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早醒是因爲氣血不足



老人的早醒是因為氣血不足

老人的早醒是因為氣血不足

隔壁小區的王大爺在公園裡晨練時猝死了,小區裡和拳友們都在議論紛紛,遇到我時更是免不了問些老人是否要早起、早起的老人是否應該早鍛鍊或早鍛鍊之前是否吃早餐等問題。

老人的早醒是因為氣血不足


其實這是個不宜教條的事情,因為每個老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必須因人而異的區別對待。

早在老年大學講課的時候,我就曾跟老年朋友們說過:老人早醒是因為氣血不足,醒了後一定不要急著起床,可以在床上動動手腳、練練氣息後再穿衣下床,可以握握拳頭,動動腳趾,做個“赤龍攪海”,弄個“玉泉還丹”什麼的,有心腦血管病或腎病、肺功能不好的老人則更應慢半拍。

不少老人凌晨3、4點就醒了,要知道這個時候是寅時階段,“寅”字意味著“陽氣動”、“欲上出”,代表事物的開端。古人認為寅是一年的開始,從時辰上來說,寅時光源始明,天剛矇矇亮,太陽還沒有露出地平線,是手太陰肺經氣血運行最旺盛的時段,也是一天之中人體各部分開始由靜轉動的時辰,這個時候身體各部分對血、氣的需求量開始增加,心臟的負擔開始加重,是人體氣血開始自身內調以緩解心臟壓力的關鍵時刻。

老人的早醒是因為氣血不足


內經中說,肺為“相傅”之官,主一身之氣,主宣發與肅降,主治節,“相傅”中的相即宰相、師傅也,肺的職能是擔當輔助君王(心)治理天下(軀體)的職責。即當新鮮的血運行到肺經時,肺就行使“宣發”和“肅降”的功能,按部就班地輸送到小血管裡面去,使人體各器官所需的血得以權衡的供應,心需要多少、腎需要多少等,這個氣血的分配是由肺經來完成的。如若“宣發”、“肅降”失職或失調,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心臟病人常死於凌晨3、4點就是最好的例證;王大爺早起鍛鍊時猝死也是典型的案例。

健康人一般在凌晨3、4點正處於酣睡狀態,通過深睡來完成生命中由靜而動的變換,順應了肺令,以睡來養氣,保證了睡眠後,就會氣血旺盛、精力充沛,而老年人或體弱的人,因為肺在進行氣血分配時,有些力不多心,心肺得不到足夠的滋養時就會早早醒來,也就是說這種早醒是因為氣血不足。

因此建議老人們最好不要起得太早,尤其不要過早進行戶外活動, 如果很早就已經醒來,也不要急著起來,可以先在床上平躺一會兒,再在床上慢慢地動下肢體和手、腳等,然後再起床熱身;老人的早餐也不宜過早,因為老人的消化功能相對在逐漸減弱,應該等消化系統的“戰士們”完全 “醒過來”後,再吃早餐,這樣才有助於健脾和胃,脾胃強大了才更利於氣行血運。

明代龔居中在《洪爐點雪》中指出:“津既嚥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養神,在肺助氣,在腎生精。”,因此“赤龍攪海”、“玉泉還丹”可以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再徐徐嚥下,從而可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

另外早醒的老人,還可以在床上按壓太淵穴,因為“肺朝百脈,脈會太淵”,長期按壓太淵穴,能補養氣血,補益肺虛,有很好的促進睡眠,提高抵抗力的效果。

老人的早醒是因為氣血不足


小貼士:

赤龍攪海:就是用舌頭在口腔內攪動,使體內水分上升至口腔,通過唾液腺變為唾液,再徐徐嚥下。

玉泉還丹:就是嚥唾液,以保持旺盛的生理機能。

太淵穴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可以用一隻手掌輕輕握住另一隻手,握住手臂的那隻手,大拇指彎曲,用大拇指的指腹和指甲尖等垂直方向輕輕掐按處即是太淵穴,按壓時會有酸酸的感覺。

老人的早醒是因為氣血不足

周燁

從事臨床工作30餘年,能熟練應用傳統醫學理論,綜合分析營養與疾病的關係,並結合不同人群的營養與膳食特點,為患者提供科學實用的營養處方。

擅長:孕前營養優生干預、孕產期優生優育營養指導、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壓病、便秘等營養指導和治療。

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