚 他赚了1000万

吴桂鹏11岁随父母从汕头来到重庆的。2010年从辽宁大学毕业后回到重庆,他从父母手中拿来100万开始起家自己做生意。那些年,他最主要的精力就是怎样通过各种生意模式赚到钱。3年多后,他交给父母的钱是将近1000万(不过大多数还是被他自己用掉了)。

但桂鹏没有任何的心满意足感,因为他觉得赚钱的生意,只是生意本身,包括电商生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思想,“一个会赚钱的,与一个通过公司化运作做成大事业的,后者才是正道”。但这条路在哪里,他不知道。

还是2013年初,他便感受到了经济寒冬来了,于是收缩生意阵线,他认为,未来的生意盈利很有可能只是一笔“应收款”的坏账——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许多中国公司将会重新沦为新一波的“坏账公司”与无数跑路老板或老赖老板。事实上,他做对了。

>>>>发现滴滴专车商机

2015年3月,滴滴专车进入重庆,也就在这个月的某一天,吴桂鹏第一次接触了专车。他觉得专车好新鲜,线下开车,线上平台,与他过去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样。就想,我要试试它。

当时,滴滴专车在重庆才上线,尽管刚刚开始,但因为前期已做了充分准备,一上线,专车司机并不少。吴桂鹏调研后认为,未来专车司机的需求量还很大,现在来做还有机会。

为证实自己的想法,他开着玛莎拉蒂做专车司机,他发现,坐他车的,都是他过去最想接触的高端客户,而最多的是从事酒店业的客户,于是就与他们多聊酒店服务、专车服务。

而在其他时间,他只坐专车,与各类的专车司机聊,然后,就“粘”上重庆滴滴公司的城市经理黄渝,询问各种的专车信息,最终他认为,专车,可以干。

>>>>拉2个富二代入伙

然后,他开始寻找他的合作伙伴。在重庆,作为“富二代”(好不情愿被打上这个标签哟),是有圈子的。

他们的父母并不在一个商业圈中,他们之间也并不生活在一个社区,但共同的生活形态,让他们经常聚会。在某一个酒店,一下子来了一大堆豪车,那时,吴桂鹏开的是宾利。

重庆打车居然打到了玛莎拉蒂,小哥人帅车靓,还告诉我可以……

他从数百人的圈子中圈中两位,一位是林鑫,在西南政法大学读了一年就不想读书了,跟随父母做地产六七年,独立负责招商、运营。

另一位是谢轶,重庆师范大学传播学毕业,跟随叔叔做铁路沿线的连锁便利店,有三四个自有品牌,最终开创了众筹基金的运营方式,生意做得红火,但也艰难。

分别与两位交流,竟然一拍即合。作为85后,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正是他们内心最大的诉求,“要得要得”。

>>>>成立公司半年后小有规模

重庆打车居然打到了玛莎拉蒂,小哥人帅车靓,还告诉我可以……

他们拿出300多万的资金,开干。4月21日,达至公司正式登上滴滴后台,这时,他们一台租赁车也没有,也没有一名员工。

他们自己就是第一批员工啊,他们的第一步,就是招募司机。他们印刷了几万份的招募专车司机的传单,到各个商圈或写字楼的停车场,在各种小轿车上插传单。然后,开着豪车满重庆地跑,与招募的司机面谈,当面教他们怎样注册,指导怎样参加滴滴司机培训与考试。

积累了一些经验,他们便在重庆各类招聘网站上投放广告招募司机,他们在重庆专车公司中投放的广告量也是最大的,目的就是一个:要超越并迅速拉大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

然后,他们又在交通广播、平面媒体上投放招聘广告;在车展上摆小展台,拉司机。同时,他们又加入或潜入重庆100多个微信车友会,与各个车友会负责人进行交流,不断植入他们的招聘信息。

重庆打车居然打到了玛莎拉蒂,小哥人帅车靓,还告诉我可以……

在营销方面,他们也是不断创新,比如,他们只用两天时间便策划了重阳节“重庆12对金婚老人的专车专享”活动,他们通过各自的朋友圈,招募来60多辆豪车专车来接送这12对金婚老人,引重庆一片赞誉。

在他们的起步阶段,他们获取一个司机的费用是200元,如果算上当时比较高的流失率,这个成本是比较高的,但也是他们能够承担的。但经过一个阶段,达至在重庆的品牌慢慢出来了,社交网络建立起来,获取成本很快下降到100以内,而且,流失率不断降低。到现在,他们完全依赖品牌,以及“司推司”的方式来进行,获取新司机的成本,几乎降为零。

重庆打车居然打到了玛莎拉蒂,小哥人帅车靓,还告诉我可以……

仅不到半年时间,达至的加盟司机达到6000个。而在这过程中,达至不断地优化司机队伍,尽量让司机们从兼职沉淀为专职,或每天有规律地兼职。

为使公司发展升级,他们开始发展自营车。因为资金有限,最初以租代购,过户车辆30台,接着,以担保公司出钱担保的方式,购买10台,尝试成功后,又有40台车正在购买过程中。

自营车部分,达至还在构想进一步的计划,但他们等待的下一步是银行的介入,到那时,很有可能银行与担保公司在价格上还有想象空间,他们决定稍许缓一缓,等待时机……

>>>>展开滴滴企业版业务,引入第四个富二代

重庆打车居然打到了玛莎拉蒂,小哥人帅车靓,还告诉我可以……

同时,他们又与滴滴谈下合作,第一个在重庆开展“滴滴企业版”(即滴滴出行企业平台)的业务。这时,他们又引进另一位合伙人——赵劲松

这是一位有着建筑天赋的85后,父辈有很好的人脉资源,又有建筑公司,他当年用5年时间读完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与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后来,有许多从政、从军(空军飞行员)的机会,都放弃了。他用3年时间获得了一级建造师的资格,一般人大概要经过10年时间才能获得。

但赵劲松也敏锐地隐隐感觉到,中国地产的黄金10年正在过去,他应该进入更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尤其是O2O创业领域。他已经在筹备一家O2O的新公司了,但达至出现了。他几乎没有犹豫,便毅然决定带着创业资金进入,专门负责“滴滴企业版”的项目。

未来,吴桂鹏“预谋”带领达至进入汽车后市场。

输在起点不可怕,

可怕的是,人家起点高,还如此拼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