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临清之金瓶梅宴

《金瓶梅》是以临清为主要故事背景地,成书于明晚期的一部世情小说,它除了描写当时社会市井百态、民间风俗外,还对饮食进行了详尽地描写,其丰富的美馔佳肴、干鲜甜品、汤羹名吃使人目不暇接,可称得上是明代市井中的“食谱大全”。品种之多,用料之广,加工之奇绝,烹调方法之全,让人折服,为研究明代饮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金瓶梅》中所写宴席中的三百多种菜肴、面点和小吃,都能在临清找到踪影。尽管其故事发生在北方,但南方食品亦常常出现,如酸笋、鱼酢、糟鱼、醉蟹、鲥鱼等。尤其是鲥鱼,当黄四给西门庆送上“四尾冰湃的大鲥鱼”时,西门庆竟不知它的珍贵,弄得应伯爵连连解释:“江南此鱼一年只过一遭儿,吃到牙缝里,剔出来都是香的。好容易!公道说,就是朝廷还没吃哩!”临清的美食很多,大运河为其带来繁荣生机的同时,也创造了名扬四方的饮食文化。

金瓶梅宴的研制,虽然来源于《金瓶梅》一书的记载,但不是照抄照搬,而是经过临清名厨多年来挖掘、整理本地优秀的运河饮食文化传统,去粗留精,并引进李志刚先生对金瓶梅宴的研究,结合现代人的饮食理念,创新开发的代表临清饮食风格的一套美馔宴饮。菜点多达80多道,代表菜有:“西门四宝”、“宋慧莲烧猪头”、“金莲醋虾”、“瓶儿风干兔”、“一品烧羊方”等。

西门四宝

舌尖上的临清之金瓶梅宴

此菜是以刺参、鱼翅、鲍鱼、鱼肚辅以鸽蛋、杏鲍菇、菜心及高级清汤隔火炖至而成,其特点是:用料考究,香浓醇厚,营养丰富。

典故:明晚期,天下失政,奸臣当道,当朝蔡太师大权在握,西门庆为巴结权贵,多次进京给蔡太师送礼,并被留府中饮宴,其中有一道皇帝赐予太师的“御膳四宝”深得西门庆口味,回来后他就让家厨试做此菜,并每次宴请宾客他都将此菜做为头菜,以显示身份之高贵。

宋慧莲烧猪头

舌尖上的临清之金瓶梅宴

此菜是金瓶梅宴中的一道大菜,又叫抬头见喜。其特点是色泽红润,肥而不腻,有滋补养颜之功效,是李瓶儿和潘金莲的美容菜。

典故:据书中记载,西门庆的厨娘宋慧莲烧的一手好猪头,她只用一根柴禾,烧了一个时辰(2小时)把猪头烧的皮脱肉化,香喷喷的五味俱全。由此可知,宋慧莲是通晓“烧煮大火见开小火焖“的诀窍的,不愧是深谙厨艺之高手。

花酿两吃大蟹

舌尖上的临清之金瓶梅宴

此菜是金瓶梅宴中的一道工艺菜,盘中间是滑炒的蟹肉,边上围的是蟹肉馅烧麦,特点:造型美观,鲜嫩醇香,营养丰富。

典故:据金瓶梅第六十一回记载,西门庆有个拜把兄弟常时节,经常借西门庆的银两,每次都还不上,他的娘子常二嫂很过意不去,于是就买了40只大螃蟹做了此菜送给西门庆。当时西门庆正宴请宾客,客人品尝后感觉非常地好吃,说道:“我空活五十多年还不知道螃蟹有这种吃法,真的很好吃”。西门庆觉得非常有面子,说道:“时节兄弟不为别的,就因你娘子送我的这道菜,你以前欠我的所有银子全都免了。”

金莲醋虾

舌尖上的临清之金瓶梅宴

此菜选用运河里产的青虾,去头去壳留尾,腌后挂糊炸至金黄,浇上特制酸汁即成。特点是:色泽金黄,造型美观,酸咸可口。

典故:潘金莲在家恃宠生骄,性及多疑,醋意十足,动不动就找茬骂这骂那,厨房管事的孙雪娥平时没少受她的气,在一次家宴上她吩咐厨役做了这道酸酸的凤尾虾,借喻讽刺潘金莲,以解心头之气,没想到此菜一上桌却深的西门庆的口味,潘金莲明知是在讽刺她却无法说出口,从此这道菜就在西门府中流传下来。

瓶儿风干兔

舌尖上的临清之金瓶梅宴

据书中第三十四回记载,西门庆、李瓶儿陪应伯爵吃饭,其中一碟名唤“秃肥肥干蒸劈晒鸡”是李瓶儿最爱吃的一道菜,其应为腌后晒干再蒸制成熟的“干蒸雏鸡块”。我店厨师根据书中记载,顺应现代人们饮食习惯,改良为选用妙龄仔兔,先腌制再自然风干然后蒸熟,上桌时用手撕成细丝。其特点是:做工细致,丝丝干香,回味悠长。

一品烧羊方

舌尖上的临清之金瓶梅宴

金瓶梅第四十六回写到,李铭叫王柱一同来西门庆家,伯爵令书童取过一个托盘来,上面有两碟下饭,一盘烧羊肉……。烹羊烧羔,是我国烹调的一个传统,在与《金瓶梅》同时代的《酌中志》中记载有:“爆羊生肚、炙羊肉、烩羊头”等名菜。一品烧羊方是选用羊腹肋改刀成块,经腌制后煮制而成。特点是:色泽红润,香醇酥烂,肥而不腻。

月娘素肉

舌尖上的临清之金瓶梅宴

据书中记载此菜是西门庆的大夫人吴月娘最喜欢的一道菜,吴月娘吃斋念佛不食荤,家里的厨役经常做一些以素托荤的斋菜给她食用。其特点是:色泽金黄,外脆里嫩,口味香甜。

红蒸鲥鱼

舌尖上的临清之金瓶梅宴

据书中第三十四回记载,西门庆把砖厂刘公公送他的鲥鱼,给了应伯爵两条,其逢人便说:“你们哪里晓得,江南此鱼,一年只过一遭儿,吃到牙缝里,剔出来都是香的,就是当今圣上还没吃哩。”鲥鱼季节性很强,是我国古老而名贵的长江四大”江鲜“之一。《本草纲目》中说:“夏初时有,余月则无,故名”。其骨多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丰腴肥硕,营养丰富,历代一直为贡奉皇帝的御膳佳肴。据史料记载,朝廷为尽快吃到鲥鱼,每年都让金陵府用快船运送进京,为保其鲜美不变质,还在运河上设有四处换冰处,临清即为其中之一,极有可能是掌管砖厂和冰窖的刘公公为巴结西门庆,把皇帝还没享用的鲥鱼偷出来送给他一饱口福。

鸡尖汤

舌尖上的临清之金瓶梅宴

据书中第九十四回载,春梅吩咐道:“你去厨房叫孙雪娥做碗好鸡尖汤儿与我吃,让她多放些酸笋,做的酸酸辣辣的……”。鸡尖即鸡牙子肉是鸡身上最嫩的肉,分量很少,只有两小长条,病中的春梅要吃这种少而精的嫩肉,可见其对饮食的讲究和奢靡铺张,令人咋舌。其特点是:色泽清爽,汤酸微辣,清香味美。

临清烧麦

舌尖上的临清之金瓶梅宴

据书中第四十二回载:“那应伯爵、谢希大等人每人吃一大深碗八宝攒汤,三个大包子,还零四个桃花烧麦……。” 烧麦又名稍麦、烧卖、烧梅、捎麦等,它以面皮包馅,皮薄馅大,开口似花。时至今日,在临清的大街小巷,大小餐馆中经营烧麦的比比皆是,2007年临清大酒店厨师徐桂荣制作的烧麦被评为“山东省名小吃”。

以上菜品颇具临清运河之遗风,南北风味兼容,精美独特,融美食、文化、养生于一体,为运河饮食文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形象地代言着“舌尖上的临清”。

以上菜品均由临清大酒店的名厨精心烹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